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各样的岩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岩石和矿物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也记载着地球诞生和运动变化的历史。每块岩石都有其独特的经历,透过岩石身上的痕迹你就可以解读它的过去。《各种各样的岩石》是四下“岩石与矿物”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多种方法探究常见岩石的特征,培养学生观察岩石、研究岩石的兴趣。
学情分析:
学生对岩石并不陌生,他们在生活中已经接触了各种岩石。本课以“石头展览会”活动为切入点,课前鼓励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收集各种各样的岩石。观察时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观察器官研究“我的岩石”的特征。然后让学生自己根据不同的标准给这些岩石分类。“观察岩石”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研究不同岩石的个性特征,“给岩石分类”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研究一些岩石的共性特征,进而了解更多的岩石特征。
我期望通过更加仔细的观察活动后,当学生捡到一块岩石时,不会随便看过后就随手扔掉,而会运用各种观察方法对它进行研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岩石是自然形成的,每一块岩石都有各自的特征。
2、运用感官和工具可以观察到岩石的颜色、结构、硬度等特征。
3、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岩石分成不同的类别。
科学探究:
1、能用多种方法和充分运用感官观察岩石,学生经历了“观察方法——观察结果描述”的探究过程,提高了观察方法与技能。
2、通过比较岩石,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岩石进行分类活动,学生经历了一个简单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了学生解释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了搜集、观察岩石的愉悦情感,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岩石的兴趣和愿望,体验科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能运用多种观察方法,观察岩石的特征并进行观察描述。
教学难点:
比较岩石,用不同的标准对岩石进行完全分类。
教学准备:
1、对学生课前搜集各种各样的岩石进行整理、编号,教师准备常见的岩石标本和两种非岩石。
2、教师准备一些简单的观察工具:放大镜、铜钥匙,记录表、分类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播放课件。
(展示一些典型的、漂亮的岩石图片并配乐。)
2、提出疑问:你们看到了什么?(预测:石头 补充:它有一个更科学的名字:岩石)
3、师:这些岩石的形状、颜色……
预测:
生1:岩石的形状不一样。?
生2:岩石颜色各异。
生3:岩石有不同的花纹。
……
4、话语小结,引入课题:
在这音乐和多种多样的岩石世界中,相信大家会有一些收获和疑问,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收获和疑问,一起走进《各种各样的岩石》的世界吧。(板书:各种各样的岩石)
【意图:优美的课件可以把学生带进清新的大自然,激发学生想去看一看、摸一摸各种各样的岩石的兴趣】
二、介绍、交流自己所收集的岩石的来源。
1、预测:校园内、海边、山脚下、小区内……
2、师:无论从刚才图片上观察到的,以及同学们现在自己收集到的,我们可以发现岩石到处都是,也就是:岩石的分布很广泛。
【意图:了解岩石分布的广泛性,?让学生共享劳动成果,分享成功的喜悦。】
三、辨别岩石与非岩石。
1、师:老师在来学校上课的途中,也收集到了一些“宝贝”,其中……(展示瓦片、砖头、陶瓷……)
2、学生猜测、交流。
3、出示岩石判断标准。
4、做出判断、小结:岩石是自然条件下形成的,是自然的产物,并非人工合成。
【意图:引导学生凭借经验猜测、描述岩石的特征,引发学生对岩石特征的思考,激发学生对岩石进行科学的观察、探究的兴趣。】
四、观察岩石。
1、交流观察方法,并板书
预设:
(1)、用眼睛看(颜色、条纹或花纹、斑点、气孔等)
(2)、用手摸(是否光滑)
(3)、用刀刻、钥匙、指甲划(软硬)
(4)、用鼻子闻(气味)
(5)、用手掂(轻重)。
……
出示温馨提示:味觉要除外,因为岩石中可能还有不健康的化学成分。
【意图:观察方法的指导越到位、越深入,不仅为后续观察活动的有效展开铺好路,也为学生能更全面的观察到岩石的特征奠定了基础。】
2、出示观察要求:
①、每个小组选择其中一块岩石、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并认真填写观察记录。
②、观察完毕要把岩石标本放回盒子。
③、小组代表上台汇报,但是不说出你们组观察的是几号岩石,其他小组做出猜测和判断。
3、观察岩石、填写观察记录表。
编号
观察方法
岩石特点描述
……
……
4、小组汇报、其他小组做出猜测和判断。
5、老师出示观察记录,学生抢答猜测,巩固认识。
6、对比汇报记录单:
师:观察记录单,你们有什么发现吗?(也是就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预测:我发现他们观察的岩石都是粗糙的、颜色都……。
【意图:激发学生汇报交流的兴趣,使单调的汇报充满乐趣,并能进一步的了解岩石的个性特征。】
五、岩石的分类。
1、交流分类方法。
师生讨论分类标准。(按颜色、光滑程度、软硬、轻重……)
师小结:大小很多情况是人为敲击形成的,并不反映岩石的某种特性,一般不作为分类标准。
2、给岩石分类。
出示分类要求:
①、每组选择一种或几种标准给岩石分类并填写记录表。
②、思考问题:
不同的分类标准,它们的结果会一样吗?(不一样)
有没有一种岩石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分成不同的类别?(有)
3、交流讨论、填写分类表。
组别
分类标准
编号归类
第
( )
组
……
……
4、出示分类结果、交流对比。
5、设疑延伸:为什么岩石是各种各样的?
课后阅读资料库《岩石的成因和分类》和浏览“中国科普博览”网,了解不同类别的岩石在地球运动中的形成原因。
【意图:在岩石分类的过程中,使学生在进行比较、观察时更容易发现岩石的共性和个性,随着交流的深入,引导学生想了解更多的岩石知识,自己可以进一步地探究,并为学生提供“中国科普博览”网】
六、总结交流: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何收获?
七、板书设计:
各种各样的岩石
岩石:天然,不是人工合成
看 (颜色、形状、气孔) 软硬
摸 (光滑、粗糙) 是否光滑
掂 (轻重) 颜色
划 (软硬) 有无气孔
…… ……
(味觉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