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下2《腊八粥》第2课时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下2《腊八粥》第2课时 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19 10:36: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腊八粥》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
1.看拼音写出词语,我能做到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fèi téng tuò mò zhǒng zhàng

rén yì jiǎn xuǎn jiǎo huo
2.辨字组词。
侍( ) 踩( ) 诀( ) 悴( ) 矫( )
待( ) 睬( ) 绝( ) 碎( ) 骄( )
3.选词填空.
神情 神态 神色 神气
刚一上场,你看他那( )样儿,好像稳拿第一,可是连输了几个球后,( )就有些慌张了。下半场开始,虽然( )恢复正常了,但最终还是丢了关键的一局,你看他那( ),显得十分沮丧。
4.填写恰当词语。
一( ) 感觉 一( )锅铲
一( )吆喝 一( )树林
一( )米饭 一( )铜钱
5. 填空。
沈从文(1902-1988),原名____________,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苗族。现代著名______、_____家。1925年发表第一篇小说《_________》,1926年出版第一个创作文集《_______》。沈从文20年代起蜚声文坛,与诗人徐志摩、散文家周作人、杂文家鲁迅齐名。代表作《________》《_______》。
6.选择关联词填空。
无论……都 …… 假如……就…… 虽然……但是……
(1)( )困难有多大,我们( )能克服。
(2)( )我没去过太空,( )我知道太空是美丽的。
7.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猜想—— 清楚——
整齐—— 浓稠——
二、课外阅读。
腊八雪
刘兆林
北方,尤其我们东北,腊月的雪,可不是仙女下凡那样温柔绵软地飘飘而落,而像天庭管理人间道路防滑的神漫天撒下的粗瓷粉,沙沙一坠地就瓷实得踩不出脚窝儿了。
二乐和我,就在撒了一夜白瓷粉的大街上,他前我后地走着,瓷粉雪在我们脚下嘎吱嘎吱直响。二乐是老伴领回家的一条被遗弃的小黄狗。退休后,他成了我晨练的好伙伴,像今天这样的天气,他都准时跳上床,拱我头,扒我眼,催我起床。
天气预报说今天气温降至零下30度,二乐却蹭蹭跑出院子,一出门就在垃圾箱前发现一块带不少肉丝的骨头,上前舔了几口,迅速叼在嘴上。我忙呵斥道:“二乐!再像流浪狗拣脏东西吃,不要你了!”他急忙摇起了尾巴,用乞求的眼光看我。我不由得想到摇尾乞怜这个词,大声吼他:“狗二乐不听话,不要你啦!”并且愤怒跺脚。他一反常态,尾巴摇得更欢了,而且已调转了头,决心要跑,我不由得抬脚踢了他一下。他被踢后,骨头是扔了,但眼里顿时无神,放倒了最令人赞美最让自己骄傲的长尾巴,拖着,跟到我后头。养狗后我才懂得,尾巴是狗们尊严的旗帜,在主人踢打下收起尾巴的狗是很可怜的。
走到一家小食铺前,见门上贴着一张有趣的广告:一年一度腊八寒,喝碗黏粥保平安。我心血来潮,决定买两碗腊八粥,这广告语让我想起童年在故乡喝腊八粥逗狗玩的往事。我弯腰摸了摸二乐的头,命令他先在屋外一撮大冰溜子旁边儿等着。
买完腊八粥出来,二乐却不见了!我四处撒目,大喊二乐名字,没有回音。也许二乐耐不住冷,先回家了,我便拎了腊八粥返回家去。
二乐没回家!我急忙跑下楼,赶紧去找。我又回到饭馆门边的大冰溜子前仔细查看,顺着一行狗脚印找到垃圾箱处,脚印拐了几个弯儿,进了附近供暖锅炉房大院。
那是很大一个有围墙的院子,一根高耸入云的红砖烟筒,被北风吹斜了,冻得在风中打抖。烟筒下面是一座煤堆,山一样被瓷粉雪紧紧包裹着,变成高高的雪山。
莫非二乐钻进锅炉房取暖了?我进锅炉房转了两圈,没发现什么迹象。从后门寻出去,一眼瞥见小脚印蜿蜒上了山顶。我有点害怕,童年时家里的一只小狗就是腊月的一个夜里冻死在外屋的水缸旁边。
顾不得别的了,我跟头把式爬上山顶,鞋里灌进了雪,双手也扑进雪里好几次,十指僵僵的,攥不回弯儿来。正好见身边有半张被雪压住的报纸,我打着冷战弯腰拽起那半张报纸,本想揉搓一下塞进鞋踝的,却见一行《解放军报》文艺副刊字样在我眼前一跳,一片铅字火把般照亮我的眼睛:
翻过雪山的红军队伍,行军途中又遇了风雪。一位骑马赶上来的首长发现雪地躺倒一个战士,见那战士穿着单衣,已经冻僵了,不由得怒吼:“把他们后勤部长叫来,问他干什么吃的,我要撤他的职!”
被叫来的人看了看冻僵的战士,诺诺说:“他……就是……后勤部长……”牵马的首长怔在那里,慢慢脱下帽子……
忽然,一阵细弱的呻吟声被风从稻草那儿刮来,扯耳细听,正是二乐的呻吟声。
我头一回听见二乐的哭声。只见他在草堆边四腿抽筋,边哭边踡着身子舔草下的什么东西。身上的羽绒小袄不知怎么扯下来,在他舔着的东西上盖着。
二乐见是我,发出更重的呜呜声,身子却动弹不得。我伸手抱他,他咬住我衣袖往羽绒小袄上拽。我不顾一切解开棉衣,贴胸把二乐塞进怀里,一股奇寒立刻使我抖了几下。我用力抱紧二乐抵住抖动,二乐竟使劲挣扎,见我还不放开,便张嘴咬我。
我忽然醒悟,二乐有事。我放下二乐,看他叼开自己的小袄,又拱开稻草。天啊,稻草下躺着一条冻僵的小黑狗。再一看,小黑狗嘴边正放着一块骨头,就是二乐在垃圾箱边捡的那块。骨头边上还有一只奄奄一息的狗崽儿,毛色黄中透黑。
我恍然大悟。
但是,小黑狗已僵硬了。四腿还在抽筋的二乐,舔着小黑的鼻子,眼有泪水在溢。我从没听谁说过,狗会流泪,也从没见过狗眼会这般无助哀伤。
我心口忽然很疼,被三只狗共同咬疼似的,抱起二乐和狗崽,冲小黑说,是我家害了你们啊!
(有删改)
1.小说以“腊八雪”为故事发生的背景,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2.小说中的“二乐”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3.有人认为“后勤部长冻僵”这一情节多余。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 沸腾 唾沫 肿胀 仁义 拣选 搅和
2. 侍奉踩踏诀别 憔悴 矫健
等待 理睬 绝对粉碎 骄傲
3.神气、神态、神色、神情
4. 一(种) 感觉 一(把)锅铲
一(声)吆喝 一(片)树林
一(碗)米饭 一(枚)铜钱
5. 沈岳焕 作家 历史文物研究 《福生》 《鸭子》 《边城》《长河》
6. (1)无论……都……
(2)虽然……但是……
7. 猜想——猜测 清楚——清晰
整齐——整洁 浓稠——浓密
二、课内阅读
1.děi kān zào
2.不可信 不真实
3.粥
三、课外阅读
1.①课文以“腊八雪”为背景,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是东北寒冬时节,对漫天飘落的雪花的描绘,写出了天气的寒冷,营造出了清冷气氛。②在寻找小狗途中,对“风中打抖的烟筒”和“变成高高的雪山的煤堆”等的描写,不仅渲染了一种严寒的气氛,同时也为下文二乐和狗崽被冻僵的情节做了铺垫,推动了故事情节,也暗示了小说的悲剧结局。③选取寒冷的腊八雪天为背景,使雪天环境的冰冷和小狗身上的温暖形成强烈的对比,暗示了小说的主题,引人深思。
2.①忠诚可爱。二乐有一条漂亮的长尾巴,每天早上都准时跳上床催我,天天陪我早晚散步,成为了我锻炼的好伙伴。是一个贴心的晨跑伴侣。②有时任性倔強。他在垃圾箱前发现一块骨头,在主人呵斥下,任然把骨头叼紧不放,主人再次训斥,它却调转了头,决心要跑,最后趁主人不在意,离家出走,可以看出他性格倔强的一面。②有情有义。在寒冷的雪夜,想要把捡来的骨头送给自己的“妻儿”,在雪地里把自己的羽绒小袄扯下来的,盖在冻僵了的狗崽身上吗,看到自己的“妻儿”已经冻僵,伤心流泪,可以感受到二乐具有“人情味”的一面。
3.观点一:情节多余。原因:①内容方面,该小说主要讲述的是小狗二乐不顾严寒,在冰天雪地的腊八天给流浪在外的一家妻小送骨头,最后被冻僵的故事,删除“后勤部长被冻僵”的内容,内容更为集中。②情节方面,以“小狗二乐”的故事构成了情节发展的主体,删掉“后勤部长被冻僵”,使结构主干更突出,不枝不蔓。③主题方面,小说通过小狗二乐的故事,显示出温暖、高贵的“狗性”,以此反思 “人性”自私、冷漠等种种不堪,发出人不如狗的慨叹,主题表现已经很完整、深刻,再加上情节,反而分散了主题。
观点二:情节不多余。①内容方面,小狗二乐不顾严寒送骨头,后勤部长不顾安危着单衣,都是不顾一切的舍己行为,两个故事内容上相辅相成,两者的形象相互映衬,使文章的内容更加充实。②情节方面,先写“后勤部长冻僵”,为下文小狗二乐被冻僵做了铺垫。③主题方面,加上“后勤部长被冻僵”在看似悲凉的故事背后,让我看到了二乐与后勤部长行为的高尚,在天雪地中感受到了心灵震撼与温暖,升华了文章感情。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