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3-18 19:40: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城市与地理环境》检测题

一、单选题
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下图为”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规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阶段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在郊区建设公租房和经济适用房,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土地价格 B.商业布局
C.交通条件 D.环境质量

读某城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回答下列各题。

3.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中,字母A—E反映的现象是
A.城市化过程 B.郊区城市化 C.逆城市化 D.城乡差别拉大
4.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下列组合较合理的是
A.甲——A B.乙——C C.甲——B D.乙——F

城市道路绿化布置形式多样,“二板三带式”即道路被中间一条绿化带隔离成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和两条行道树。读“二板三带式”道路绿化断面图。
回答下列各题。

5.人行道上绿化带的作用(  )
①涵养水源,减轻内涝 ②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③调节气候,为行人庇荫 ④减弱噪音,美化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二板三带式”的优点有(  )
A.用地经济,管理方便简单 B.车辆之间互不干扰和影响
C.绿地较广,投资费用很大 D.人行道与车行道分离,安全性好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海滨小城的城区规划布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P区最可能是该城市的
A.居民区 B.商业区 C.绿化区 D.文教区
8.有人认为城中的工业区布局不合理,其理由是
①沿河分布,污染水源 ②位于市郊,影响城市交通
③位于市中心,易对城市造成环境污染 ④距海较远,交通不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城市化水平滞后程度=(城市化率ーエ业化率)/工业化率,其値为正说明城市化发展水平领先于エ业化水平,其值为负说明城市化发展水平滞后于エ业化水平。
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9.城市化水平滞后最严重的地区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0.甲代表的省区最可能是
A.广东 B.北京 C.陕西 D.贵州

下沉式道路绿化带是指将城市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和中间隔离绿化带设计成低于道路表面50—300mm,能有效将道路上灰尘和雨水收集进道路两边的绿化带。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1.下沉式道路建设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有
①地表径流 ②水汽输送 ③大气降水 ④下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城市打造下沉式道路绿化带的核心功能是
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保护生物多样性 C.利用和调蓄雨水 D.调节局地小气候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 读“海绵城市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3.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对图中水循环环节的影响符合实际的是
A.①增加 B.②增加 C.③减少 D.④减少
14.下列地区中,最需要建设“海绵城市”的是
A.塔里木盆地 B.内蒙古高原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15.“海绵城市”的建设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主要有
①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②减小城市气温日较差
③缓解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 ④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图为我国某地的三次产业曲线和城市化水平曲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曲线①②③④分别代表( )
A.第三产业 城市化水平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B.第二产业 城市化水平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C.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城市化水平 第一产业
D.城市化水平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17.对于该地发展特征的分析,合理的是( )
A.第一产业比重日趋下降主要是因为耕地逐渐减少,其产值越来越低
B.和我国其他地区相比,该地经济较为落后
C.该地第二产业发展目前正面临产业转移及升级等问题
D.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为工业化

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8.表示住宅支付地租能力的线是
A.a线 B.b线 C.c线 D.BC段
19.表示商业区的范围是
A.OA B.OA1 C.AB D.A1B1
20.该图反映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是
A.历史因素 B.行政因素
C.经济因素 D.交通因素

下图为某城市空间结构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是
A.同心圆模式 B.扇形模式
C.多核心模式 D.田园城市模式
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③是低级住宅区 B.⑤处宜布局钢铁工业
C.④处宜布局造纸厂 D.②处宜布局化学工业

下图为江苏和贵州两省城市化水平柱状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
A.城市的用地规模 B.城市的人口数量
C.大中小各级城市总体数量 D.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4.从图中可看出
A.1990年两省城市人口总数量相同
B.2000年城市化水平江苏省比贵州省高
C.江苏省城市化发展速度均慢于贵州省
D.江苏省2000年后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
25.关于两省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过程仅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不断集聚过程
B.城市化是社会经济水平发展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
C.城市化的发展必将会扩大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距
D.城市化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26.随着两省城市化不断发展,可能会对周边乡村产生的影响有
A.农业良田不断减少 B.交通设施更加落后
C.居民住房条件拥挤 D.大气环境得到治理
二、综合题
27.下图是某城市规划简图及近年该城市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d四区域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
(2)该市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钢铁工业基地,最合适的选址是____,原因是_______。
(3)根据该城市近年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判断该城市发展的人口优势,并预测30年后该城市面临的最主要的人口问题________。
28.下面是某城市土地利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例中数码②所表示的功能区是 区 ,这类功能区在城市土地利用中所占面积较 (大、小 ),多位于 、或街角路口。
(2)图例中数码③所表示的功能区是 区,在该城市这类功能区布局较为合理,试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
1.D 2.A 3.A 4.B 5.B 6.D 7.B 8.C 9.C 10.B 11. B 12. C 13.B 14.C 15.A 16.B 17.C 18.B 19.A 20.C 21.B 22.B 23.D 24.B 25.B 26.A
27.d 靠近文化区,环境优美;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河流上游,污染小 乙 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河流下游;接近铁矿资源产地;接近公路、铁路、河流,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等(答三点即可) 老年人口和少年儿童人口比重较小,青壮年人口比重较大,劳动力丰富;社会负担较轻;30年后该城市处于老龄化阶段;劳动力出现短缺,社会养老负担过重
28.(1)商业 小 市中心 交通干线的两侧
(2)工业 靠近河流和铁路、公路干线 ,交通便利;位于城市郊区,位于流经城市河流下游,对城市环境污染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