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五四制数学三上《4信息窗一(时、分的认识)》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五四制数学三上《4信息窗一(时、分的认识)》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3-19 14:1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时、分的认识
教学设计思想:
本单元内容是主要认识几时几分。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层次是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并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1时=60分。第二层次是在5分5分数的基础上,再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按照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编排的,这样编排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平时人们看表读时间的经验与习惯。
媒体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是在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通过猜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直观演示和操作知道在钟面上分针走1小格就是1分,初步认识几时几分,会读写几时几分。同时再让学生感受一分钟,树立学生惜时的观念,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单《我的一天》,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时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本节微课,通过直观演示和操作,帮助学生认识时间。通过呈现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中不同时刻,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掌握知识点的同时,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成为时间的小主人,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做好每一件事,过好每一天。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知道钟面上的知识。知道1时=60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5分5分地读取时间,能读出几时几分。
难点:概括认识时间的方法,初步建立1时、1分的时间概念。
教学过程:
情景再现——导入新课。
猜谜引入。
“一匹马儿两条腿,日夜奔跑不怕累,滴答滴答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这是什么?(钟表)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间) 学生倾听时间的滴答声,感受时间的音律。
师: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认识钟表,你们还记得吗? 课件出示钟面,教师提问:请大家仔细观察钟面上有些什么?(12个数、时针、分针、格子。)
师:那好,今天,我们就一起继续来认识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游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听时间滴答的声音,感受时间。)
探索新知
认识时、分
师:我们把两个数字之间的一段称为一大格,你们仔细观察,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 生汇报。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从12-1是1大格,12-2是2大格,12-3是3大格,你们有没有发现,有什么规律?(从12到几就是几大格)所以,钟面上从12到12一共有———(生:12大格)
师:你们知道吗?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那么,时针从12走到3经过了几时呢?(生:3时)为什么?
小结: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经过的时间就是1时。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的使用,使抽象的知识得以形象的体现,进而能使学生体会、理解所学知识。)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每个大格里还有什么?(生:小格) 每一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呢?(动态演示:每一大格里有5个小格。)
师:让我们一起来数数吧!(1小格、2小格····)
师:我们知道12-1里有5个小格,长长的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
师:那分针从12-1是几分?为什么?(五小格是五分)
师:那么12-2有几分?你是怎么算的?12-3呢?(15分)
师:在生活中,我们把15分也叫一刻钟。
师:分钟从12走到6,经过了30分。日常生活中,30分也可以说成半小时。
师:分针从12走到12,走了一圈,是60分。
小结:分针走1小格经过的时间是1分,经过几小格时间就是几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算出分针在钟面上从刻度12走过钟面的每一个刻度数,各经过了几分。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钟面,同时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推测能力。)
感受一分钟
师:我们认识了分,那么一分钟到底有多长呢?下面我们就进行游戏活动来感受一分钟。
做游戏: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侧平举,一动不动地站立,坚持一分钟。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 一分钟结束后,交流。
师:一分钟的时间虽然短,但我们还是能做许多的事情,老师希望大家能抓紧每一分钟,做好每一件事情。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活动,亲身体验1分钟的长短,建立时间观念。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的珍贵,进一步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时分关系 (课件出示12时的钟面)师:快来看,分针和时针要进行一场比赛,请大家睁大眼睛仔细观察,(课件演示时针和分针转动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分针走了一大圈,时针走了一大格)
小结:在相同的时间里,时针走了一大格是—(1时),分针走了一大圈,表示经过了几分钟?(60分) 师:那1时和60分,中间能用什么符号连接?
(1时=60分)那我们现在有什么重大发现? 把这个重大发现大声告诉所有老师吧!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演示分针、时针走动的画面,让学生在观察、讨论中,认识时分的关系。)
读写钟面时刻。
(媒体出示钟面)师:同学们,你认识钟表上的时刻吗?你是怎么认出来的,说说你的方法。师引导,先看时针,时针走过4,就是4时多,再看分针走过5小格,就是4时5分。 师:谁能上来把这个时刻写出来?(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文字表示方法;一种是数字表示法)
师:引导学生订正。
小结:表示分的数要占两个位置,不满10分的要用0来占位。所以正确的写法是—— 4:05(4时5分)
师:你学会了吗?(课件出示,分针继续走,指向5)赶快在练习本上写一写吧!写法是——6:25(6时25分) (课件出示分针指向6)这个时间呢?你是怎样看出来的?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写法是——8:30(8时30分或8时半) 小结:先看时针刚走过数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这时钟面上的时刻就是几时几分
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做一做 师:(课件出示习题)同学们,你能准确的把钟面上的时刻读出并写下来吗?老师计时间,学生来做。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读时间写时间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对时间的认识,在巩固新知的同时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轻松学数学,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真正感受到学数学的乐趣。做一做第一行呈现的仍然是连续变化的时间,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时针、分针的运动方向,进一步深化学生读出时间,应由时针、分针的位置共同来确定。)
写一写
师:同学们,你是如何安排自己的周末作息时间的?与大家一起分享吧!
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单《我的一天》。
小组内交流分享。
每组选出两份优秀作品并展示。
小结:只要合理安排时间,每一天都会过的精彩。希望大家都能合理安排好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设计意图:通过填写任务单“我的一天”,不仅巧妙地与所学内容联系上。而且在情境中让学生产生兴趣,凭着兴趣,自觉、自愿地学习,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师:最后送给同学们一句名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与同学们共勉。时间像小马车,总是在我们不经意间悄悄地溜走,让我们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做好每一件事情,过好我们的每一天吧!

教学反思
《认识时间》一课的教学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是本学期的一个难点,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借助多媒体课件的资源进行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时间概念。
设计形象、直观、有效的多媒体课件教学 利用关于闹钟的谜语引出学生熟悉的钟面,并出示钟面。通过课件的动画演示和色彩的变化,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让学生感受一分钟,树立学生惜时的观念,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单《我的一天》,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不断提高教师的语言艺术 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在课中教师应把握好每分每秒,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这要求教师教学语言要简洁精炼,引导要清楚明了,但这点我做的不够好,以后要不断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