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语文园地五
口语交际
辩 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容易产生分歧的问题,如
电脑时代需要/不需要认真练字
班干部轮流好/竞选好
互联网增进/疏远人们的感情
不可以说谎/可以讲善意的谎言
对于这样的问题,可以展开辩论,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丰富认识,帮助我们全面地看待事情、处理问题。
让我们开一次辩论会吧!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任选一个感兴趣的辩题,然后每个人抽签决定做正方还是反方。
明确辩论赛流程
立论阶段
正方——一辩开篇立论,在3分钟内。
反方——一辩开篇立论,在3分钟内。
反方——二辩驳对方立论,在2分钟内。
正方——二辩驳对方立论,在2分钟内。
反方三辩总结陈词在3分钟内。
正方三辩总结陈词在3分钟内。
驳立论阶段
总结陈词
明确辩论的方法
辩论前:
A有针对性地收集材料。既要收集能证明自己观点的材料,也要收集能反驳对方观点的材料。
B选择的事例要有说服力。可以引用名人名言。
C根据观点对材料进行梳理、归纳。如果材料很多,可以把要点记在卡片上。
辩论时:
A我方陈述时,要充分利用时间,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
B有对方陈述时,要注意倾听,抓住对方的漏洞。
C自由辩论时,进一步强调我方观点,并针对对方的观点进行有效的反驳。
辩论后
听出别人讲话中的矛盾和漏洞。
抓住漏洞进行反驳,注意用语的文明。
和同学交流一下,有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
注意事项:
1.用事实说话,事实胜于雄辩。
2.从不同角度分析,以理服人。
3.运用反问增强语气。
4.辩论时说话要文明礼貌、得体大方、机智敏捷而又诙谐幽默。
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有什么印象深刻的能跟同学们分享一下吗?
《流浪地球》开启中国科幻电影元年,同学们看过这部电影吗,你们对这部电影有什么印象呢?
交流平台
通过这六年的学习,我们养成了许多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使我们终身受益。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说:“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
那么你都养成了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说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成功!
我现在几乎每天都要读课外书,哪天不读就不习惯。而且读的大多是名著,阅读品味也在提高。
我习惯边读书边思考,用旁批或笔记把心得写下来,好像在和作者聊天,同时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感觉好极了。
我每次完成习作后都认真读几遍,看通不通顺,有什么问题,然后用修改符号仔细修改。我的作文越写越好,也越来越喜欢动笔了。
我碰到不懂的问题就随时向人请教,或者去读书、查资料,琢磨解决问题的办法。勤问勤查的习惯让我学到了不少知识,也或得了好的学习方法。
词句段运用
你能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生字,推想下面词语的意思吗?
赴汤蹈火
自愧弗如
声泪俱下
不以为然
过犹不及
走马观花
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我知道了“汤”有“热水”的意思,所以“赴汤蹈火”的意思是······
“走马观花”的意思是“意思是指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
推断:
跑
“自愧弗如”的意思是“自感不如别人而内心惭愧。”
自相矛盾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不
推断:
“声泪俱下”的意思是“边说边哭”。
学 奕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一起
推断:
“不以为然”的意思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
陈涉世家
吴广以为然。乃行卜。
是的、对的
推断:
两小儿辩日
及其日中如探汤
到了
推断:
“过犹不及”的意思是指事情做得过分了就像没做到一样,都是不好的。
“赴汤蹈火”的意思是“奔赴滚烫的开水,踩踏在烈火上。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及其日中如探汤
热水
推断:
读下面的句子,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引用的好处。你在习作中是否也有过这样的引用?和同学交流。
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莎士比亚说:“书籍时候全世界的营养品。”想我这样对阅读如饥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
引用有什么好处?
既可使文章言简意赅,有助于说理抒情;又可增加文采,增强表现力。
书写提示
天 地 阖 辟 运 乎 鸿 枢
而 乾 坤 为 之 户 日 月
出 入 经 乎 黄 道 而 卯
酉 为 之 门 是 故 建 设
琳 宫 摹 宪 玄 象 外 则
周 垣 之 联 属 灵 星 之
横 陈 内 则 重 闼 之 划
楷书的特点
1.用笔规矩。楷书在书写的时候要求笔笔到位。
2.结构严谨
3.重心平稳
4.书写速度慢
赵孟頫(fú)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具有行书的笔意;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整体上显得秀丽柔美,稳健大方,《三门记》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赵孟頫楷书作品《汲黯传》局部
日积月累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
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 说明在面临不断发展的局面时,必须要改变现状,进行变革和革命。
《周易》即《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易经》为群经之首,设教之书。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礼记》
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比喻从勤于省身和动态的角度来强调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加强思想革命化的问题关键。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
靛青这种染料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淮南子》
假如这样做是对民众有利的事,就不必照古人的作法做,假如这样做事情就可以办得很周全,就不必依照以前的作法。
《淮南子》是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哲学著作,属于杂家作品。该书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糅合了阴阳、墨、法和一部分儒家思想,但主要的宗旨属于道家。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