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0】科学二轮专题专项集训 05人、健康与环境 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0】科学二轮专题专项集训 05人、健康与环境 试卷(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3-19 10:21: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中考科学真题专项集训5-生物-人、健康与环境
一、单选题(共7题)
1.吸毒不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还带来公共安全隐患。吸毒司机比正常人反应慢很多,极易造成交通事故。吸毒司机反应变慢主要是因为毒品影响了人的(?? )
A.?消化系统???????????????????????????B.?神经系统???????????????????????????C.?泌尿系统???????????????????????????D.?循环系统
2.研制出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我国科学家顾方舟,曾将疫苗接种到自己体内进行试验。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角度分析,接种疫苗属于(?? )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染????????????????????D.?非特异性免疫
3.将减毒处理的蛇毒注射到马体内,每隔一段时间进行重复注射,重复注射若干次后,可从这些马的血液中获得抗蛇毒血清。被毒蛇咬伤的患者,医生会注射抗蛇毒血清到患者体内,以减轻蛇毒的毒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给患者注射抗蛇毒血清的方式称为预防接种B.?抗蛇毒血清本质上是一种高效的蛇毒疫苗
C.?上述治疗毒蛇咬伤的方式属于人工免疫 D.?注射抗蛇毒血清的目的是引发患者产生抗蛇毒抗体
4.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它通过飞沫、空气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流感病毒是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 B.?患流行性感冒的病人是病原体
C.?流行性感冒是一种遗传性疾病 D.?接种流感疫苗可以保护易感人群
5.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统计表明,2019年3月肺结核发病数97866人,死亡194人。可以用多种方法预防传染病流行,下列预防肺结核传染的方法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
A.?注射肺结核疫苗????????????????B.?出行常带口罩????????????????C.?隔离肺结核病人????????????????D.?经常锻炼身体
6.下列生活方式健康的是(?? )
A.?远离毒品????????????????????B.?不参加体育锻炼????????????????????C.?熬夜打游戏????????????????????D.?经常不吃早餐
7.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它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曾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宁波籍科学家顾方舟与同事研制了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使我国千百万儿童远离了小儿麻痹症。因此,顾方舟被称为“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儿麻痹症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等特点
B.?脊髓灰质炎病毒是小儿麻痹症的病原体
C.?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给儿童服用“糖丸”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儿童服用“糖丸”后,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这属于特异性免疫
二、填空题(共5题)
8.? 2018年颁发了关于自然科学的诺贝尔奖。
(1)生理学或医学奖:肿瘤免疫疗法。肿瘤是因为人体细胞逃脱免疫监视,细胞________(选填“分裂”、“生长”或“分化”)失去控制,免疫疗法则通过激活免疫细胞,防止肿瘤细胞逃脱监视。
(2)物理学奖:打造“光镊”和“光刀”。激光束射向微米(10-6m)级微粒时,该微粒会受到推力;用两束激光相对发射可形成“光镊”夹住微米级微粒,并感受到微小作用力,下列属于“光镊”技术应用的是?????? 。
A.?感应微小压力,进行微小力的测量 B.?操纵细菌或生物细胞,实现无菌操作
C.?操纵原子重新组合,控制化学变化 D.?遥控式操纵,减少给对象造成机械损伤
(3)化学奖:筛选酶与抗体。利用噬菌体感染细菌,诱发细菌产生抗体,筛选出新的蛋白质。对于该过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感染诱发变异,变异是定向的 B.?感染诱发变异,变异是不定向的
C.?选择变异后的抗体,选择是定向的 D.?选择变异后的抗体,选择是不定向的
9.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与疾病抗争的历史,其中传染病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1)16~19世纪,欧洲白人的殖民扩张,给美洲带去天花、流感等传染病,导致95%的美洲土著死亡,主要是因为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________?性等特点。
(2)10世纪,我国已发明往人的鼻孔里吹痘痂粉的方法预防天花;1796年,琴纳发明牛痘接种的方法预防天花。这两种方法都属于________免疫。
由于病原体的不断变异,人类对传染病的预防还不可有丝毫懈息。
10.? 2019年4月,科学家借助基因改造技术,将病人自身体内细胞转变成干细胞,让这些干细胞________成心肌细胞和可生成血管的细胞,制成“生物墨水”,成功打印出“完整”的3D心脏。由于3D心脏的原材料来自病人自身,有望攻克心脏移植中受体出现排异反应的难题。从免疫角度来说,受体出现排异反应时移植的心脏相当于________。
11.? 2018年11月26日,某科学家宣布,人类首次对生殖细胞进行基因编辑的双胞胎婴儿诞生,这对婴儿的CCR5基因经过修改而失效,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消息传出,国内外科学界一片哗然,并纷纷提出质疑。
(1)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病毒主要破坏免疫系统中的T淋巴细胞,从而破坏人体第________?道防线,使人体易患备种传染病和恶性肿瘤。
(2)下列各项中,支持“应严禁人类生殖细胞基因编辑”这一主张的有?????? ?。
A.?由于存在错误编辑等技术问题,被编辑婴儿存在健康风险
B.?北欧人群中约10%的个体天然存在CCR5基因缺失
C.?被编辑者的基因会通过生殖扩散到后代个体
D.?该技术的运用,可能出现太规模的人类基因改造
12.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生活有规律、平衡膳食、充足睡眠、适度体育锻炼、合理用药及拒绝吸烟、酗酒、吸毒等。
(1)对青少年来说,应适当多吃肉类、禽类、鱼虾和乳制品等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含________比较多,而这类物质是细胞生长和组织修复的主要原料。
(2)吸毒对人体的损害几乎是毁灭性的,人们一定要远离毒品。下列不属于毒品的是?????????????? 。
A.?海洛因????????????????????????????????????????B.?鸦片????????????????????????????????????????C.?咖啡
三、解答题(共5题)
13.人体肠道内寄生着大量的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生物,其种类众多、数量庞大。在长时间的进化过程中,这些肠道生物彼此依赖、相互制约,构成了相对稳定的微生态系统,起到协助消化吸收、抵抗外来病原体等作用,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因不明原因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妈妈立即找出抗生素让他服用,但小明根据所学知识认为抗生素易产生毒副作用、病原体耐药等危害,提出反对意见。小明不随意服用抗生素的理由还有________?。???
(2)小明去医院就诊,根据检查结果,医生给他开了针对性药物。为使其尽快恢复身体机能,医生决定为他静脉输液,但所输液体中不应含有的成分是? ???。???????????
A.?氯化钠?????????????????????????????????B.?维生素?????????????????????????????????C.?脂肪?????????????????????????????????D.?葡萄糖
(3)医生叮嘱小明要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饭前便后要洗手、少吃生冷食品。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这是为了________。???
14.罂粟能提炼出毒品,我国法律规定严禁随意种植。2019年4月,宁波警方查处了多起农户非法种植罂粟的案件。经调查,部分农户因罂粟与常见花卉虞美人的外形相似而误种。
(1)虞美人和罂粟外形相似,因为它们都是罂粟属的植物。但它们属于不同的________(填“科”或“种”),所以还有许多不同。
(2)为帮助大家分辨两种植物,小科整理归纳了它们的主要区别,如下表所示:
植物名称 虞美人 罂粟
茎 细弱有绒毛 壮实光滑
叶 叶边呈分裂状,叶较窄 叶边不分裂,呈锯齿状
花 花瓣多为4片, 边缘平滑不开裂 花瓣有重瓣,边缘会开裂
果实 上有绒毛 外表较光滑
如图为罂粟和虞美人的照片,据表信息可判断________(填“甲”或“乙”)植物是罂粟 。

(3)毒品会损害人的免疫、神经、内分泌等系统,而且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吸食很难戒除。下列选项中,哪些是每个公民都必须做到的? ??????。
A.?不吸食、不注射毒品??????????????B.?不走私、不贩卖毒品??????????????C.?不种植可提取毒品的植物
15.目前,治疗艾滋病无特效药,有学者提出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使新生儿具有天然抵抗艾滋病病毒(HIV)的能力。但这有违伦理道德,且违反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法律。
(1)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HIV病毒是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B.?从传染病角度分析,HIV病毒属于病原体
C.?从免疫学角度分析,HIV病毒属于抗体 D.?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血液、性行为和母婴传播
(2)运用基因编辑技术修改目标基因时,可能会破坏其他正常的基因。所以通过基因编辑出生的婴儿可能出现的问题有________(写出一项)。
16.人体肠道内寄生着大量的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生物,其种类众多、数量庞大。在长时间的进化过程中,这些肠道生物彼此依赖、相互制约,构成了相对稳定的微生态系统,起到协助消化吸收、抵抗外来病原体等作用,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微生态系统中,肠道内的所有生物构成了一个________。
(2)小明因不明原因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妈妈立即找出抗生素让他服用,但小明根据所学知识认为抗生素易产生毒副作用、病原体耐药等危害,提出反对意见。小明不随意服用抗生素的理山还有________?。
(3)小明去医院就诊,根据检查结果,医生给他开了针对性药物。为使其尽快恢复身体机能,医生决定为他静脉输液,但所输液体中不应含有的成分是????? ?。
A.?氯化钠?????????????????????????????????B.?维生素?????????????????????????????????C.?脂肪?????????????????????????????????D.?葡萄糖
(4)医生叮嘱小明要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饭前便后要洗手、少吃生冷食品。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这是为了________?。
17.为了使大众吃得明白、吃得健康,我国规定包装食品必须标注营养成分表,标注的内容包括能量以及4种核心营养素的含量值(碳水化合物即糖类),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NRV%表示每100克该食品中,所含的营养素占人体一天所需该营养素的百分比)。
以下是某品牌饼干的营养成分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能量 ??????????每100克 ???????NRV%
能量 ?????????2369千焦 ???????28%蛋白质 ???????7.6克 ???????????13%脂肪 ?????????38.3克 ??????????64%碳水化合物 ???46.1克 ??????????15%钠 ???????????400毫克 ?????????20%
(1)每100克该种饼干中具有2369千焦能量,这些能量不可能来自4种营养素中的________。
(2)钠的过多摄入会引发高血压等慢性心血管疾病,因此国家卫计委推荐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通过计算判断。接该企业依据的钠营养素标准,若人体摄入的钠全部来自食盐,则人体摄入的食盐量是否符合卫计委的要求?(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3)每年冬季,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会大幅度上升,原因之一是寒冷导致血压升高。冬季血压升高最直接的原因是 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共1题)
18.由于家蚕对许多有毒有害气体非常敏感,养蚕业长期以来形成了蚕室内禁止使用蚊香类产品的习惯。如何使家蚕饲养人员避免蚊子叮咬成了小金研究的课题
(1)驱蚊液
小金选取了4种不同成分的驱蚊液,根据其使用方法和药效作用方式,以清水为空白对照测定其对家蚕的毒性。数据如下:
样品编号 2龄蚕成活率(%) 3龄蚕成活率(%) 4龄蚕成活率(%)
1 86.67 90.00 90.00
2 90.00 93.33 93.33
3 83.33 86.87 90.00
4 76.67 80.00 83.33
清水 90.00 93.33 96.67
?(注:蚕卵刚孵化出来称为蚁蚕。蚁蚕蜕皮后称为2龄蚕,以后每蜕皮一次就增加1龄,)
① 根据上述实验,你会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② 根据实验结果,你建议饲养人员最好使用哪一编号的驱蚊液,并阐述理由________
(2)灭蚊灯
如图所示为该灭蚊灯原理示意图,当风扇转动时,靠进风口的蚊子会被吸入灭蚊灯内,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为何蚊子会被吸入灯内,________

(3)防蛟衣
如果没有配备上述设备,为防止蚊子叮咬,饲养人员也可通过穿着较厚的长袖衣裤进入蚕室,从传染病防治角度来看,这可防止蚊子传插?????
A.?感冒????????????????????????????????B.?细菌性痢疾????????????????????????????????C.?狂犬病????????????????????????????????D.?疟疾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B
考点:远离毒品
解析:【分析】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解答】 吸毒司机比正常人反应慢很多,极易造成交通事故,说明毒品能够影响人的神经系统;
故答案为:B。
2. C
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传染病是一种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并广泛流行的疾病,经过各种途径传染给另一个人或物种的感染病。通常这种疾病可借由直接接触已感染之个体、感染者之体液及排泄物、感染者所污染到的物体,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水源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土壤传播、垂直传播(母婴传播)等。
【解答】接种疫苗是让没有患病的人获得,对疾病的免疫能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故答案为:C。
3. C
考点:特异性免疫
解析:【分析】根据自然免疫的原理,用人工的方法,使人体获得的特异性免疫.人工免疫广泛的应用于预防传染病,也用于治疗某些传染病.
【解答】A、给患者注射抗蛇毒血清属于治疗,不是预防接种;故A错误;
B、 抗蛇毒血清本质上是抗体,治疗药剂;故B错误;
C、注射抗蛇毒血清就是通过外界注入抗体,让人获得对蛇毒的免疫能力,属于人工免疫;故C正确;
D、抗蛇毒血清就是含有抗体,用于解毒;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4. D
考点:特异性免疫,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传染病
解析:【分析】传染病是一种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并广泛流行的疾病,经过各种途径传染给另一个人或物种的感染病。通常这种疾病可借由直接接触已感染之个体、感染者之体液及排泄物、感染者所污染到的物体,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水源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土壤传播、垂直传播(母婴传播)等。
【解答】A、流感病毒是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故A错误;
B、患流行性感冒的病人是传染源;故B错误;
C、流行性感冒是传染病,不可遗传;故C错误;
D、接种流感疫苗可以使没有患流行性感冒的人获得对流行性感冒的免疫能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5. C
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要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流行,关键在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切实做到: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平时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自身的抵抗力。按规定进行预防接种,提高免疫水平。搞好食品卫生,做好个人卫生和消毒工作。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整治环境卫生,搞好耕畜、家畜的防病治疾工作,消灭传播疾病的蚊、蝇、鼠、蟑螂等害虫。对传染病人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接触过传染病的用品及居室均应严格消毒。
【解答】A.注射肺结核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故A不符合;
B.出行常带口罩,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故B不符合;
C.隔离肺结核病人,属于控制传染源;故C不符合;
D.经常锻炼身体,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故D不符合;
故答案为:C。
6. A
考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分析】健康生活方式是指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必须和社会相适应,人也要和环境相和谐,要有健康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一分为二地看待世界上的事,摆正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健康生活方式管理核心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人们自己制订一系列的健康计划,由执行者靠毅力自觉执行,由于较枯燥难坚持,通常半途而废的居多。
【解答】A、毒品对人体有巨大的危害,远离毒品有益身体健康;故A正确;
B、适当的体育锻炼有益身体健康,不参加体育锻炼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故B错误;
C、熬夜打游戏,不符合正常的作息规律,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故C错误;
D、早餐是每天的第一餐,对身体的营养补充很重要,经常不吃早餐不利于身体健康;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7. C
考点:常见的传染病,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的流行需要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
【解答】A、小儿麻痹症是一各路中传染病,它具有传染病的特点:传染性、流行性等,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从题目所给的信息可以看出,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脊髓灰质炎病毒是小儿麻痹症的病原体,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给儿童服用“糖丸”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故C错误,但符合题意;
D、儿童服用“糖丸”后,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消灭抗原,只对脊髓灰质炎起作用,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
8. (1)分裂
(2)A,B,D
(3)B,C
考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特异性免疫
解析:【分析】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因为这种新生物多呈占位性块状突起,也称赘生物。
【解答】(1)肿瘤是细胞无限分裂形成的;
(2)A、 激光束射向微米(10-6m)级微粒时,该微粒会受到推力,因此可以进行微小力的测量;故A正确;
B D、 用两束激光相对发射可形成“光镊”夹住微米级微粒,可以操纵细胞或细菌,还可以让患者减少损伤;故BD正确;
C 、原子半径远小于微米级,因此无法控制原子的组合;故C错误;
(3)AB、 利用噬菌体感染细菌,诱发细菌产生抗体,能够感染诱发变异,但变异是不定向的;故A错误,B正确;
CD、但是筛选变异后的抗体是定向的,因为要选择我们符合应用方向的抗体;故C正确;D错误;
故答案为:(1)分裂;(2)ABD;(3)BC。
9. (1)流行
(2)特异性(或“人工”)
考点:特异性免疫,传染病的特点
解析:【分析】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这种免疫只针对一种病原体。它是人体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菌苗、疫苗、类毒素、免疫球蛋白等)而使机体获得的抵抗感染能力。一般是在微生物等抗原物质刺激后才形成的(免疫球蛋白、免疫淋巴细胞),并能与该抗原起特异性反应。
【解答】(1)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2)接种牛痘和吹 吹痘痂粉,都是接种疫苗的方式来获得对天花的免疫能力,属于人工免疫,也是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1)流行;(2) 特异性(或“人工”) 。
10. 分化;抗原
考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特异性免疫
解析:【分析】细胞分裂所产生的新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并且都具有分裂能力。后来除了一小部分细胞仍然保持着分裂能力以外,大部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在生长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结果就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解答】干细胞形成心肌细胞和血管细胞,与干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完全不同,属于分化过程;从免疫角度来看,移植的排异反应中的心脏,相当于抗原,只有抗原能够引起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分化;抗原。
11. (1)三
(2)A,C,D
考点:基因工程,人体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基因编辑技术指能够让人类对目标基因进行“编辑”,实现对特定DNA片段的敲除、加入等的一项技术。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如病菌等),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抵抗或防止微生物或寄生物的感染或其它所不希望的生物侵入的状态。
【解答】(1)T淋巴细胞属于人体的第三道免疫防线;
(2)A、 由于存在错误编辑等技术问题,被编辑婴儿存在健康风险,属于支持禁止生殖细胞基因编辑;故A符合;
B、 北欧人群中约10%的个体天然存在CCR5基因缺失,属于支持生殖细胞基因编辑;故B不符合;
C、 被编辑者的基因会通过生殖扩散到后代个体,会带下一代造成影响,属于支持禁止生殖细胞基因编辑;故C符合;
D、 该技术的运用,可能出现太规模的人类基因改造,有可能出现大量的变异,属于支持禁止生殖细胞基因编辑;故D符合;
故答案为:(1)三;(2)ACD。
12. (1)蛋白质
(2)C
考点:平衡膳食,远离毒品
解析:【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活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解答】(1)肉类、禽类、鱼虾和乳制品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这些物质是细胞生长和组织修复的主要原料;
(2)A、海洛因、B 、鸦片都属于毒品;
C、咖啡不属于毒品;
故选C;
故答案为:(1)蛋白质;(2)C。
三、解答题
13. (1)使用抗生素易破坏体内微生态平衡(菌群失调);使用抗生素不会对因病毒、有毒物质所引起的呕吐腹泻起作用
(2)C
(3)切断传播途径
考点:营养素的作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抗生素
解析:【分析】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解答】(1)抗生素不具有识别能力,会对所有含有细胞壁结构的微生物造成损伤,且呕吐不一定是细菌导致的,也可能是病毒等导致的;
(2)血液中含有无机盐、氨基酸、水、葡萄糖、维生素,但血液中不含有脂肪,含有脂肪分解后的脂肪酸和甘油;故C符合;
(3) 饭前便后要洗手、少吃生冷食品,是从切断传播途径方面预防传染病;
故答案为:(1) 使用抗生素易破坏体内微生态平衡(菌群失调);使用抗生素不会对因病毒、有毒物质所引起的呕吐腹泻起作用;(2)C;(3)切断传播途径。
14. (1)种
(2)乙
(3)A,B,C
考点:远离毒品,生物的分类单位
解析:【分析】(1)根据植物分类的等级进行解答;
(2)根据虞美人和罂粟的特点进行解答;
(3)由于毒品会对人的免疫、神经和内分泌等系统造成危害,并且具有很强的成瘾性,因此不吸食、不注射毒品、不走私、不贩卖毒品、不种植可提取毒品的植物、远离毒品。
【解答】(1)植物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为:门、纲、目、科、属、种,罂粟和虞美人都属于罂粟属,但它们属于不同的种;
(2)从表格中可以看出,罂粟的茎壮实光滑、叶边不分裂,呈锯齿状、花瓣有重瓣边缘会开裂、果实外表较光滑,故乙照片上的植物是罂粟;
(3)由于毒品会对人的免疫、神经和内分泌等系统造成危害,并且具有很强的成瘾性,因此:
A、不吸食、不注射毒品正确;
B、不走私、不贩卖毒品正确;
C、不种植可提取毒品的植物正确;
故选ABC;
故答案为:(1)种;(2)乙;(3)ABC。
15. (1)A,B,D
(2)某些正常基因功能丧失,导致发育异常、出现某些遗传病等
考点:基因工程,远离毒品
解析:【分析】基因(遗传因子)是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基因支持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储存着生命的种族、血型、孕育、生长、凋亡等过程的全部信息。病毒是一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生物。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生命形态,它由一个核酸长链和蛋白质外壳构成,病毒没有自己的代谢机构,没有酶系统。
【解答】(1)A、病毒是不具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故A正确;
B、从传染病角度分析,HIV病毒能够引起人体患病,属于病原体;故B正确;
C、 从免疫学角度分析,HIV病毒属于抗原;故C错误;
D、目前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血液、性行为和母婴;故D正确;
(2)基因编辑过程中,破坏正常的基因,基因被破坏则会导致对应的性状发生改变,有可能会出现某些功能的丧失,出现遗传病及发育异常;
故答案为:(1)ABD;(2) 某些正常基因功能丧失,导致发育异常、出现某些遗传病等。
16. (1)群落
(2)使用抗生素易破坏体内微生态平衡(菌群失调);使用抗生素不会对因病毒、有毒物质所引起的呕吐腹泻起作用
(3)C
(4)切断传播途径
考点:营养素的作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群落,抗生素
解析:【分析】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空间内上的分布各物种的种群集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各个物种的种群,共同组成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解答】(1) 肠道内的所有生物构含有多个物种,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2)抗生素不具有识别能力,会对所有含有细胞壁结构的微生物造成损伤,且呕吐不一定是细菌导致的,也可能是病毒等导致的;
(3)血液中含有无机盐、氨基酸、水、葡萄糖、维生素,但血液中不含有脂肪,含有脂肪分解后的脂肪酸和甘油;故C符合;
(4) 饭前便后要洗手、少吃生冷食品,是从切断传播途径方面预防传染病;
故答案为:(1)群落;(2) 使用抗生素易破坏体内微生态平衡(菌群失调);使用抗生素不会对因病毒、有毒物质所引起的呕吐腹泻起作用;(3)C;(4)切断传播途径。
17. (1)钠
(2)解: ?=200毫克=2克
2克× ?=2克× ≈5.1克<6克
人体摄入的食盐量符合卫计委的要求

(3)冬季气温下降,血管收缩
考点:收集、处理和发布信息的技能,营养素的作用
解析:【分析】(1)根据糖类、油脂、蛋白质可为人体提供能量,而水、无机盐等不能分析;
(2)根据题中所给数据进行分析;
(3)根据温度低血管收缩会造成气压升高分析。
【解答】(1)含钠元素的物质为营养素中无机盐,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3) 冬季气温下降,血管收缩 ,导致血压升高。
故答案为:(1)钠;(2)符合;(3) 冬季气温下降,血管收缩 。
四、实验探究题
18. (1)不同的驱蚊液对家蚕的毒性不同。(或同一驱蚊液对不同龄蚕的毒性不同。);建议使用2号样品驱蚊液。因为2号驱蚊液对各龄蚕的成活率基本没有影响。使用后对家蚕基本没有危害。
(2)风扇转动,使部分气体从出风口排出灭蚊灯外,灭蚊灯内气压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小于进风口处气压),大气压就将进风口处的蚊子压入灭蚊灯内。
(3)D
考点: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控制变量法,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气压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即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面积上向上延伸到大气上界的垂直空气柱所受到的重力。
【解答】(1) ① 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蚕龄越高使用驱蚊液后成活率越高,而使用不同的驱蚊液对比数据可知,蚕的成活率也不相同;
② 对比表格中的数据发现,使用2号驱蚊液时,蚕的成活率与使用清水的成活率相同,说明2号驱蚊液对蚕没有影响;
(2)在进风口处,空气的流速较大,从而导致出风口的压强较小,小于旁边的大气压,飞到此处的蚊子被大气压压入在出风口进入到灭蚊灯内;
(3)A、感冒是通过空气等传播的,不是由蚊子传播的;故A不符合;
B、细菌性痢疾是通过水、食品、手、苍蝇等传播的消化道传染病,不是由蚊子叮咬传播的;故B不符合;
C、狂犬病是通过猫、狗等犬类动物来传播的,不是由蚊子传播的;故C不符合;
D、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故D符合;
故答案为:(1) 不同的驱蚊液对家蚕的毒性不同。(或同一驱蚊液对不同龄蚕的毒性不同。); 建议使用2号样品驱蚊液。因为2号驱蚊液对各龄蚕的成活率基本没有影响。使用后对家蚕基本没有危害;(2) 风扇转动,使部分气体从出风口排出灭蚊灯外,灭蚊灯内气压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小于进风口处气压),大气压就将进风口处的蚊子压入灭蚊灯内;(3)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