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974年?只有一个地球?
1975年?人类居住?
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
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
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
1979年?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0年?新的十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1年?保护地下水和人类的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
198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十周年——提高环境意识?
1983年?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 用率?
1984年? 沙漠化
探 索
1985年? 青年、人口、环境
1986年??环境与和平?
1987年??环境与居住?
1988年? 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
1989年??警惕全球变暖?
1990年??儿童与环境?
1991年??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
1992年? 只有一个地球——关心与共享?
1993年??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
1994年??一个地球,一个家庭?
1995年? 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1996年??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
1997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1998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1999年??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2000年??2000环境千年——行动起来吧!?
2001年??世间万物?生命之网?
2002年??使地球充满生机?
2003年? 水——二十亿人生命之所系?
2004年??海洋存亡,匹夫有责?
2005年 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
2006年??沙漠和荒漠化?
2007年? 冰川消融,后果堪忧!
2008年 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2009年 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
2010年 多样的物种,唯一的地球,共同的未来
思考:这些主题都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反映了一种怎样的思想?
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三个阶段:
1、史前文明——人类适应自然时期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演进
朝拜太阳神
生产力水平
1、史前文明
生产力水平极低,人类以渔猎和采集为主。
环境问题
几乎没有
人地关系
适应、依赖、崇拜自然
弋射、收获
2、农业文明——人类利用、改造自然时期
生产力水平
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业技术不断发展。
2、农业文明
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
依附性减弱,对抗性增强。
出现了关于处理人地关系一些主张。
“以人合天,而绝非以天合人”
老 子
贾思勰
“顺天时,量地利”
出现局部环境问题,如过度开垦、放牧引起的生态破坏 。
农业文明时期主要的生态破坏表现是什么?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
3、工业文明——人地矛盾日益尖锐时期
苦难的母亲
3、工业文明
生产力水平
进入工业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
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
出现全球性环境问题
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激化。
人口过快增长,
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原因
读图说明在工业文明时期可再生资源出现了什么问题?
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率>再生能力
人类发现替代资源的速度
非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率
>
由图可知环境污染的程度如何?
环境污染的程度>环境的自净能力
人类建设新环境的速度
不可逆的环境退化程度
>
在这一时期,环境问题的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人地关系如何?
环境问题具有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性质,已经上升为从根本上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人地关系呈现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时期 人口 生产工具 利用的自然资源 主要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
史前文明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非常少
简单稀缺
少
几乎没有
人类依赖环境
不断增加
越来越多
不断加大
生态破坏
人类利用改造环境出现不协调
急剧膨胀
极度丰富
大规模开发利用
一系列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呈现全面不协调
总结人地关系发展的三个阶段,完成下表:
二、谋求人地关系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
进入20世纪,尤其是后半叶,当人们陶醉于征服、改造自然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时,一个谁也不愿看到的事实日益显现出来:全球环境正在向不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方向演变,震惊世界的公害事件接连不断。
案例:1952年12月5日—9日,伦敦出现了历史上最严重的烟雾事件,在雾的初期,伦敦市民感到胸闷、咳嗽、喉痛以至呼吸困难,进而发烧。在浓雾后期,死亡率急剧上升,几天时间内,因支气管炎、肺炎等病死亡者达数千人。
这次事件造成多达12000人因为空气污染而丧生,并推动了英国环境保护立法的进程
1953~1956年日本水俣病事件
案例:1953-1956年,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病。这种病症最初出现在猫身上,被称为“猫舞蹈症”。病猫步态不稳,抽搐、麻痹,甚至跳海死去,被称为“自杀猫”。随后不久,此地也发现了患这种病症的人。患者由于脑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被侵害,轻者口齿不清、步履蹒跚、面部痴呆、手足麻痹、感觉障碍、视觉丧失、震颤、手足变形,重者神经失常,或酣睡,或兴奋,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当时这种病由于病因不明而被叫做“怪病”。
1955~1961年哮喘病事件
1955年日本四日市相继兴建了十多家石油化工厂,化工厂终日排放的含SO2的气体和粉尘,使昔日晴朗的天空变得污浊不堪。
1961年,呼吸系统疾病开始在这一带发生,并迅速蔓延。1964年这里曾经有3天烟雾不散,哮喘病患者中不少人因此死去。1967年一些患者因不堪忍受折磨而自杀。1970年患者达500多人。1972年全市哮喘病患者871人,死亡11人 。
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案例:夏季,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市。该市250万辆汽车每天燃烧掉1 100吨汽油。汽油燃烧后产生的碳氢化合物等在太阳紫外光线照射下引起化学反应,形成浅蓝色烟雾,使该市大多市民患了眼红、头疼病。后来人们称这种污染为光化学烟雾。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前者有4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后者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
1972年,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一书出版,书中指出:
如果人类仍然按照目前速度发展的话,很快就会超出地球所能容纳的极限。
书中还指出了影响经济增长的哪几个要素?
人口增长、粮食供应、资本投资、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
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由110多
个国家参加的人类首次环境大会,
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和《人
类环境行动计划》,成立了联合
国环境规划署,并将每年的6月5
日定为“世界环境日”。提出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号召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与改善环境、造福全人类、造福子孙后代而共同努力。它标志着全世界开始把环境问题摆上议事日程,是人类认识环境问题的里程碑。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名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纲领,明确指出,人类未来发展必须走什么样的道路。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的发展方式和发展道路出了偏差,人类要想继续生存和发展的话,就必须改变目前的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1)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第一,人类要发展,尤其是穷人要发展。
第二,发展要有限度,要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三,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从伦理的角度提出了代与代之间的公平概念。
第四,强调全球范围内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之间的公平,即代内公平。
(3)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社会系统
(含人口、科技)
经济系统
人的管理调控
生态系统
(含资源)
物质产品、资金等
劳动力、科技等
生活废弃物
环境资源
生产废弃物
环境资源
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的、社会的、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
含义 地位 目标
生态持
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经济持
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社会持
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
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原则 含义 具体做法
公平性
原则
持续性
原则
共同性
原则
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包括代内公平、代际公平、责任公平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
人类的生存发展环境是共同的,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是大家共同的责任及目标
国际社会应超越国界、民族、宗教、文化的制约,全球协调一致共同奋斗,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全体人民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发达国家对保护环境负有更大的责任
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应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寻求可持续发展
① 发达国家将很多有污染的企业转移到我们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要坚决说不,因为这种行为不符合……
② 一次性的餐盒、饮料瓶要进行回收,因为要实现资源的……利用。
③ 酸雨是全球性的问题,要依靠全人类齐心协力……解决。
公平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
4.判一判
可持续发展
含义
原则
生态可持续
经济可持续
社会可持续
公平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史前文明
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
必然选择
提出
1.“狩猎生产图”反映出的人类对自然环境施加的技术手段是( )
A.采集和渔猎 B.耕作与灌溉
C.采矿和冶炼 D.建坝与筑路
B
狩猎生产图
读图完成1-2题
2.关于这一时期人地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
A.征服自然,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
B.崇拜自然,对自然既恐惧又依赖
C.改造自然,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
D.寻求人地协调
3.我国雅丹地貌典型分布地区湖泊干涸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水资源利用不当 B.围湖造田
C.过度樵采 D.过度农垦
C
A
5. 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动物的生存。
——公平性原则
4.下面是《美丽中国》的漫画,“美丽中国”反映
的思想属于下列哪种人地关系理论( )
A.人定胜天论的思想
B.人地协调论的思想
C.适应论的思想
D.环境决定论的思想
B
课后作业:
1.优化方案课时作业10;
2.预习“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