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高中物理选修2-3 1.4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高中物理选修2-3 1.4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3-19 06:46: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眼睛的延伸——显微镜和望远镜
【学习目标】
1.知识技能: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原理。
2.方法和过程:通过自制望远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学习重点】
知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学习难点】
利用两组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
【学习过程】
一、回顾与预习:
1.近视眼是如何形成的?如何矫正?
2.远视眼是如何形成的?如何矫正?
3.眼镜的度数如何计算?
二、探究新知:
知识一:显微镜
1.作用:用来观察细微物体或物体细微部分。
2.基本结构:由两组凸透镜组成,每组凸透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物镜,靠近眼睛的叫目镜。
3.原理:先用一个接近物体的 凸透镜使物体成一放大的实像,然后再用另一个接近眼睛的凸透镜把这个 实像再一次放大,就能看清很微小的物体了。
离物体近的这个透镜叫物镜,其焦距较短;离眼睛近的这个透镜叫目镜,其焦距比物镜稍大。两镜间的距离可以调节。
4.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结合所学的生物学知识)
5.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放大倍数和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
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长和宽的倍数
③物镜、目镜的焦距越短,放大率越高。
知识二:望远镜
1.作用:利用望远镜能看清远处的(大)物体。
2.基本结构:开普勒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物体的叫物镜,焦距较长;靠近眼睛的叫目镜,焦距较短。物镜的第二焦点与目镜的第一焦点重合。
3.原理: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4.视觉效果:
(1)由于“视角”增大,对物体的观察更加清晰。
(2)望远镜的直径比我们的眼睛的瞳孔大得多,这样它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明亮。
5.其它望远镜:
(1)伽利略望远镜,用凸透镜作物镜,用凹透镜作目镜。
(2)天文望远镜也常用凹面镜作物镜。
【达标检测】
1.显微镜的镜筒由 镜和 镜组成。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放大的 像,是因为物体经过了凸透镜 次的放大作用。
2.使用显微镜时,被观察的物体经过________次放大,第一次放大与________原理相同,说明了被观察物 体应放在物镜的________之间,成________像;第二次放大与________原理相同,成________像。
3.使用望远镜时,物镜的作用与________原理相同,成________像;目镜的作用和________原理相同,成________像。
4.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显微镜要比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高
B.当室内光线较暗时,要用反光镜的凹面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之和
D.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成放 大的虚像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望远镜分为折射式望远镜和反射式望远镜
C.显微镜和各种形式的望远镜,目镜都成虚像
D.无论什么形式的望远镜,其物镜直径越大越好
6.为什么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做得很大,而目镜却做得很小而且焦距很短?
用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你注意过像的正倒吗?请你通过判断,以下正确的说法( )
A.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B.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C.用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像都是正立的
D.用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像都是倒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