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
示范1:
写有春景的诗歌: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改写为散文诗:
围绕着村落的江水变得温暖而清澈的时候,江头低矮的屋檐下,燕子也飞回了。鸭子在水中快乐地嬉戏,声音惊动了桃树上的花蕾 ,悄悄地从竹林边上探出三两枝娇嫩的花儿。从开满杏花的树林里经过的女子,身上洒满春风吹落的花瓣,她会在渡头画船里听着轻柔的雨声入眠。
示范2:
田园乐
[ 唐 ]王 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译文:
红色的桃花还含着隔夜的雨滴,绿绿的柳树笼着淡淡的春烟。家童还没有打扫地上的落花,莺鸟啼叫,山客还在酣眠。
改写为散文诗:
一场夜雨,桃花纷纷张开了或深或淡的小嘴。这群害羞的少女,阳光温情脉脉的注视中,每一瓣红唇都蕴藏着一个昨夜的故事. 柳树着一袭新绿,立在村边脉脉地注视着。他,也想打探桃花的秘密吗?炊烟牵着晨雾,用柳枝的细线,织了一条薄薄的丝巾。是围在柳树的头上,还是送给心中的新娘?花儿承不起多情的泪水,兀自落了,一地的伤心,铺满庭院。家童还缩在暖暖的被窝里,做着五彩缤纷的梦。他不知道,春天翅膀,已在昨夜掠过了江南。几声悦耳的莺啼,从屋后的林子婉转飘过,又栖落在开启的窗前。酣睡的诗人,怀抱古卷,花开花落的声音,没有敲醒书案上寂静的诗句。
示范3:
生查[zhā]子 元夕
[ 宋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每一场爱情,都是从开始的地方开始,从结束的地方结束。去年,元宵之夜。新年的气息还萦绕在大街小巷,不曾散去。炮竹声偶尔从谁家的院门前响起,烟花在天空开放出春天的美丽。每家每户的屋檐下,浮出了汤圆的浓香,欢声笑语,翻过了窗棂。街巷的花灯一盏一盏地亮了,比阳光更明媚。黑暗和寒冷无可奈何地躲在远处,温暖包围了一座青砖垒砌的城市。月亮被人间的温情感染,悄悄从远山的背后来到柳梢上,羡凡尘俗世的灯火。
今年元宵又至。依旧是万家灯火,烟花璀璨。,月依旧,风依旧,只是风里,没有你飞扬的洁白衣裳。一切仿如昨日,所有的场景,依然清晰地在记忆中上演,但是去年今日,我们在月光下许下的誓言呢?
没有你的日子,黑夜会肆无忌惮地漫长。想起你,泪水会悄无声息地滑下脸颊,打湿了寂寞的衣袖。
尽情展示你的文笔吧!
思帝乡·春日游
[ 唐 ] 韦庄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译文: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田间小路上,谁家少年,如此风流?若能将身嫁与,誓死到白头,纵被无情弃,也不羞。
改写为抒情散文:
清平乐(yuè)·村居
[ 宋 ]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ǎo)?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wú)赖,溪头卧剥(bāo)莲蓬。
译文: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
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唐.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wàn)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译文
人人都说江南好,而来到这的游人只想在江南慢慢变老。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绿更胜天空的碧蓝,还可以在有彩绘的船上听着雨声入眠。
江南酒家卖酒的女子美丽无比,盛酒撩袖时露出的双臂洁白如雪。年华未衰之时不要回乡,回到家乡后必定要愁肠寸断。
学段及科目
语文
授课教师
时间
课题及课时
1课时
教材版本
人教版
学校名称
授课地点
学情
分析
课标
要求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内容
朱自清散文中关于春天的描写
学情
现状
学生有一定的课外古诗积累,但是不能把领会到的美用在平时的写作中
学习
目标
知识
技能
积累写春天的优美诗句并且将美的意境化用在散文的写作中。
过程方法
诵读、感受、比较、练笔
情感
态度
感受古诗的优美
教学
策略
重点
难点
感受散文的诗意,并且模仿这种写作方式练笔。
方式方法
当堂写作片段练习、教师练笔范文展示。
媒体
技术
多媒体(PPT)、配乐朗诵
教学
流程
结构
课堂教学方案
古诗词导入:
春与秋两个季节,在历代文人的眼中,向来浸满了诗意。思念亲人的时候,写“春风明月”:“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描写自在闲散的心境时,写春景——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一国之君成为阶下囚时,勾起愁思的是“春花秋月”: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现代文人是否传承了这种审美情结?我们回顾背诵一下朱自清的散文《春》中的“春风图”和“春雨图”。
【 活动一 】 朗读、比较与分析
配乐,用舒缓柔美的语调背诵“春风图”“春雨图”。
投影写北风的一段文字朗读并且与“春雨图”对比。
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写作方法。
【设计意图】
通过对比学生可以很快发现两个文段风格迥异,进而思考文章的美点,
归纳写作方法。
【 活动二 】 朗读与写作示范
1.教师出示一些描写到牧童、笛声、细雨、纸伞。
2.学生分析与朱自清散文的联系。
3.教师出示另外一些关于春天的诗句。
4.出示教师范文,教师配乐朗读。
【设计意图】
使学生发现关于春天的美的意象,这些美的元素,文人们世世代代未曾遗忘,配合春天这一美的大背景,带给人们美的享受,而诗人则把这些感受,用文字记录下来传递给旁人。通过教师的写作示范,通过不断地朗读,音乐文字的熏陶,学生们也会跃跃欲试,用自己的笔写下自己的感受,试着将古诗转换为现代的文学形式——散文诗。
【 活动三 】 写作与展示
1.出示王维的古诗与改写示范。
2.学生挑选喜欢的古诗,将其改写为散文诗。
3.学生展示朗诵自己的作品。
诗人殷夫说:“春给我一瓣绿的叶,我反复地寻求着诗意”,我想在寻求诗意的路上,他并不孤单,毕竟感受美表达美,是每一个人都热爱的事。
【优点与特色】
1.发现并赏析散文与诗歌共通的意象,视角独特。
2.串连起大量优美的写春景的诗句,以教师对诗歌的热爱,激发学生的欣赏与用文字表达的兴趣。
【问题与建议】
初一学生的诗歌储备有限,部分同学未能及时把从诗歌中感受的美诉诸文字,需要长期训练。
【自我反思】
1.写作环节设计要先从句到段,使难度分级,解除部分学生的畏难情绪。
2.教师范写应该更多一些,勾起学生的写作热情。
【优点与特色】
1.教师率先范写化用古诗意境的散文诗。
2.学生当堂写作不乏优秀作品,语言极富美感。
【问题与建议】
部分写作能力差的同学,觉得难度稍大。
【自我反思】
部分环节处理速度过快。比如写到牧童、蓑笠的古诗,意境优美,学生应该很有兴趣,可以给他们更多的欣赏与口头表达的机会,也能激发写作的兴趣。
【优点与特色】
达成“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目标
绝大部分同学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积累、感悟和运用的目标,部分同学当堂写作的作品语言与意境都很美。
【自我反思】
1.教师练笔应该准备多篇,率先垂范,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2.多留一些时间在欣赏与口头表达的环节,让更多学生可以参与其中,教师可以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使之树立信心,解除写作时的畏难情绪。
课件24张PPT。11如何写出一个季节的诗意春与秋两个季节,在历代文人的眼中,向来浸满了诗意。
思念亲人的时候,
写“春风明月”。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描写自在闲散的心境时,
写春景——花落家童未扫,
莺啼山客犹眠。一国之君成为阶下囚时,
勾起愁思的是“春花秋月”。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盼春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突然,一阵狂风刮起,飞沙走石,尘土飞扬。树干“啦啦”作响,电线“呜呜”鸣叫,可怜的小树被风刮得东倒西歪,有的还被拦腰折断了。墙角的垃圾、纸屑被风卷到空中,像断了线的风筝,飘飘扬扬、上下翻飞。整个天空就像长时间没有换水的鱼缸被搅动了一样,杂物飘忽不定,一片浑浊 。写风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③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④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写风用了引用、比喻、拟人的修辞
通过人的各种感官来写春风
触觉(第①句)嗅觉(第②句)听觉(第③④句)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诗意东风放牧出长坡,谁识阿童乐趣多。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
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我亦欲归归不得,担头犹挂一蓑衣。客来蛋浦寻蓑笠,黄篾穿鱼酒正浓。叶有清风花有露……青凉伞上微微雨。意象:牧童、笛声、蓑笠、伞和风细雨因为牧童、笛声、蓑笠、油纸伞而充满了美的意境。借用诗歌的意境
写出一个季节的诗意写有春景的诗歌: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请写一段关于春天的文字,用上
上面这些意象教师练笔:
围绕着村落的江水变得温暖而清澈的时候,江头低矮的屋檐下,燕子也飞回了。鸭子在水中快乐地嬉戏,声音惊动了桃树上的花蕾 ,悄悄地从竹林边上探出三两枝娇嫩的花儿。从开满杏花的树林里经过的女子,身上洒满春风吹落的花瓣,她会在渡头画船里听着轻柔的雨声入眠。
思帝乡·春日游
[ 唐 ] 韦庄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译文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田问小路上,
谁家少年,如此风流?
若能将身嫁与,誓死到白头,
纵被无情弃,也不羞。
清平乐(yuè)·村居
[ 宋 ]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ǎo)?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wú)赖,溪头卧剥莲蓬。
译文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
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唐.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译文
人人都说江南好,而来到这的游人只想在江南慢慢变老。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绿更胜天空的碧蓝,还可以在有彩绘的船上听着雨声入眠。
江南酒家卖酒的女子美丽无比,盛酒撩袖时露出的双臂洁白如雪。年华未衰之时不要回乡,回到家乡后必定要愁肠寸断。
蝶恋花·春景
[ 宋 ]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译文
春天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上已经长出了青涩的果实。燕子飞过天空,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怛不要担心,到处都可见茂盛的芳草。
围墙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秋千,少女发出动听的笑声,墙外的行人都可听见。慢慢地,围墙里边的笑声就听不见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多情的自己被无情的少女所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