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浮力》第三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含答案
知识点1从力的角度看浮沉
1.某物理兴趣小组在研究物体沉浮条件时做过一个小实验,他们将一个土豆放入水槽中发现其在水中悬浮,然后将几枚大头针完全插入土豆中后发现土( )
A.下沉 B.上浮 C.悬浮 D.漂浮
2.小敏把体积为200cm3,质量为240g的洋芋全部放入水中时,芋受到的浮力是___N;松手后洋芋洋__(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知识点2从密度的角度看浮沉
3.为了来昆明过冬的红嘴鸥不饿着,每年都要用鸥粮喂它们。以前的鸥粮投入水中后一部分由于海鸥不能及时吃到而迅速沉入水里,既浪费粮食又污染了水体。2017年,厂家对鸥粮进行了“膨化”处理,使其投入水中后能够漂在水面上较长时间,海鸥几乎能吃完它。膨化后的鸥粮能够漂在水面上是因为它的 ( )
A.质量变大 B.体积变小 C.密度变大 D.密度变小
4.将一块密度均匀的实心物体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时如图所示。若将该物体分成大小不同的两块,仍然放在盛水的烧杯中,则( )
A.大块沉入杯底,小块漂在水面上
B.大块、小块都沉入杯底
C.大块、小块都漂在水面上大块、小块都悬浮在水中
知识点3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比较浮力
5.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丁4个小球,分别静止在水中的不同深度处,如图所示,则这4个小球在水中所受浮力最小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如图所示,先将半个西瓜皮轻轻放在水缸中,发现它漂在水面上,此时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F浮1,然后把它按入水面下,发现它沉入水底,此时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F浮2。则F浮1与F浮2的大小关系是( )
A.F浮1>F浮2 B. F浮1=F浮2
C.F浮1<F浮2 D.无法比较
知识点4)漂浮条件的应用
7.如图所示,将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木块静止时,上表面距离水面4cm,g取10N/kg,则 ( )
A.木块受到的浮力是4N
B.使木块完全浸没需要4N向下的压力
C.木块的密度为0.4g/cm3
D.木块底部受到水向上的压强为103Pa
如图所示,把一木块放入水中,静止时木块有的体积浸入水中,木块的密度为__kg/m3;如果把该木块放入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中,静止时如图所示。那么该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p水与受到酒精的压强p酒精的关系为p水__p酒精(选填“大于”“等于”或者“小于”)。
考查角度1弄清浮沉状态求浮力
9.把密度为0.6×103kg/m3、重为12N的木块放入水中,当它静止时所处的状态及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别是 ( )
A.漂浮,F浮>12N
B.漂浮,F浮=12N
C.沉底,F浮<12N
D.沉底,F浮=12N
10.将一实心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待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2N,当把物体的三分之一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甲变为5.2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N。若把该物体放入密度为1.5×103kg/m3且足够多的另一液体中待其稳定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为__N。(g=10N/kg,p水=1.0×103kg/m3)
考查角度2与浮沉条件有关的图象
11.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如分别用甲、乙两种物质制成4体积相等的两实心物体a和b,放在水中静止后,则( )
A.a漂浮,a受浮力大于b
B.b漂浮,b受浮力大于a
C.a沉底,a受浮力大于b
D.b沉底,b受浮力大于a
12.一枚重量为G的鸡蛋悬浮在盐水中,如图所示。往盐水中继续均匀缓慢加盐,鸡蛋所受浮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可能是( )
物体a、b的质量和体积的关mg系如图所示,由图可以判断出它们的关系为Pa__pb(选填“>”“<”或“=”),若用a、b两种物质分别制成质量相等的实心物体甲和乙,然后将甲、乙用细线拴在一起压入水面以下,放手后,它将__(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考查角度3物体的浮沉条件的综合应用
14.(多选)水平桌面上放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两种不同液体,将A、B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物体(VB=2VA)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如图所示,两物体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容器中液体密度大于乙容器中液体密度
B.A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B物体受到的浮力
C.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D.两物体放入前,甲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底受到的压强
15.两个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把体积相同的AB两个实心小球放入甲液体中,两球沉底;放入乙液体中,两球静止时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球A的质量小于小球B的质量
B.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C.小球A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液体
D.在甲液体中容器底对小球A的支持力小于对小球B的支持力
答案
A
2 下沉
D
D
D
A
B
0.6 等于
B
2 7.2
C
A
> 上浮
AC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