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
教材分析?
???《守株待兔》是部编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寓言故事。以文言文的形式讲了宋国有一个农夫,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掉,便放下手里的农具整天守在树桩旁,希望再捡到兔子,当然农夫没有再捡到兔子,反而被宋国人嘲笑。?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注释读懂课文。?
?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读懂故事的寓意。?
3.?联系生活实际,不做守株待兔的人。?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注释读懂课文。?
教学难点?
2.?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读懂故事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请看这幅图,熟悉吗?谁来讲讲这个故事??
2.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交流对这个故事的了解。?
3.师:(PPT出示图片)这是你们之前读过的《守株待兔》,全文197个字。你们想知道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
4.PPT出示文言文的《守株待兔》,教师范读,全文39个字。板书课题:守株待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这39个字能否把故事内容讲清楚,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教师逐句教读?
3.教师读完整的一个句子,学生跟读。?
4.教师读正篇课文,学生跟读。?
5.学生自读。请同学们结合拼音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韵味。?
6.请生展示读,教师点评,注意指导读好“因是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和“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7.学生根据教师之前的点评,自己练读。?
8.男女生赛读。?
三.疏通文意,领悟寓意?
1.?师:同学们课文你们能读正确了。也读出了韵律。那课文的意思你们懂吗?赶快结合注释理解一下吧!?
2.?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你怎么读出来的?理解“耕者”就是耕田的人,也就是农民,农夫。指导读好“宋人有耕者。”?
3.?故事发生在哪里呢?田里有什么?理解“株”的意思是树桩。指导读好“田中有株。”?
4.?守株待兔的原因什么?学习“兔走触株,折颈而死。”“走”在文中的意思是跑。和古诗“儿童急走追黄蝶”中的“走”意思一样。???
是啊!因为跑得太快,所以撞在树桩上死了。撞到哪里死的?理解“颈”字。直达读好这一句。?
?捡到“折颈而死”的兔子之后农夫心里想些什么?学生交流。?
6.?因为有这样的想法,他又是怎么做得?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读一读?
7.?学习“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理解“释”的意思是放下。成语“手不释卷”“爱不释手”中也有体现。农夫放下什么?那个词是农具的意思?读一读这一句。结合图片理解耒字。“释其耒而守株”的目的是?学习“冀复得兔”。?
8.?创设情境:?
第一天过去了,农夫空手而归,第二天农夫还是?--------半个月过去了,农夫仍然-------------??一个月过去了,田里的庄稼已经长满了野草,农夫依然----------
?如果你穿越到两千多年的战国时代,见到这个守株待兔的农夫,你会对他说点什么????
学生交流?
10.?是啊!捡到兔子是十分偶然的事,不可能天天发生,结果农夫
当然没有见到兔子,反而得到了什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嘲笑,他究竟错在哪里??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心存侥幸?愚蠢????不劳而获??可笑?
11.?联系生活实际,领悟寓意?
这个心存侥幸的农夫被嘲笑两千年,可是现在我们身边仍然还有像农夫一样的人,你们见到过或者听说过吗??
12.?绘本配文,再读故事?
有四个小朋友根据这个故事,画了四幅画,你们能用文中的语句给这四幅画配文吗??
四、课外拓展,推荐阅读?
???同学们,通过一个小小的故事,我们领悟了深刻的道理,这就是寓言的魅力。在我国古代有很多的有趣的寓言故事,课下大家可以读一读。推荐《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五、板书?
?守株待兔??????????????????????
心存侥幸?愚蠢????
不劳而获??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