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老王》 课件(共19张PPT)+教案+学习评价设计+反思+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10《老王》 课件(共19张PPT)+教案+学习评价设计+反思+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18 15:02:09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10. 老 王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唯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
——杨绛《隐身衣》★检查预习 蹬 绷 捎 惶恐
肿胀 荒僻 取缔
降格 镶嵌 门框
滞笨 侮辱 愧怍dēngbēngshāohuáng kǒngzhǒng zhàngpìqǔ dìjiàng géxiāng qiànkuàngzhì bèn wǔ rǔkuì zuò ★整体感知有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要求做到:
边读边思考,文中哪一句话明确表现出杨绛先生对老王的情感?用“_____”划出来。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细品老王思考: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要求:1.小组合作,分析并概括老王的人物形象,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表现出来;
2.请两个小组分享并讲解所绘制的思维导图。
★细品老王★体悟愧怍思考以下问题:
1.“我”如何对待“不幸”却善良的老王?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2.“我”真的是“幸运的人”吗?回到文本,找一找。“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体悟愧怍1.“我”如何对待“不幸”却善良的老王?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体悟愧怍2.“我”真的幸运吗?结合课文和历史背景,想一想。
“那时候我们在干校。”
“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
“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
走进课文:★体悟愧怍2.“我”真的幸运吗?走进文本,找一找。
★体悟愧怍2.“我”真的幸运吗?
②读作品:摘自杨绛《丙午丁未年纪事》文段一“有一晚,同宿舍的‘牛鬼蛇神’都在宿舍的大院里挨斗,有人用束腰的皮带向我们猛抽。默存背上给抹上唾沫、鼻涕和浆糊,渗透了薄薄的夏衣。我的头发给剪去一截。斗完又勒令我们脱去鞋袜,排成一队,大家伛着腰,后人扶住前人的背,绕着院子里的圆形花栏跑圈儿;谁停步不前或直起身子就挨鞭打。”★体悟愧怍2.“我”真的幸运吗?
②读作品:摘自杨绛《丙午丁未年纪事》文段二“那个用杨柳枝鞭我的姑娘拿着一把锋利的剃发推子,把两名陪斗的老太太和我都剃去半边头发,剃成‘阴阳头’。”
★体悟愧怍2.“我”真的幸运吗?②读作品:摘自杨绛《丙午丁未年纪事》文段三“我戴着假发硬挤上一辆车,进不去,只能站在车门口的阶梯上,比车上的乘客低两个阶层。我有月票,不用买票,可是售票员一眼识破了我的假发,对我大喝一声:‘哼!你这黑帮!你也上车?’……她看着我的头发。乘客都好奇地看我。我心里明白,等车一停,立即下车。直到一年以后,我全靠两条腿走路。”★体悟愧怍2.“我”真的幸运吗?
实在不能称其为幸运者!★体悟愧怍3.历经艰难的“我”如此关心照顾老王,为何在老王死后却“总觉得心上不安”?为何“愧怍”?作者以为最大的帮助是金钱的慷慨,孰知老王需要的是心灵上的关爱与尊重。★体悟愧怍3.历经艰难的“我”如此关心照顾老王,为何在老王死后却“总觉得心上不安”?为何“愧怍”?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别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
——电影《芳华》联系生活像老王这样不幸却善良的人物,在当今社会比比皆是。
请你选择一个你印象最为深刻的,用今天所学的人物描写方法,并谈谈,对于他们,我们应该怎么做。愿你被善良以待,
只因你弥足珍贵;
愿你以善良待之,
因你又何其渺小。
——致我的学生《老王》课堂教学设计
基本
信息
课题课时
《老王》(一课时)
授课类型
新授课
学校名称
教学班级
时间地点
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设计
学 习
内 容
分 析
《老王》所在单元讲的是“小人物”的故事,认真感受“小人物”的真善美。
《老王》一文中,杨绛回忆与车夫老王的交往,展现特殊时代中闪光的人性之美,讴歌人与人之间珍贵的友情,也表达了对不幸者的悲悯以及对自己的反省。
《老王》语言平实质朴,明白如话却又从细微处见深意。
学 情
现 状
分 析
《老王》这篇文章看起来浅显易懂,但对于初一的学生,要想真正深入文本,把握文章主题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还存在一定难度。
现在学生处境优渥,难以理解“小人物”,需引导其学会关注弱者。
重 点
难 点
预 设
1.思考并理解杨绛先生的“愧怍”心理。
2.缩短学生与“文革”时代的心理距离,增强代入感和感受力。
学 习
目 标
设 定
1.把握课文内容,分析并理解老王的人物形象。
2.品读课文语言,思考并理解杨绛先生的“愧怍”心理。
3.结合“文革”背景,感悟杨绛先生的悲悯情怀、平等观念和自省精神。
教学策略设计
媒 体
资 源
1.ppt; 2.音频; 3.视频。
方 式
方 法
1.朗读体会法;
2.思维导图法;
3.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教 学
结 构
流 程
《老王》教学结构流程如下图所示。
学习评价设计
【主要内容】
1.检测读读写写部分的字音掌握情况。
2.《老王》课前预习批注(包括四字词语、文章概括、预习感悟、课前疑惑)。
【评价反馈】
1.字音掌握良好。
2.四字词语已解释,文章概括不少于60字,预习感悟不少于80字,课前疑惑至少1个。
【主要内容】
1.利用思维导图,分析老王的形象。
2.文本细读,把握杨绛的愧怍情感。
【评价反馈】
1.学生课上制作并展示思维导图。
2.教师展示思维导图并进行总结。
【主要内容】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训练人物描写。
【评价反馈】
个人写作,集体欣赏,组内推优。
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氛围,导入新课】
1.引用杨绛之语,进而引出课题。
杨绛曾说过:“唯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正是在文革期间被下放时,她结识了本篇课文的主人公老王,并从老王的身上,看到了世态人情的真实与挚诚。
【设计意图】
1.自然进入课题。
2.运用语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兴趣和情绪。
【检查预习,读准字音】
1.随机检查学生对读读写写部分字词的掌握情况。
2.教师纠正错字错音错意。
【设计意图】
1.检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
2.扫清字词障碍,为进入文本奠定基础。
【整体感知,把握情感】
1.有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师生合作朗读。
2.边读边思考,文中哪一句话明确表现出杨绛先生对老王的情感?用“_____”划出来。
明确:“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设计意图】
1.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从而培养语感、体验情感。
【认识老王,细品老王】
思考: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1.小组合作,分析并概括老王的人物形象,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表现出来。
2.请两个小组分享并讲解所绘制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须体现人物特点、文本内容概括以及人物描写方法总结。
【设计意图】
1.倡导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2.运用思维导图,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
【体悟愧怍,叩击灵魂】
理解“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
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我”如何对待“不幸”却善良的老王?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明确:
总结:“我”和家人非常关心、照顾老王,不管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
2.“我”真的是“幸运的人”吗?回到文本,找一找。
(1)走进文本:
“那时候我们在干校。”
“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
“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
(2)阅视频:电影《霸王别姬》中文革片段。
(3)读作品:杨绛《丙午丁未年纪事》中三个文段。
总结: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很多高级知识分子受到残酷迫害,杨绛也被打为“反动学术权威”,戴高帽,挂木板,挨批斗,剃阴阳头……受尽耻辱和折磨。实在不能称其为幸运的人!
3.在以上两个问题的基础上,思考第三个问题:
历经艰难的“我”如此关心照顾老王,为何在老王死后却“总觉得心上不安”?为何“愧怍”?
各抒己见,做好引导,尝试两种理解:
(1)老王抱病上门送礼向作者表达谢意,而作者没有意识到这是最后一次见面,也没领会老王的心意,仅仅以金钱作为回报,与老王没有更多的交流,作者感到对不住老王的情谊;
(2)作者对老王的馈赠,不求回报,从来也不接受老王主动的回赠和无偿的帮助,总是充当施予的一方,这样做使得老王始终觉得欠了作者一家的情。最后一次老王送香油和鸡蛋,自己仍然拿钱去回馈他,使得老王似乎是带着遗憾离开自己家的。作者为自己的自命清高而愧怍。
作者对于非亲非故的老王,已经做得够好的了,无可指摘,但是作者仍感到愧怍,这显示了作者的悲悯情怀、平等观念和自省精神。
【设计意图】
1.问题设计注意难易梯度,讲求逻辑。
2.利用教材、视频以及课外书等课程资源,促进学生理解作者情感。
【联系生活,关注生活】
像老王这样不幸却善良的人物,在当今社会比比皆是。
请你选择一个你印象最为深刻的,用今天所学的人物描写方法,并谈谈,对于他们,我们应该怎么做。
【设计意图】
1.将课内所学进行迁移运用,实现知能转化。
2.鼓励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

愿你被善良以待,只因你弥足珍贵;
愿你以善良待之,因你又何其渺小。
——致我的学生
教学评价与反思
【优点与特色】
1.班级授课助手运用娴熟,实时反馈学生学习状态及成果。
2.分角色朗读,师生合作朗读,形式多样,以读促悟。
3.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4.提倡自主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
5.提供课外学习资源,提升课堂阅读教学的深度。
6.读写结合,重视语文知识向语文能力的转化。
【问题与建议】
1.需注意把握课堂节奏。
2.加强对文本语言的挖掘。
【优点与特色】
1.分角色朗读、教师示范朗读精彩。
2.教学过程流畅,语言富有感染力。
3.思维导图运用有效,训练学生思维。
【问题与建议】
1.加深对课文语言的品析。
【优点与特色】
1.循序渐进地带领学生领悟作品思想情感。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3.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感受人物形象的特点。
4.以主问题结合课内外资料组织学生探讨作者情感。
5.听说读写得以兼顾,思维训练得到落实。
6.授课助手运用娴熟,实时反馈学生学习状态及成果。
【问题与建议】
1.把握课堂教学节奏。
2.加强对文章语言的分析。
《老王》习案
班级: 姓名: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艺术手法。
3.体会重点语句,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
4.学习作者和老王的善良人格,进而提升自身对生活的感悟。
【课前习案】
1.对作者及作品的写作背景做简单了解,并将自己搜集的资料整理后抄写在下面。
2.朗读课文,积累字词,同时按要求注音或填字,若觉得还有重要字词未列出,请补在后面。
干校( ) 塌败( ) 取缔( ) 门框( ) 攥着( )
伛( ) 杨绛( ) 镶qiàn( ) 骷lóu( ) 愧zuò(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王的“苦”和“善”具体体现在哪里?
4.品读老王“临终前送礼报恩”一节,找出最令你感动或最欣赏的细节,细细品味谈谈体悟。
5.结合课文,说说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6.杨绛一家对老王怎么样?
7.“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8.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一写。
【课中习案】
1.思考表达: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具体要求:
小组合作,分析并概括老王的人物形象,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表现出来;
(2)请两个小组分享并讲解所绘制的思维导图。
【课后习案】
像老王这样不幸却善良的人物,在当今社会比比皆是。
请你选择一个你印象最为深刻的,用今天所学的人物描写方法,并谈谈,对于他们,我们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