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课件(3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节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课件(32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3-18 19:46: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教材版本:湘教版必修三第二章第六节
学习目标:
1.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所起的作用。
2、了解工业化对珠三角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3.理解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治理措施。
1.城市化表现
向城市地区集聚
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人口
乡村
2.城市化的主要标志
①城市人口增加
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促进经济发展
缩小城乡差异
知识回顾
城市化
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
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香港和港门。
一、珠三角的位置和范围
二、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进程特点及原因
城乡融合,农业与非农业相混杂的城乡一体化
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分布具有广泛性
以核心城市(广州)为中心的城市群体系
区域中心城市(广州、深圳)的辐射带动作用
阅读课文P64内容总结归纳“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它分为几个阶段及特点是什么?
阶段 进程特点 形成原因
改革开放初期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思考提问:
1、什么是城乡一体化?
2、城市群的形成及对外的作用。
阅读课文P64-65“崛起的珠江三角洲
城市群”珠三角城市化水平高的表现
是什么?
1、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高,达70%
2、城镇数量多,密度大
3、城镇的经济实力较强
4、外来劳动力所占的比例高,基础设施和
服务设施比较完善,供水、供电和通信等水平居全国前列。
小组交流研讨:
1、为什么珠三角外来的劳动力多?
2、为什么承德的劳动力大量涌向南方?
学生展示答案
阅读教材p65页珠江三角洲“一镇一品”的特色经济。说一说“一镇一品”模式的优越性,它是如何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
1、专业化程度高,具有规模效益
2、便于经营管理,改进技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3、便于企业间技术和信息交流,相互促进,从而促进了珠江三角洲的发展以及城市化发展
三、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思考: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指导 深圳:从边陲小镇到繁华都市
1、地理位置优越(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2、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
3、交通便利
4、国家对外开发政策支持
5、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6、发达国家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补充:珠江三角洲区位优势:
第一发展阶段
第二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呈现出两个发展阶段。
(一)列表比较工业化发展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时间 1979-1990年 1990年以后
存在的问题 工业基础薄弱
矿产资源贫乏 政策和劳动力成本低优势丧失
优势 政策和侨乡优势 工业实力较强
主导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

工业产值增长特点 较慢 较快
影响增长速度的原因 投资规模小劳动密集型产业附加值低 投资规模扩大高新技术产业附加值高
(二)、工业化对珠三角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1、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
毗邻香港
华侨众多
开放政策
外向型经济稳步发展
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
农村城市化
2、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出现剩余劳动力
农村
珠江三角洲
务工
经商
含义 形成原因 流向 目的
民工大规模流动的现象

3、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深圳图书馆夜景
更注重生活质量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拥向广东的民工潮
三、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一)工业化的问题
①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基础、(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
②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也由原来追求降低成本转变为扩大市场规模,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南岭的阻隔,国内的腹地范围较小,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动力正在减弱。
1、产业结构层次偏低
握手楼
2发展空间不足
3、工业资源有限
(二)城市化问题
城市问题 产生原因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完善 城镇密集,多沿江、国道、公路分布
城市占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建设项目多,占用耕地多
珠江水质恶化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直接排入
酸雨现象严重 火电厂排放出大量二氧化流,随雨水降落
城市固体废气物污染加剧 人口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
合作探究: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采取什么措施,才能保证珠江三角洲长期快速地发展?
对策:
1、产业结构调整
2、构建大珠三角城市群
3、加强规划与管理
四川
云南
贵州
湖南
江西
福建
广东
海南
香港
澳门
广西
泛珠三角”又叫“9+2”,“泛珠三角”计划是指沿珠江流域的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9个省(区),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在内的11个地区合作,共谋发展。
1、区域内产业差异明显,经济互补性强;
2、发达的小珠江三角洲,加上著名国际金融、信息、物流中心——香港,可作为此区域发展的龙头;3、经济腹地辽阔;
4、自然资源及劳动力资源丰富。
“泛珠三角”区域优势
归纳总结
一、珠江三角洲的位置
二、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三、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1、珠江三角洲区位优势
2、工业化对珠三角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四、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及对策
1、存在问题:
2、对策:
1、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地理位置条件包括( )
①地处沿海地区 ②靠近香港、澳门
③工业基础条件好 ④科技发达
⑤靠近石油产区——中东地区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②③⑤
2. 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 )
A. 良好的区位条件
B. 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C. 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D. 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配套习题:
3.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
A. 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B. 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C. 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
D. 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4. 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始腾飞时,美国产业结构中降幅最大的产业可能是( )
A. 信息产业 B. 轻纺工业
C. 旅游业 D. 精密仪表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