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祖父的园子 课件(2课时 19+2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 祖父的园子 课件(2课时 19+28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18 21:13:46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第一单元?第2课祖父的园子第一课时情景导入为什么萧红对园子如此的念念不忘呢?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这节课让我们随着作者美好的回忆,一起走近萧红魂牵梦绕的“祖父的园子”,感受她的童年生活。创作背景相关作品——《呼兰河传》。《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品以萧红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把孤独的童话故事串起来,形象地反映出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字词学习(1)出示字词,指名认读。蝴蝶 蚂蚱 铲地 韭菜
锄头 尾巴 承认 水瓢
蚯蚓 枕头 蚌壳 倭瓜
拴着 樱桃 割掉 逛街
下雨啰 毛嘟嘟 明晃晃字词学习(2)多音字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
新鲜漂亮。风一吹,湖里的水晃动起来。huànghuǎng字词学习(3)用识记方法识记字形字谜识字: 口头答应啃字理识字: 甲骨文字形,上面像跪着的人,下面像两只手。合起来表示人被双手捧着或接着。看图识字: 蚌承字词学习(4)书写指导拔bá巧记:“拨”掉一毛。注意与“拨”的区别。字词学习(4)书写指导承chéng“了”中间是三横。承认对某种事实或意见、说法表示肯定、同意、认可。字词学习(5)词语解释明晃晃:形容光亮闪烁。本文用来形容园子重阳光充足。
马马虎虎:马虎;随随便便。
光芒四射:指向四面放射出强烈的光线。
本文形容园子中的阳光强烈。
随意:任凭自己的意思。
逛:外出散步;闲游;游览。1.默读课文,说一说: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写“祖父的园子”的?整体感知(1)园子里有什么?(2)“我”和祖父在院子里干什么?2.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给文章划分层次。整体感知(1)第一段(1—3):写记忆中的园子。(2)第二段(4—14):写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玩耍。(3)第三段(15—16):写园中的一切都是活的,都是自由的。(4)第四段(17—19):写在园中玩累了,可以快乐地入梦。学习第一段——记忆中的园子。再读课文(1)课文1—3自然段,说说祖父的园子里都有什么。①昆虫:样样都有,色彩丰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②花园:新鲜漂亮。(红的红、绿的绿)③树:有活力。(先呼叫、先冒烟、叶子发光)再读课文(2)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①祖父的园子里昆虫丰富多彩;“我”说起花园的昆虫,仿佛一个孩子在掰着手指头,给你显示她的富有,那极满足和得意的神态跃然纸上。②“明晃晃”一词,这是园子留在作者记忆中的色彩,这色彩明亮、健康、活力四射。“红的红”“绿的绿”这些词语富有感彩,从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我”对眼中事物的满心喜爱。再读课文③作者用富有诗意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勾勒出老榆树的高大和不容忽视,也写出了榆树的活力。④我对园子非常喜爱,难以忘怀;作者描写这么细致,说明祖父的园子给了“我”一个美好的童年,让“我”对那里的一切都难以忘怀。总结提高1.萧红笔下令她如此难忘的祖父的园子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一起来感受园子的热闹和生机勃勃。总结提高2.祖父的园子真是漂亮又充满了生命力,“我”和祖父在园子里都做了什么?园子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布置作业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摘抄课文中体现童真童趣的句段。再见课件28张PPT。第一单元?第2课祖父的园子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3自然段,了解了祖父园子里有什么,感受到祖父的园子的热闹和生机勃勃。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跟随作家萧红走进祖父的园子,去感受一下“我”在祖父的园子里度过的童年生活的快乐。复习导入课文研读(一)走进“园子”,感受童趣。1.读文章4—14自然段,思考:这位顽皮可爱的小女孩,在祖父的园子里做了哪些趣事。(1)“我”和祖父种小白菜。课文研读“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
“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
“有时不但没有把菜种盖上,反而把它踢飞了”。这些描写准确地表现了种小白菜给“我”带来的乐趣。课文研读(2)“我”帮祖父铲地。“我”是怎样铲地的?用锄头乱钩一阵。
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课文研读(3)“我”在园子里的玩耍。感受到作者和大多数孩子一样活泼好动,做事不专一。感受到园子里的植物和动物给“我”带来极大的快乐。课文研读(4)“我”帮祖父浇水。①同样是浇水,“我”和祖父有什么不同?祖父是往菜上浇,“我”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②想象一下,小萧红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的神情是怎样的?激动地、欢快地、开心地、天真烂漫地……课文研读(5)看完“我”在园子里做的事之后,祖父和“我”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我”:跟着祖父干活、自己玩耍——天真可爱;祖父:干活、任我玩闹、叫我辨别狗尾草和谷穗——慈爱、宽容、有耐心。课文研读(二)走近祖父,感受慈爱。1.作者在园子里是那样的淘气,那样的调皮,祖父是怎样对待她的,阅读课文5—14自然段,标出有关句段,细读感悟。课文研读(1)从“慢慢”你感受到什么?感受到祖父对我的耐心和慈爱。(2)文段描写了祖父的几次笑?分别是怎样的笑?你从祖父的笑中感受到什么?三次;大笑起来──笑够了──还在笑;
感受到祖父的慈祥、和蔼可亲、疼爱孙女。课文研读3.在祖父的园子中,“我”爱胡闹,祖父从来不恼,正是有了祖父的慈爱,在他宽容、耐心、呵护下,我才可以纵情地在园子中嬉戏!这座园子在“我”的眼中、在“我”心里又是怎么样的呢?这是一座乐园,更是一座爱园。课堂小结小结:在祖父的园子,慈爱的祖父让“我”自由快乐,对“我”倾注了爱心和耐心,给了“我”心灵的自由。祖父的爱放飞了“我”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我”的自由、快乐而又幸福的童年。课文研读(1)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好像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①“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运用了夸张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太阳光之强,富有童趣。课文研读②“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一句的意思是什么?天气非常晴朗,一切都是光明的。③从“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一句中,你感受到什么?祖父的园子里充满活力。④你从这段话感受到什么?祖父的园子里充满光明、健康、漂亮,充满活力。课文研读(2)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①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拟人;有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园子的喜爱。②你能试着说一说吗?凡是在太阳底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
拍一拍手,仿佛________________;
叫一两声,好像________________。课文研读(3)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①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拟人、排比;把园子写活了,表达了作者对园子的喜爱。②请你用上“就像……就像……就像……”仿写个句子。宇宙是奇妙的,太阳就像火球,散发着光辉,月亮就像小船,明亮皎洁,星星就像宝石,闪闪发光。课文研读(4)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这句在这段话中起什么作用?表现了什么?承上启下;表现了作者对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课文研读(5)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几句话主要描写了什么?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课文研读作者表面上写倭瓜、黄瓜等动植物自由自在,实际是通过拟人化的描写,寄托了自己自由快乐的心情,这种将人的情感寄托在某一物上,通过拟人化的描述表现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就是寄情于物。课堂小结主要内容 本文回忆自己在祖父的园子里干活、游戏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快乐、自由、幸福的童年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祖父的园子”是一幅色彩明丽、富有童话色彩的画,这里是“我”童年生活的地方,它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不只是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他给了“我”心灵的自由,放飞了“我”的心灵,舒展了“我”的人生。1.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领悟写法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并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把“我”—一个小孩做的、想的、说的如实地写下来。这些事,只有小孩会这样做,这样说,具有真情实感。作者的描写具体生动,用了一系列的动作、语言,心理描写,使我们好像真正走进了园子,看到了“我”一样。因此,我们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2.思考: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领悟写法拓展延伸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出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工夫会变出一匹马来,一会工夫会变出一匹狗来,那么变着。、这一些不能想象了。
……
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它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选自萧红《呼兰河传》,有改动拓展延伸①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祖父去世后,作者对园子景象的想象与猜测。②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对祖父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对童年生活的无比向往之情。拓展延伸《呼兰河传》节选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一圈的花,红通通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着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
“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 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
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安然的不晓得。他还照样地拔着垅上的草。我跑得很远的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有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拓展延伸那满头红通通的花朵,一进来祖母就看见了。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
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以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
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的缘故,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
他把帽子放下,他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过一会一想起来,又笑了。
祖父刚有点忘记了,我就在旁边提醒说:
“爷爷……今年春天雨水大呀……”
一提起,祖父的笑就来了。于是我也在炕上打起滚来。1.小练笔:假如时光能够倒流,“我”又在祖父的园子里玩着,闹着,玩累了就在园子里的那棵大榆树下睡着了,一觉醒来……
2.课外阅读有关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尔基的《童年》。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作业布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