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设 计
课 题
1、消失了的恐龙
课 型
科学讨论课
课时
1
时 间
主备人
总课时
10
教
学
目
标
1、知道恐龙化石是制作各种恐龙制品的依据。
2、能根据不同制品恐龙的形态,找出与它们相对应的化石模型。
3、知道恐龙化石在科学演讲中具有重要价值,愿意了解与恐龙有关的各种问题
重点
组织学生围绕某个主题展开研讨活动
难点
指导学生收集整理与恐龙有关的资料
课前准备
教师
有关恐龙种类、生活方式及绝灭原因的等相关资料。ppt课件6张。
学生
收集有关恐龙种类、生活方式及绝灭原因等相关资料。
教 学 过 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激趣导学
交流研讨
探究新知
巩固所学
拓展延伸
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
1、首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
出示ppt1【超链接1:视频】
2、教师提问:视频中的这种动物是什么?
3、教师谈话讲述:恐龙在2亿年前曾是地球的霸主,在地球上占统治地位,那时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都是恐龙,可是在6500万年前它们却突然从地球上消失了,你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三单元第一课“消失了的恐龙”。
板书课题:1消失了的恐龙
二、交流有关恐龙的信息
1、课前老师要求大家利用互联网搜集有关恐龙的知识,现在请小组派代表汇报一下你们小组整理好的信息。
2、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恐龙的图片
出示ppt1【超链接2:恐龙图片】
三、自主探究恐龙化石的发现
1、提问:恐龙已经灭绝了,我们是怎么知道恐龙这么多恐龙知识的?这些模型、图片和影片又是根据什么复制出来的?
2、关于恐龙化石,你们知道哪些信息?
3、谈话:通过交流发现同学们知道的真多,那恐龙化石到底是怎么被发现和挖掘的呢?在我们的课本中,有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请同学们把书翻到25页,先自学教材内容,然后小组内交流。
4、恐龙化石的成功还原,离不开科学家的辛勤劳动?那么我们想不想更深切地感受一下恐龙化石被科学家发掘、清理和还原的过程?好!下面,我们通过观看视频一起来感受一下。
出示ppt2【超链接:视频3:挖掘恐龙化石的视频】
出示ppt2【超链接:视频4:清理恐龙化石的视频】
出示ppt2【超链接:视频5:复原恐龙化石的视频】
6、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三、合理想象和推测
1、出示ppt3:【霸王龙头骨化石图片、恐龙蛋化石图片、鱼龙化石图片】
2、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恐龙化石图片展开合理的推测和想象。
3、谈话:大家的推测与想象真了不起,快赶上真正的科学家了。下面老师要特别奖励你们一组图片。这些都是被科学家还原出来的各种恐龙化石图片。请看大屏幕:
出示ppt4【超链接:中华恐龙园的一些实景相片】
【旁白解说:中华恐龙园,覆盖面积约600亩,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国家高新区,是集科普、娱乐、教育于一体,以恐龙为主题的综合性游乐园,享有“东方侏罗纪公园”的美誉。】
4、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出示ppt5【思考:恐龙化石在科学研究中有哪些作用?发掘还原恐龙化石有何重要价值?】【小组讨论】
四、为不同的恐龙寻找对应的化石模型
1、科学家根据恐龙化石的骨骼还原出恐龙的原型,今天我们也做一回小科学家,为每一只恐龙找出相应的化石模型。请看大屏幕:
出示ppt6:【超链接:霸王龙、剑龙、梁龙、三角龙、似鸡龙】
谁来说说这些都是什么恐龙的化石模型?理由?
2、教师小结
3、出示ppt6:
拓展延伸
1、消失的恐龙带给我们人类怎样的思考?
2、利用网络搜集资料,了解化石是怎样形成的?
产生兴趣
观看视频
回答:恐龙
积极投入学习
汇报交流
欣赏图片
交流
交流:通过化石来了解
自由汇报交流
试着交流
自学教材内容,交流自学内容
产生兴趣
观看视频并交流
观看视频3
观看视频4
观看视频5
说说感受
合理想象推测
观看ppt3
小组内推测想象,交流
观看ppt4图片
听老师旁白解说了解
思考
小组讨论
汇报交流
寻找对应模型
观看
思考
为恐龙找化石
交流,说理由
聆听回顾
课后完成作业
思考并收集了解
通过有关恐龙的视频,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开了个好头。
通过收集一些恐龙的有关资料并制成信息片,培养学生的搜索能力,培养学生对众多信息的筛选能力。
通过视频,让学生深切感受恐龙化石从挖掘、搬运到清理、拼装的全过程,体会考古工作者工作的艰辛。
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进行观察分析,并展开合理想象,体验恐龙化石对科学研究的重大意义。
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合理的想象、推断能力,巩固了学生对恐龙的认识。
科学探究不应受四十分钟的限制,课外才是学生自由探究的天堂,但课外的探究不是放任自流,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自主探究才能有收获。
板
书
设
计
1、消失了的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