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课前提问:
回顾儒家正统思想发展脉络.
1、创立:
2、继承:
3、重创:
4、主导:
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在政治主张“为政以德”。将奴隶制度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发展为“礼”,强调等级尊卑.
战国时期,孟子、荀子,发展“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思想,提出“先义后利”的观点。荀子:礼法并施。
秦朝,“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重创。
西汉,???????
儒学的创立及发展历程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何谓“黄老之学”?
汉初为何以之为政治上的指导思想?
黄老之学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1、“黄老之学”的哲学思想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老”:老子的学说
黄 老 之 学
内容:治身(养生)、治国。
“黄”:黄帝的学说
1、从来源上讲,
2、从具体内容上讲,
特点
它的基础是早期道家理论,兼采阴
阳、儒、墨、法等各家学说
它强调“无为而无不为”,
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
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
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a以道家为基础,兼采各家学说
b无为而无不为,是一种
“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1、“黄老之学”的哲学思想
2、黄老之学的兴起(汉初)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
楚汉战争
项羽
刘邦
汉初的经济状况
经济残败、百废待兴
休养生息、轻徭薄赋
汉初,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同一颜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适应社会状况而实行黄老之学“无为而治”
时间:从汉高祖到武帝即位约70年的时间
社会原因:
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的形势所需;
黄老之学与当时休养生息的现实需要相适应.
黄老之学兴起的原因: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黄老之学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1、“黄老之学”的哲学思想
2、黄老之学的兴起(汉初)
3、黄老之学的作用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汉初黄老之学无为而治起到什么作用?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后汉书.食货志》
作用:使西汉经济迅速恢复 ,国力增强。汉初的“无为”为汉武帝时期的“无不为”打下了坚实基础。
“黄”:黄帝的学说
“老”:老子的学说
黄 老 之 学
内容:治身(养生)、治国。
作用:西汉经济迅速恢复发展,为汉武帝时期的“有为”打下了坚实基础
a以道家为基础,兼采各家学说
B“无为而无不”为,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特点:
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经济得到恢复发展,但也存在着王国对中央的威胁问题、匈奴的侵扰问题等。社会环境变了,统治者的指导思想是否也要随着变?假如你是当时的皇帝,你还会继续原来的“黄老之学无为而治”吗?
二、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董仲舒:
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
(前179——前104年)广川人(今河北景县人)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主张,创立新儒学。
1、董仲舒介绍提出新儒学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采纳
天 人 感 应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古之造文者,
三画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人,而连其中,
通其道也,谓之王。”
⑴君主统治的合理性-----人君受命于天,君权神授,进行统治,所以要“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⑵对君主实行限制-----如果人君无道,天将降下灾难来谴责和威慑。
天人感应内容: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2、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
#思想来源:
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
#理论(主要内容)
“天人感应”学说。
董仲舒新儒学的影响
1、“君权神授”赋予君主崇高的权威,对于巩固国家的统一有积极的作用。这是汉武帝采取董仲舒主张的根本原因。
2、宣扬天人感应,认为君主无道会遭到天谴,这有限制君主权力过分膨胀的目的,使君主实行“仁政”。
1)“无为而治” 不能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
(匈奴南下侵汉;诸侯“自为法令,拟于天子”-----七国之乱)
2)儒学的自我调节符合中央集权的要求—— 吸收大一统的思想。
3)汉的强大使其统治者不满足于“无为”,推崇 “有为”而治。
3、新儒学取代黄老之学的原因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评价
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稳定社会秩序;
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汉武帝的作为
广设学校
推行儒学
汉初 经济残破
休养生息
黄老思想无为而治
武帝时 国力渐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巩固大一统促经济发展
不甘无为淘汰黄老
适应并促进
利集权、制地方
练习
1、西汉初年,统治者尊崇黄老之学的
根本原因是:
A、适应西汉初年经济恢复和统治的需
要。
B、儒学思想已经过时。
C、统治者对黄帝和老子的敬仰。
D、黄老之学的“无为思想”
A
2、汉武帝接受新儒学的根本原因在于:
A、其“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B、适应了君主专制和国家统一的需要
C、吸收了各家思想,适应了不同阶级的
要求
D、汉武帝对先秦之儒的不满
B
3、儒学到了汉被赋予
了新的含义,主要是:
A、人定胜天
B、无为而治
C、君权神授
D、仁政思想
C
4、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主要利用了儒学的: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民贵君轻
C、性善论
D、大一统思想
D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