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的古建筑
教学内容:小学美术冀教版四年级18、祖国的古建筑?教材分析:中国的古建筑,是文物类型中体量最大、数量最多、保存各种艺术品文物最为丰富的一种。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宫殿、坛庙、寺观、陵墓、园林、民居等造型各异,风格众多,这些优美的古建筑像颗颗明珠镶嵌在祖国的大地上。“祖国的古建筑”是一节欣赏评述课,教材中精选不同的著名古建筑图片,力图通过这些图片将学生的视线引向关注祖国的古建筑造型、色彩及历史,学习简单的中国古建筑知识,去了解一些古建筑的相关知识,感受古建筑的优美,感受祖国灿烂的文明,感受人文精神的情怀。培养学生保护祖国文化与自然遗产的观念。
教学目标:
欣赏祖国的古建筑,了解古建筑的常见类型、一般特征。
能运用语言或文字评说一处古建筑的造型色彩及特色。
通过对家乡古建筑的描绘,激发学生对古建筑的热爱保护之情。
教学重难点:了解古建筑的常见类型、一般特征。
课前准备: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图片资料或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把自己见过的或是最感兴趣的古建筑介绍给大家。
课时:2-3节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师:同学们谁知道这是哪?(这是漳州土楼群)你们喜欢旅游吗?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要招小导游了,可以免费去各地旅游?喜欢旅游的,那就快来应聘吧。
师:我们大家一起坐上列车,去各地景点一边旅游,一边进行参观学习吧。
列车途径站点:
1、殿堂:
师:我们列车的第一站到了,是我们的首都北京故宫。
师:谁去过故宫?谁能用一个词来形用一下故宫?
生:金碧辉煌。气势磅礴。
生:气势恢宏。壮观秀丽。
生:层层叠叠。雕梁画栋。
生:庄严肃穆、宏大气势。
师:谁知道关于故宫的知识?
生: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
生:故宫有明清两代24位皇帝在这居住过。
生:故宫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生:故宫是一座最大的古木结构的殿宇。
师:让我们看一段视频来更好的了解故宫,看看故宫有什么特点?
小结:故宫的南部有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两侧铺以文华、武英两殿,是皇帝上朝接受朝贺、接见群臣和举行大典的地方。
A: 故宫的屋顶
师:殿和堂都可分为台阶、屋身、屋顶三个基本部分。
师:北京故宫的屋顶给你什么感觉?
生:均衡对称。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师:故宫的屋顶有均衡对称的特点,屋顶有种类很多,有庑殿顶,歇山顶,硬山顶,悬山顶、卷棚顶,攒尖顶等。
师:庑殿顶又分为重檐庑殿顶和单檐庑殿顶。重檐庑殿顶。皇帝的主殿、重要的佛殿常用此样式,象征尊贵。故宫的太和殿(金銮殿)是重檐庑殿顶。
师:歇山顶又分为重檐歇山顶和单檐歇山顶。重檐歇山顶。常见于宫殿、园林、坛庙式建筑。天安门就是重檐歇山顶。
师: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的屋顶就各不相同,,太和殿则是重檐庑殿顶,中和殿位四角攒尖顶,保和殿则是重檐歇山顶, 尤其故宫的四座解楼 ,其屋顶结构更为复杂、奇巧,各部分比例谐调、造型玲珑别致,从而成为北京故宫的象征。
B、故宫的色彩
师:故宫的色彩有什么特点呢?
生:故宫建筑的黄色琉璃瓦顶金碧辉煌、朱红色的柱子与门窗、檐下处于阴影部分的青绿色略点金的建筑彩画,在白色台基的衬托下,使建筑物各部分轮廓更加鲜明,色彩别具一格,从而使建筑物更加富丽堂皇。
C:故宫的装饰:
师:故宫的建筑十分注意屋顶的装饰,不但在屋角处做出翘角飞檐,饰以各种雕刻彩绘,还常常在屋脊上增加华丽的走兽装饰,故宫太和殿屋顶仙人走兽多达11件。
小结:故宫就像凝固的音乐和流动的建筑。刚才我们从建造的年代、造型的特点、色彩造型用途的关系,装饰的特点、材料的运用上进行了欣赏了故宫。那我们用这种方法来继续学习其他的建筑。
2、亭、台、楼、阁:
师:第二站就请同学们来引领大家去游览。我请一位同学来当主持。
师:这次招收的导游,主要是介绍我国的古建筑,请大家把自己搜集图片或资料。或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把自己见过的或是最感兴趣的古建筑介绍个大家。
生:中国的建筑又有亭、台、楼、阁之分。
A、 亭:
生:亭,停也, 亦人所停集也。最为常见的亭子,不仅是供人歇息的场所,也是园林中重要的景点建筑。亭子结构简单,柱子间通透开辟,面积较小,大多只有顶,没有墙。
生:让我们来猜谜吧。
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大家猜猜是哪?是哪个亭子?
生:醉翁亭。醉翁亭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旁,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由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命名,并撰写《醉翁亭记》一文而闻名遐迩。醉翁亭被誉为“天下第一亭”。
生:“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是谁写的诗?是哪个亭子?
生:爱晚亭,位于湖南省岳麓山下清风峡中,始建于1792年,名字来源于杜牧的七言绝句《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B、台:
生:台,最古老的园林建筑形式之一。高出地面而建的平面建筑物,是一种露天的、表面比较平整的开放式的建筑。
生:大家听过中国十大古曲之一《高山流水》吗?《高山流水》的发源之处在哪?
生:古琴台,中国十大古曲之一《高山流水》的发源之处,又名俞伯牙台。据说两人再此相遇,后人为纪念伯牙和子期之间的深厚情谊所建。
C、楼:
生:楼是指两层以上的大型建筑物。楼在建筑组群中常居于次要位置,处于建筑组群的最后一列或左右厢位置。
生: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是哪呢?
生:黄鹤楼。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之称。
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哪呢?
生:鹳雀楼。此楼原本是军事上的瞭望楼,因时有鹳雀栖息而得名。复建的鹳雀楼是现存最大的仿唐建筑。
D、阁:
师:古建筑楼与阁有什么不同呢?
生:阁是指下部架空、底层高悬的建筑。
生: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哪呢?
生:滕王阁,腾王李元婴共修建了三座“滕王阁”,其中江西南昌的滕王阁,由于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而为世人熟知。
小结 :大家不仅欣赏了亭、台、楼、阁,同时也感受到历代中国名家登亭、台、楼、阁时所作的古典文学的魅力。
师:现在哪位同学来介绍其它的中国建筑?
生:老师我去过布达拉宫,我想带领同学们一起去游览。
3、布达拉宫:
生:布达拉宫在西藏。布达拉宫是典型的土木石结构建筑,世界十大杰出土木石建筑之一、世界三大宫堡之一,当然它同时还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和世界上唯一一座政教合一的宫殿。
生:布达拉宫的主要建筑由白宫、红宫、山脚下的雪城、宫后的龙王潭公园等组成。
师:建筑物是白宫和红宫——二者合起来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布达拉宫,山脚下的雪城属附属性建筑物。
生:白宫,达赖喇嘛的冬宫,是西藏政教合一时期全藏政治活动最高统治中心,其中,东边是宫殿,西边是僧舍,白宫共七层。
生:红宫,由达赖喇嘛的灵塔、佛殿、经堂组成,是达赖喇嘛举行佛事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旧西藏宗教活动的最高统治中心,红宫内平面呈方形,实际宫殿共七层,加上地垄型地基六层,共十三层。
生:布达拉宫的红色是智慧和力量的象征。布达拉宫的颜色除了上面提及的白色、红色外,另一大主要颜色就是金色,在藏地,人们认为金色标志着至高无上的权力,这种颜色主要体现在宫殿金顶群上;另外,红宫与白宫相连处的建筑物颜色为黄色——是僧家、官家建筑物的典型颜色,同时也是专用颜色。
生:我还为大家带来了视频,请大家欣赏布达拉宫。
师: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是藏式古建筑的杰出代表,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是第五套人民币50元纸币背面的风景图案 。
小结:刚才同学们带领大家游览了亭、台、楼、阁,与布达拉宫,你们最喜欢哪一位导游呢?为什么喜欢她?
三、拓展:
师: 这些为数众多的古建筑不仅以其优美形象装点着祖国秀美的河山,而且以其发展的经历诉说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成为中华文明发展标志,成为了一部不朽的史书。
师:但是我国有的古建筑被战争摧毁如: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日军集中火力猛烈炮击南京周边地区的各种建筑物。中山门城墙、中华门城墙大部分被毁;夫子庙的棂星门等遭到破坏;牛首山历代寺庙,以及九龙桥、长干桥等被炸毁;秦淮一带大片明清民居和古井变成废墟。如:圆明园。这是英国公布圆明园被毁之前的照片。圆明园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痛。
师:但是就在今天,和平年代,有的古建筑在城市建设与开发中被拆毁,看到这种情形非常让人心痛。抢救和保护优秀古建筑刻不容缓,需要我们每一个的努力。
反思:
《祖国的古建筑》是一节欣赏评述课,教材中精选了历史年代、地域不同、建筑风格不同的著名古建筑图片供学生欣赏。这些古建筑像颗明珠镶嵌在祖国的大地上,不仅装点着祖国秀美的河山,更是一部活的中国建筑史书,述说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文明和中华建筑艺术的精髓。
对学生来说,学会欣赏的方法是最重要的,我以故宫为例和同学们共同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要从古建筑的地点,建造年代,因何而建。古建筑类型、造型、色彩、装饰、材料等方面进行介绍。介绍时不一定面面俱到,但是要从自己最感兴趣的方面进行深入的评述,欣赏。
这节课主要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课前让学生主动的查阅资料,了解中国的古建筑。拓展了知识面。让学生学习欣赏,并能言之有物评述奠定了基础。在课堂中,让学生主动的从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较为深入评述、赏析。使学生认识建筑的常见类型,宫殿,亭、台、楼、阁等。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评价一处古建筑的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这节课从创设情境,招聘小导游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招聘活动中主动竞争导游,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其他同学积极参与,从而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古建筑的知识,感受到古建筑的美,感受祖国灿烂的文化,培养人文精神情怀,而且培养学生保护祖国文化与自然遗产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