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根据对概念的理解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并能区分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3.明确物质用途与性质之间的联系。
物质的变化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发生,请列举一些实例。
水变为水蒸气或冰
铁生锈
木柴燃烧
食物腐烂
从化学角度看,这些物质的变化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实验1-1:(1)水的沸腾
现象:液态水沸腾,产生水蒸气,水蒸气遇冷的玻璃片又凝结为液态水。
实验1-1:(2)胆矾的研碎
现象:蓝色块状固体被粉碎为粉末。
1.实验(1)和实验(2)有什么共同特征?
都没有新物质生成
合作探究:
实验1-1:(3)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
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
实验1-1:(4)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现象:颗粒状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且石灰石逐渐变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实验(3)和实验(4)有什么共同特征?
3.实验(1)(2)与实验(3)(4)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都有新物质生成
变化时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
合作探究:
物质的变化
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锅、蜡烛受热熔化等。
木柴燃烧、铁生锈等。
1.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风力发电
B.榨取果汁
C.工业炼铁
D.水的三态变化
C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食物腐败 B、钢铁生锈
C、瓦斯爆炸 D、锅炉爆炸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灯泡发光 B、空气液化
C、光合作用 D、海水晒盐
D
知能训练
C
化学变化常伴随有发光、放热、产生气体或沉淀等现象。
1.只要有发光放热现象,就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吗?
2.什么是判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发生物理变化一般不发生化学变化。
自主学习:(1)物质的性质有哪几种?
(2)你能分别举几个例子吗?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可燃性、支持燃烧、腐蚀性、毒性、酸性、碱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
溶解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挥发性、着火点……
下面是物质的一些性质,哪些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哪些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颜色
状态
气味
硬度
熔点
沸点
密度
溶解性
挥发性
可燃性
稳定性
毒性
还原性
氧化性
酸碱性
导电性
导热性
金属性
1.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 )哪些是化学变化( )哪些是物理性质( )哪些是化学性质( )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变成了氧化镁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
E、木棒受力折断
知能训练
E
知能训练
C
BD
A
2.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后者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铁在空气中生锈;蜡烛熔化
B.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
C.液氧是淡蓝色液体;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
D.酒精挥发;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C
知能训练
鉴别物质:
铁丝和铜丝
白酒和白醋
汽油和水
铝和汞
蔗糖和食盐
汽油和酒精
如何用化学性质鉴别二氧化碳(CO2)和氧气(O2)?
二氧化碳:可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特性)
氧气:可使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
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为什么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二氧化碳灭火 酒精作燃料 石墨制铅笔芯
新知学习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该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
A.石墨用于铅笔芯
B.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C.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D.稀盐酸用于铁制品表面除锈
A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