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2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20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3-18 20:1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第三章
第一节




生态环境保护
湘教版选修Ⅵ
微型生态鱼瓶
【思考】生态瓶为什么可以自给自足,短时间内不加任何食物,生物皆能生存?
近几年,一种名为微景观生态瓶的瓶栽花卉在市场上悄然流行。福州大学几位研究生自主研发出具有稳定生态系统的微型生态鱼瓶。生态瓶中包含食物链的基本元素,有观赏鱼、绿色植物、螺、微生物等,可以达到少喂食、不换水的养殖效果。在福州大学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推动下,“微扬生态瓶”最终由学校实验室走进市场,实现了在读大学生的校内创业。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
【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P42页第一部分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生物种群?什么是生物群落?什么是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
一个物种可以以个体形式独立存在,同一物种在一定空间内集合在一起,形成种群(Population)。
在一个区域内所有不同的生物种群生活在一起,就构成了生物群落(Community)。
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Ecosystem)。
活动
1.在图3-1括号内标出生物个体、生物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等术语。
2.一个草原生态系统里的所有草原犬鼠是不是一个生物种群?说一说你的判断理由。

( )
( )
( )
( )
生物个体
生物种群
生物群落
生态系统
是一个生物种群。因为这是一定区域相同物种的集合。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
【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P42页第一部分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生物种群?什么是生物群落?什么是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生物成分按它们获得能量和物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阳光、空气、水分、温度等是非生物成分(生物的生存环境)。
那么,生态瓶里的生态系统你们可以说出它的组成吗?
很多人想亲手做一个生态瓶,网上也有很多教程。你以为你做出来的是这样的:
实际上可能做出来是这样的:
某校高二学生自制的生态瓶
如果你做的生态瓶中水太少或者动物数量太多太大,或者植物放的太少会引起什么结果呢?
食物链、食物网
食物链结构复杂、各条链互相交叉而形成食物网;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有完好的营养关系。食物链上各个环节都是营养级,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都是生态系统的结构特点。如图:












在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中,它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生物的种类、各种群的数量和比例以及能量和物质的输入与输出,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持续性的动态平衡叫作生态平衡。
二、生态平衡
【思考】如果人类大量捕杀狼、鹰,你认为草原生态系统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中,它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生物的种类、各种群的数量和比例以及能量和物质的输入与输出,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持续性的动态平衡叫作生态平衡。
二、生态平衡
【思考】如果人类大量捕杀狼、鹰,你认为草原生态系统会发生什么变化?
如果人类大量捕杀狼、鹰等肉食动物,那么牛、马、羊、野兔等植食动物就会因失去天敌而大量繁殖,这样草原上的植物(树、草)也会因植食动物饲料增加而大量减少,时间长了,会造成草原退化,能够提供的绿色植物会减少,大量的植食动物因为得不到充足的食物而死亡。这样,就促使草原生态系统达到新的平衡。

一个处于平衡的生态系统具有以下特征:
生物的组成和数量的比例相对稳定;
能量和物质的输入与输出保持平衡;
食物链结构复杂、互相交叉而形成食物网;
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有完好的营养关系,即从太阳能的固定,有机物质的合成,营养级别的变化,呼吸消耗损失能量,最后是分解者的分解,整个能量流动过程是从无机到有机最后又回到无机世界,形成了一个生物循环。


二、受损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一旦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生态失衡,乃至生态系统的破坏。
当受到自然和人为干扰后,原有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则会被打破,使系统的结构、功能发生障碍,形成波动性破坏或恶性循环,这就是受损生态系统。
【探究一】
受损的生态系统——我国西双版纳热带森林破坏后的连锁反应
阅读课本第44页材料“我国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破坏后的连锁反应”。
【思考】形成“受损生态系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形成“受损生态系统”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干扰,主要是人为干扰。
【图片阅读】请找出“受损生态系统”主要原因的共同点是什么?
一条魔鬼鱼和一只绿海龟在太平洋中北部的夏威夷瓦胡岛满是塑料袋、牛奶壶和其他漂浮物的海水中觅食。

亚马逊森林砍伐激增,一年砍掉2.4万个球场

突飞猛进的矿产开采,呼伦贝尔草原出现了上千个沉陷坑。沙尘暴来临时裹挟着煤灰的黑黄双色土来袭
正常的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被人类打破,形成了受损生态系统,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失调,最终还是会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刻不容缓!
【探究二】
修复后的生态系统——人兔大战
【案例阅读】
南太平洋上的莱生岛是一个经千百年自然演变而来的环状珊瑚岛。岛上植被丰富,是一个 原始状态的“世外桃源”。
人们发现后,想利用这里丰富植物资源,在岛上建一个肉类罐头厂。于是,第一批家兔和野兔于1903年被引入莱生岛,以发展养兔 业。
由于岛上没有天敌和疾病,兔子以惊人的速度繁殖起来。全岛到处是兔穴,结果植被遭到毁灭性的破坏。10年内植物种类从1903年的25种下降到4种,脆弱的珊瑚基被毁坏,水土流失严重,并呈现出沙漠化趋势。
人们震惊了。为了建立一个工厂,他们几乎毁了一颗“绿色明珠”。人们痛下决心,为了挽救莱生岛而消灭兔子。
经过一年的紧张工作,所有兔子被彻底地消灭了,岛上的植物得救了。但恢复却要比破坏慢得多。1930年,岛上的植物品种慢慢增加到9种,直至1961年,岛上才只恢复到16种植物。
【思考】 “受损生态系统”可以修复吗?

“受损生态系统”一旦形成,很难被修复,需要漫长的等待。
因此我们要学习自然规律,提高环境危机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并指导生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