第二节 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重点
难点
重点
1.举例说出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说出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难点
1.说出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2.说出动物学习行为的意义。
教学准备
PPT课件,一些有关动物行为的具体实例和图片,七巧板,停表。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小狗马戏表演
思考:这些小狗天生就会做各种各样的表演吗?它们一生下来就会吃饭、睡觉吗?动物的行为究竟是怎样产生的?有着怎样的生理基础呢?
板书课题:
18.2 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二)动物的
先天性行
为和学习
行为
1、先天性行为
过渡:动物的种类繁多,其行为多种多样,但是,动物的这些复杂行为又都具有共同的特点,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可以将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展示:“蜜蜂采蜜”“蜘蛛结网”和“红雀在池边喂金鱼”等图片。
提问:什么是先天性行为?
小结:凡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筑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都是动物先天具有的本能,属于先天性行为,也称为动物的本能行为。
2、学习行为
过渡:那么,动物的学习行为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拼图游戏:
1、各小组将打乱的七巧板拼成一个正方形,记录时间为试验1。
2、拆开正方形,打乱拼板。
3、重复第一步,共测试三次。
分析数据:
1、解释从试验1到试验3完成拼图所用的时间为什么会有所变化?
2、最后完成拼图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请说明理由。
展示:“蚯蚓走迷宫”“幼小的黑猩猩模仿成年黑猩猩吊食白蚁”和“狗的绕道取食”等几幅图片。
讲述:通过训练,小小的蚯蚓能够学会走简单的“T”字形迷宫(如第一幅图);例如,幼小的黑猩猩能够模仿成年的黑猩猩,学会用树枝“钓”白蚁吃。
提问:动物的学习行为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
小结:学习行为不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而是动物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
过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有着怎样的区别和联系呢?
小组讨论,完成下表。
类别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获得途径
决定因素
存在意义
联系
(三)动物行
为的生理
基础
过渡: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是什么?
提问:蚯蚓爬向暗室和狗的绕道取食都属于学习行为,从“学习”能力上看,蚯蚓和狗有什么差别?为什么会有这种“学习”能力上的差别?
总结:动物的学习行为主要是由神经系统调节的,大脑皮层越发达,动物的学习能力就越强。
思考:除了神经系统,动物行为还受什么调控?
展示:图片“正常的大公鸡”和“阉割后的大公鸡”
总结:动物的行为还受到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进一步提问:(1)蚯蚓、大山雀、猩猩三种动物哪个最低等、哪个最高等?
(2)蚯蚓、大山雀、猩猩三种动物哪种动物学习能力最强?
总结:动物分类等级越高,他们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越完善,通过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也越强。
(四)课堂练习
1.下列动物行为不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蜘蛛织网 B.蚂蚁筑巢 C.海豚顶球 D.蜜蜂采蜜
2.“鹦鹉学舌”这种行为属于( )
A.先天性行为 B.学习行为 C.适应行为 D.经验行为
3.动物行为的产生是复杂的生理过程,主要起调控作用的是( )
A.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B.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
C.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 D.内分泌系统和循环系统
4.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动物行为对动物个体生存和种族的延续有重要意义
B.动物行为有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之分
C.学习行为没有遗传因素的作用
D.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
5.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高等,这有利于 ( )
A.获得食物 B.逃避敌害
C.寻找配偶 D.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