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2020.03
(考试时间60分钟,共60分)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积累运用(以下各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 眼翳(yì) 诘问(jié) 粗拙(zhuō) 模样(mó)
B. 伛偻(yǔ) 憎恶(zèng) 哀悼(dào) 滞笨(zhì)
C. 震悚(sǒng) 骷髅(kū) 晌午(shǎng) 强笑(qiáng)
D. 胸脯(pú) 凹凼(dàng) 门槛(kǎn) 疮疤(chuāng)
2.下列选项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烦琐 辫子 门框 荒辟 B.烦躁 醒悟 头颅 若有所失
C.蹋败 针灸 渴慕 取缔 D. 惊骇 惧惮 惶急 大厅广众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4分)
A.他说了一通旁敲侧击的话,言外之意是说我好心办了坏事。
B.同学之间要互谅互让,不要因为一点微不足道的事而闹意见,影响团结。
C.我们青少年正处于豆蔻年华,要敢于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D.书画因诗文而生辉,诗文因书画而典雅,中国的诗文与书画可谓是相得益彰。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4分)
A.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
B.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学校很多都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阿长与〈山海经〉》表达了鲁迅先生对长妈妈的感激、敬佩和怀念之情。
B.《老王》一文中,作者以自己一颗善良的心去体会老王这样一个普普通通,不被人重视,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的人,表达了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C.《台阶》一文中,把“台阶”作为线索,反映了父亲为了建造高台阶的新屋而付出了艰苦代价,这篇文章只是在于表达“我”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D.《卖油翁》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人外有人”的道理,也给我们以做人的启发:即使拥有技艺才华,也应谦逊。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以下各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公亦以此自矜 自矜:自夸
B. 尔安敢轻吾射 安:怎么
但微颔之 颔:下巴
徐以杓酌油沥之 徐:慢慢地
7.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公亦以此自矜 以钱覆其口
B.尝射于家圃 取一葫芦置于地
C.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以钱覆其口
D.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笑而遣之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本文写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两件事,前者详写,后者略写。
卖油翁虽有高超技艺,却不被承认,遭到康肃公嘲笑,最后还被赶走了。
C.陈康肃公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他不仅待人谦和礼让,还虚心向别人学习。
D.卖油翁是一位民间高人,他有一手绝活,还能从平凡的生活中悟出道理。
(二)课内现代文阅读
阅读《阿长与〈山海经〉》的选段,完成 9—12题。(共11分 )
①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②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③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④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⑤“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⑥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⑦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9. 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在“我”渴慕《山海经》一事上,阿长与周围人是怎样的态度?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10.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③段划线句。(3分)
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11. 请从修辞方法和人物描写角度赏析第⑥段划线句。(3 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12.怎样理解第⑦段中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2分)
(三)阅读《第28个“馅饼”》一文,回答问题。(共20分)
第28个“馅饼”
乔 叶
①天上不会掉下馅饼。在碰到哈提雅之前,我是一直信奉这句话的。
②在等导游买票的工夫,有人拽我的衣襟。是一个维吾尔族小姑娘,高高的鼻子,深陷的欧式眼窝,戴着镶着珠片的黑色小帽,手里拎着一串铃铛做的饰物。她是向我兜售东西来了。我摇摇手。
③“阿姨,你是老师吗?”
④“我当过老师。”我有点儿惊诧,我有过四年的乡村教书的历史,可她怎么能看出来?
⑤“你一看就像老师,像好人。”她甜甜的小嘴很会说。
⑥“你的东西怎么卖?”我心想干脆买一个。
⑦她解了一个,递给我:“给你,不要钱。”
⑧我不理她,径自去掏钱包。
⑨她拦住我,态度很认真地说:“真的不要钱。”
⑩“那我不要了。”我也很干脆地说。
?导游在招呼大家了。我随着队伍进去,朝她挥挥手。玩了两个多小时走出来,我一眼就看见那个小姑娘还在出口处站着。
?“给你。”她又来了。
?我仍然没要。沿着周围的小摊走了一圈,我了解了一下这种铃铛的价格,要价最高的是五元。于是,当她再次递给我的时候,我把五元钱递给她。
?“不要钱。”她着急地说,“送你的。”
?“送我?为什么?”
?“因为你是老师,好人。”
?我笑。
?我接过那个铃铛,吊坠上刻着一只老鼠。我正好就是属鼠的。她看出了我的疑惑,指指我的胸前。我戴着一个鼠头木制项链。
?“好,我收下了。”我说。我打定主意,上车后把钱从车窗递给她。
?车开动了,我和她在车窗处依依惜别。我握住她有些脏的小手,把钱也握了过去。她一怔,明白了,泪水一瞬间从她的眼眶里涌出来。
?“不要!老师!”她举着钱喊,然后她奔跑起来,跟着我们的车。车轮喷吐出的灰尘涤荡着她的小脸。
?司机把车停下来,我走下车,接过她手里的钱。她笑了,满是灰尘的小脸笑得像一朵淡黄色的雏菊。
?“你必须告诉我,你喜欢什么?回家之后我也要寄礼物给你。”我说。
?她推却了半天,直到我以不要铃铛威胁她,她才羞涩地告诉我她喜欢文具和书。在我的要求下,她写下地址。
?从新疆回来,我洗好了照片,买了一套童话集和文具,想邮寄却发现地址找不到了。
?最后我还是寄了出去,地址是“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哈提雅(收)”。
?一个月之后,我收到了一大包葡萄干,还有一封信。
?“阿姨,谢谢你。听很多人告诉我说有我的包裹,跑了好多家才找到。我送了28个铃铛,你是第一个寄礼物给我的人。你长得很像我的汉族老师,她很爱我们。后来她走了,我就不再上学了,我很想她。我想只要好好读书,就有机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我呆住了……
?她给我的,确实是一块香醇的“馅饼”。这块“馅饼”是她和她的汉族志愿者老师共同做的,我只是一个享用者。但是我把这块“馅饼”糟蹋了。
?平生第一次,我开始为自己一向得意的所谓智慧和经验而自卑起来。我才发现:虽然我四处游历,但我心舌的嗅觉已经逐渐荒芜成为一座巨大的废墟,如高昌故城。而她虽然守着高昌故城,但她小小的心,却是一片纯美碧青的无垠草场。
?哈提雅,你以自己都不知道的方式让我品尝了世界上最美味的“馅饼”——这第28个“馅饼”。
13.选文使用了 的写作手法。这种手法,可以使 多变,波澜起伏;前后鲜明的对比,使 更加丰满真实,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每空1分,共3分)
14.结合全文,说说标题中“馅饼”的含义。(2分)
15.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
16.赏析?段加点词语和?段划线句子。(共5分)
(1)她一怔,明白了,泪水一瞬间从她的眼眶里涌出来。(加点的词语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2)她笑了,满是灰尘的小脸笑得像一朵淡黄色的雏菊。(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17.结合具体内容,说说哈提雅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6分)
PAGE
1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答案 2020.03
(考试时间60分钟,共60分)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积累运用(以下各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 眼翳(yì) 诘问(jié) 粗拙(zhuō) 模样(mó)
B. 伛偻(yǔ) 憎恶(zèng) 哀悼(dào) 滞笨(zhì)
C. 震悚(sǒng) 骷髅(kū) 晌午(shǎng) 强笑(qiáng)
D. 胸脯(pú) 凹凼(dàng) 门槛(kǎn) 疮疤(chuāng)
【答案】D
【解析】A.模样(mú) B.憎恶(zēng) C.强笑(qiǎng)
2.下列选项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烦琐 辫子 门框 荒辟 B.烦躁 醒悟 头颅 若有所失
C.蹋败 针灸 渴慕 取缔 D. 惊骇 惧惮 惶急 大厅广众
【答案】B
【解析】A.荒僻 C.塌败 D.大庭广众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4分)
A.他说了一通旁敲侧击的话,言外之意是说我好心办了坏事。
B.同学之间要互谅互让,不要因为一点微不足道的事而闹意见,影响团结。
C.我们青少年正处于豆蔻年华,要敢于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D.书画因诗文而生辉,诗文因书画而典雅,中国的诗文与书画可谓是相得益彰。
【答案】C
【解析】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而青少年既有男子又有女子,所以使用对象不当。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4分)
A.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
B.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学校很多都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答案】A
【解析】 B.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可删去“是否”,也可在“是”后面加“能否”。
C.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删去“随着”或“使得”。
D.语序不当,改为“我市很多学校”。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阿长与〈山海经〉》表达了鲁迅先生对长妈妈的感激、敬佩和怀念之情。
B.《老王》一文中,作者以自己一颗善良的心去体会老王这样一个普普通通,不被人重视,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的人,表达了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C.《台阶》一文中,把“台阶”作为线索,反映了父亲为了建造高台阶的新屋而付出了艰苦代价,这篇文章只是在于表达“我”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D.《卖油翁》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人外有人”的道理。也给我们以做人的启发:即使拥有技艺才华,也应谦逊。
【答案】C
【解析】C.《台阶》表达了“我”对父亲的崇敬和怜悯之情。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以下各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公亦以此自矜 自矜:自夸
B. 尔安敢轻吾射 安:怎么
但微颔之 颔:下巴
徐以杓酌油沥之 徐:慢慢地
【答案】C
【解析】但微颔之:意思是只是对此微微点头,颔是“点头”的意思。
7.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公亦以此自矜 以钱覆其口
B.尝射于家圃 取一葫芦置于地
C.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以钱覆其口
D.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笑而遣之
【答案】B
【解析】B项,都是“在”的意思。
凭借/用;
C项,代词,代陈尧咨/代词,代葫芦;
D项,表转折连词,但是/表修饰连词,不译。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本文写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两件事,前者详写,后者略写。
卖油翁虽有高超技艺,却不被承认,遭到康肃公嘲笑,最后还被赶走了。
C.陈康肃公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他不仅待人谦和礼让,还虚心向别人学习。
D.卖油翁是一位民间高人,他有一手绝活,还能从平凡的生活中悟出道理。
【答案】D
【解析】A项,本文写了陈尧咨射箭、卖油翁酌油这两件事,前者应该是略写,后者应该是详写,故A项错误。
康肃公“笑而遣之”是尴尬的笑,既是有所领悟,也是自我解嘲,并没有嘲笑卖油翁,故B项错误。
C项,“他不仅待人谦和礼让,还虚心向别人学习。”错误,从“以此自矜”“忿然”“尔安敢轻吾射!”等语句,可以看出他比较傲慢,而且文章并没有写他向别人学习。
(二)课内现代文阅读
阅读《阿长与〈山海经〉》的选段,完成 9—12题。(共11分 )
①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②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③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④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⑤“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⑥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⑦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9. 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在“我”渴慕《山海经》一事上,阿长与周围人是怎样的态度?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案】远房叔祖很疏懒,“我”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别人又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只有阿长主动询问。(1分)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1分)突出了阿长的热心、善良和对“我”细致入微的关爱之情。为下文长妈妈买来《山海经》做铺垫。(1分)
10.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③段划线句。(3分)
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答案】这句话运用了心理描写,(1分)形象传神地写出了“我”根本没有把得到书的希望寄托在阿长身上,表达了对长妈妈的一种不屑的心理。(1分)与下文“震悚”形成对比,突出长妈妈《山海经》的到来不同寻常。(1分)
11. 请从修辞方法和人物描写角度赏析第⑥段划线句。(3 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答案】“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我当时的感受比作“遇着了一个霹雳”,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我”听到这个消息时震惊的情态,强化了“出乎意料”的表达效果;(2分)“赶紧”“接过”“打开”“翻”等一系列动作描写,极力渲染了“我”欣喜若狂、惊喜过望的情态。(1分)
12.怎样理解第⑦段中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2分)
【答案】“伟大的神力”是指“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1分)表达了“我”对阿长由衷地感激和敬佩之情。(1分)
(三)阅读《第28个“馅饼”》一文,回答问题。(共20分)
第28个“馅饼”
乔 叶
①天上不会掉下馅饼。在碰到哈提雅之前,我是一直信奉这句话的。
②在等导游买票的工夫,有人拽我的衣襟。是一个维吾尔族小姑娘,高高的鼻子,深陷的欧式眼窝,戴着镶着珠片的黑色小帽,手里拎着一串铃铛做的饰物。她是向我兜售东西来了。我摇摇手。
③“阿姨,你是老师吗?”
④“我当过老师。”我有点儿惊诧,我有过四年的乡村教书的历史,可她怎么能看出来?
⑤“你一看就像老师,像好人。”她甜甜的小嘴很会说。
⑥“你的东西怎么卖?”我心想干脆买一个。
⑦她解了一个,递给我:“给你,不要钱。”
⑧我不理她,径自去掏钱包。
⑨她拦住我,态度很认真地说:“真的不要钱。”
⑩“那我不要了。”我也很干脆地说。
?导游在招呼大家了。我随着队伍进去,朝她挥挥手。玩了两个多小时走出来,我一眼就看见那个小姑娘还在出口处站着。
?“给你。”她又来了。
?我仍然没要。沿着周围的小摊走了一圈,我了解了一下这种铃铛的价格,要价最高的是五元。于是,当她再次递给我的时候,我把五元钱递给她。
?“不要钱。”她着急地说,“送你的。”
?“送我?为什么?”
?“因为你是老师,好人。”
?我笑。
?我接过那个铃铛,吊坠上刻着一只老鼠。我正好就是属鼠的。她看出了我的疑惑,指指我的胸前。我戴着一个鼠头木制项链。
?“好,我收下了。”我说。我打定主意,上车后把钱从车窗递给她。
?车开动了,我和她在车窗处依依惜别。我握住她有些脏的小手,把钱也握了过去。她一怔,明白了,泪水一瞬间从她的眼眶里涌出来。
?“不要!老师!”她举着钱喊,然后她奔跑起来,跟着我们的车。车轮喷吐出的灰尘涤荡着她的小脸。
?司机把车停下来,我走下车,接过她手里的钱。她笑了,满是灰尘的小脸笑得像一朵淡黄色的雏菊。
?“你必须告诉我,你喜欢什么?回家之后我也要寄礼物给你。”我说。
?她推却了半天,直到我以不要铃铛威胁她,她才羞涩地告诉我她喜欢文具和书。在我的要求下,她写下地址。
?从新疆回来,我洗好了照片,买了一套童话集和文具,想邮寄却发现地址找不到了。
?最后我还是寄了出去,地址是“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哈提雅(收)”。
?一个月之后,我收到了一大包葡萄干,还有一封信。
?“阿姨,谢谢你。听很多人告诉我说有我的包裹,跑了好多家才找到。我送了28个铃铛,你是第一个寄礼物给我的人。你长得很像我的汉族老师,她很爱我们。后来她走了,我就不再上学了,我很想她。我想只要好好读书,就有机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我呆住了……
?她给我的,确实是一块香醇的“馅饼”。这块“馅饼”是她和她的汉族志愿者老师共同做的,我只是一个享用者。但是我把这块“馅饼”糟蹋了。
?平生第一次,我开始为自己一向得意的所谓智慧和经验而自卑起来。我才发现:虽然我四处游历,但我心舌的嗅觉已经逐渐荒芜成为一座巨大的废墟,如高昌故城。而她虽然守着高昌故城,但她小小的心,却是一片纯美碧青的无垠草场。
?哈提雅,你以自己都不知道的方式让我品尝了世界上最美味的“馅饼”——这第28个“馅饼”。
13.选文使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这种手法,可以使故事情节多变,波澜起伏;前后鲜明的对比,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真实,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每空1分,共3分)
14.结合全文,说说标题中“馅饼”的含义。(2分)
【答案】表层含义:指哈提雅送出的第28个铃铛,即第28个礼物;(1分)深层含义:象征了哈提雅纯洁美好的心灵。象征了哈提雅对汉族老师的想念和感激;也象征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信任。(深层含义任意答出一点即可得1分)
15.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
【答案】①开篇点题;(1分)②设置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③引出下文我在高昌故城与哈提雅之间的故事;(1分)④与结尾“尝到了世界上最美味的‘馅饼’”相呼应。(1分)
16.赏析?段加点词语和?段划线句子。(共5分)
(1)她一怔,明白了,泪水一瞬间从她的眼眶里涌出来。(加点的词语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答案】“一怔”是“一愣”的意思,运用了神态描写,(1分)形象传神地写出了小姑娘因“我”给钱而吃惊又难过的神情。(1分)
(2)她笑了,满是灰尘的小脸笑得像一朵淡黄色的雏菊。(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哈提雅的笑容比作“一朵淡黄色的雏菊”,(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哈提雅获得“我”的信任时喜悦的样子,(1分)传神地描摹出一个纯真淳朴的维吾尔族小女孩形象。(1分)
17.结合具体内容,说说哈提雅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6分)
【答案】①懂得感恩。(1分)她以送陌生人礼物的方式默默表达对汉族老师的感激之情。(1分)②执着、细心、聪明。(1分)即使“我”几次拒绝接受她的礼物,她依然执着地送出刻有老鼠吊坠的铃铛。(1分)③自尊自强,热爱学习。(1分)她坚决退还“我”五元钱,百般推却才告诉“我”她喜欢文具和书。(1分)
PAGE
1
(共28张PPT)
初中学段 语文学科 七年级
第三单元 试卷讲评
少年辛苦终身事,
莫向光阴惰寸功。
——杜荀鹤(唐)
温馨提示
1.准备好试卷、笔记本,红黑双色笔,可以随时按下暂停键做笔记。
2.听讲全程要做到不离线、不喝水、不吃东西、坐姿端正、全神贯注认真听讲。
3.听讲过程中,如有疑惑可标注下来,课下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
一、积累运用
(20分)
二、阅读理解
(40分)
1.字音(4分)
2.字形(4分)
3.成语(4分)
4.病句(4分)
5.课文内容理解(4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卖油翁》(9分)
(二)课内现代文阅读《阿长与〈山海经〉》
选段(11分)
(三)课外阅读《第28个“馅饼”》(20分)
题型分析
一、积累运用(20分)
1.字音(4分)
2.字形(4分)
3.成语(4分)
4.病句(4分)
5.课文内容理解(4分)
试卷讲评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 眼翳(yì) 诘问(jié) 粗拙(zhuō) 模样(mó) B. 伛偻(yǔ) 憎恶(zèng) 哀悼(dào) 滞笨(zhì) C. 震悚(sǒng) 骷髅(kū) 晌午(shǎng) 强笑(qiáng) D. 胸脯(pú) 凹凼(dàng) 门槛(kǎn) 疮疤(chuāng)
【答案】选D
【解析】A.模样(mó)应该为模样(mú)
B.憎恶(zèng)应该为憎恶(zēng)
C.强笑(qiáng)应该为强笑(qiǎng)
·
·
·
·
·
·
·
·
·
·
·
·
·
·
·
·
·
·
jié
诘问
诘责
jí
诘屈聱牙
(佶屈聱牙)
弄巧成拙
笨拙、粗拙
mú
模样
装模作样
模子、模板、模具
mó
模范
模仿
模型
zēng
憎恶
憎恨
爱憎分明
影响(xiǎng)
qiáng坚强
qiǎng强笑、勉强
jiàng倔强
果脯 fǔ
2.下列选项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烦琐 辫子 门框 荒辟
B.烦躁 醒悟 头颅 若有所失 C.蹋败 针灸 渴慕 取缔
D. 惊骇 惧惮 惶急 大厅广众
【答案】选B
【解析】A.“荒辟”应该为“荒僻 ”
C.“蹋败”应该为“塌败 ”
D.“大厅广众”应该为“大庭广众”
·
·
金锁
烦琐
辩论
分辨
花瓣
辫子
荒僻
塌败
炙烤针灸
大庭广众
取缔 真谛
啼哭 根深蒂固
干燥
洗澡
做操
烦躁
开辟
骇人听闻
【解析】
A.言外之意:话里暗含着的没有直接说出的意思。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4分) A.他说了一通旁敲侧击的话,言外之意是说我好心办了坏事。 B.同学之间要互谅互让,不要因为一点微不足道的事而闹意见,影响团结。
C.我们青少年正处于豆蔻年华,要敢于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D.书画因诗文而生辉,诗文因书画而典雅,中国的诗文与书画可谓是相得益彰。
·
·
成语常见的错误用法:
望文生义 褒贬误用
对象不当 重复用语
不合语境 前后矛盾
用错谦敬 不分轻重
【答案】选C
B.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C.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而青少年既有男子又有女子,所以使用对象不当。
D.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
天伦之乐-家人乐 破镜重圆-夫妻圆 相敬如宾-夫妻敬 严阵以待-待敌人 豆蔻年华-女十三 含英咀华-品诗文 萍水相逢-素不识 石破天惊-文章惊 美轮美奂-建筑物 巧夺天工-言人工 休养生息-战争后 罄竹难书-罪行多 大方之家-学问深 脍炙人口-喻诗文 别出机杼-指写作 汗牛充栋-藏书多 浩如烟海-文献多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4分)
A.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
B.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学校很多都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
·
【解析】
B.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可删去“是否”,也可在“是”后面加“能否”。
常见的病句类型:
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
语序不当 重复多余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句式杂糅 前后矛盾
【答案】选A
·
·
C.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删去“随着”或“使得”。
D.语序不当,改为“我市很多学校”。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阿长与〈山海经〉》表达了鲁迅先生对长妈妈的感激、敬佩和怀念之情。
B.《老王》一文中,作者以自己一颗善良的心去体会老王这样一个普普通通,不被人重视,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的人,表达了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C.《台阶》一文中,把“台阶”作为线索,反映了父亲为了建造高台阶的新屋而付出了艰苦代价,这篇文章只是在于表达“我”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D.《卖油翁》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人外有人”的道理,也给我们以做人的启发:即使拥有技艺才华,也应谦逊。
·
·
·
【解析】C.《台阶》表达了“我”对父亲的崇敬和怜悯之情。
【答案】选C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卖油翁》(9分)
(二)课内现代文阅读《阿长与〈山海经〉》
选段(11分)
(三)课外阅读《第28个“馅饼”》(20分)
试卷讲评
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公亦以此自矜 自矜:自夸
B. 尔安敢轻吾射 安:怎么
C. 但微颔之 颔:下巴
D. 徐以杓酌油沥之 徐:慢慢地
·
·
【解析】
但微颔之:意思是只是对此微微点头,
“颔”是“点头”的意思。
·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卖油翁》(9分)
【答案】选C
√
√
×
√
7.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公亦以此自矜 以钱覆其口
B.尝射于家圃 取一葫芦置于地
C.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以钱覆其口
D.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笑而遣之
·
·
【答案】B
【解析】B项,都是“在”的意思。
A项,凭借/用;
C项,代词,代陈尧咨/代词,代葫芦;
D项,表转折连词,但是/表修饰连词,不译。
·
·
凭借
用
√
×
在
在
代陈尧咨
代葫芦
表转折
表修饰
×
×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写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两件事,前者详写,后者略写。
B.卖油翁虽有高超技艺,却不被承认,遭到康肃公嘲笑,最后还被赶走了。
C.陈康肃公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他不仅待人谦和礼让,还虚心向别人学习。
D.卖油翁是一位民间高人,他有一手绝活,还能从平凡的生活中悟出道理。
·
·
【解析】A项,本文写了陈尧咨射箭、卖油翁酌油这两件事,
前者应该是略写,后者应该是详写,故A项错误。
B项,康肃公“笑而遣之”是尴尬的笑,既是有所领悟,也是自我解嘲,并没有嘲笑卖油翁,故B项错误。
C项,“他不仅待人谦和礼让,还虚心向别人学习。”错误,从“以此自矜”“忿然”“尔安敢轻吾射!”等语句可以看出他比较傲慢,而且文章并没有写他向别人学习。
【答案】D
①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②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③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④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⑤“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⑥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⑦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二)课内现代文阅读《阿长与〈山海经〉》选段(11分)
(二)课内现代文阅读《阿长与〈山海经〉》选段(11分)
本文通过先抑后扬的手法,既刻画了阿长好事粗俗、迷信可笑的一面,又凸现了阿长朴实善良、仁厚慈爱的天性,同时表达了成年后的作者对阿长既同情又愧疚,既感激又思念的复杂感情。
9. 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在“我”渴慕《山海经》一事上,阿长与周围人是怎样的态度?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案】
远房叔祖很疏懒,“我”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别人又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只有阿长主动询问。(1分)
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1分)
突出了阿长的热心、善良和对“我”细致入微的关爱之情。为下文长妈妈买来《山海经》做铺垫。(1分)
远房叔祖
10.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③段划线句。(3分)
这句话运用心理描写(1分)
③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人物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
赏析句子:手法及好处(修辞、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
+句义(内容)+情理(中心)+(结构上的作用)
形象传神地写出了“我”根本没有把得到书的希望寄托在阿长身上,表达了对长妈妈的一种不屑的心理。(1分)
与下文“震悚”形成对比,突出长妈妈《山海经》的到来不同寻常。(1分)
11. 请从修辞方法和人物描写角度赏析第⑥段划线句。(3 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答案】“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我当时的感受比作“遇着了一个霹雳”,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我”听到这个消息时震惊的情态,强化了“出乎意料”的表达效果;(2分)
“赶紧”“接过”“打开”“翻”等一系列动作描写,极力渲染了“我”欣喜若狂、惊喜过望的情态。(1分)
12.怎样理解第⑦段中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2分)
【答案】
“伟大的神力”是指“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1分)
表达了“我”对阿长由衷地感激和敬佩之情。(1分)
⑦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内容和情感
13.选文使用了 的写作手法。这种手法,可以使 多变,波澜起伏;前后鲜明的对比,使 更加丰满真实,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每空1分,共3分)
(三)课外阅读《第28个“馅饼”》(20分)
常用的写作手法
插叙倒叙 设置悬念 对比衬托 欲扬先抑 托物言志 象征 借物喻人 一线串珠 首尾呼应
侧面描写 似贬实褒 似褒实贬 以小见大 人称使用
13.选文使用了 的写作手法。这种手法,可以使 多变,波澜起伏;前后鲜明的对比,使 更加丰满真实,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每空1分,共3分)
(三)课外阅读《第28个“馅饼”》(20分)
?一个月之后,我收到了一大包葡萄干,还有一封信。
?……我送了28个铃铛,你是第一个寄礼物给我的人。你长得很像我的汉族老师,她很爱我们。后来她走了,我就不再上学了,我很想她。我想只要好好读书,就有机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我呆住了……
?平生第一次,我开始为自己一向得意的所谓智慧和经验而自卑起来。我才发现:虽然我四处游历,但我心舌的嗅觉已经逐渐荒芜成为一座巨大的废墟,如高昌故城。而她虽然守着高昌故城,但她小小的心,却是一片纯美碧青的无垠草场。
②在等导游买票的工夫,有人拽我的衣襟。是一个维吾尔族小姑娘,……手里拎着一串铃铛做的饰物。她是向我兜售东西来了。我摇摇手。
⑦她解了一个,递给我:“给你,不要钱。” ⑧我不理她,径自去掏钱包。
⑨她拦住我,态度很认真地说:“真的不要钱。” ⑩“那我不要了。”我也很干脆地说。
?“给你。”她又来了。
?我仍然没要。
抑 扬
欲扬先抑
故事情节
人物形象
14.结合全文,说说标题中“馅饼”的含义。(2分)
【答案】
表层含义:指哈提雅送出的第28个铃铛,即第28个礼物;(1分)
深层含义:象征了哈提雅纯洁美好的心灵。象征了哈提雅对汉族老师的想念和感激;也象征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信任。
(深层含义任意答出一点即可得1分)
题目的含义:
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中心) 有时运用双关,有时深层含义是其比喻义
15.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
【答案】
①开篇点题;(1分)
②设置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③引出下文我在高昌故城与哈提雅之间的故事;(1分)
④与结尾“尝到了世界上最美味的‘馅饼’”相呼应。(1分)
开头的一般作用或好处:
内容:开篇点题、总领全文;点明中心、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结构:引出下文对……的记叙(介绍)、为下文的……作铺垫或与后文的……相呼应(形成对比)等。
(根据具体内容有选择地灵活运用)
天上不会掉下馅饼。在碰到哈提雅之前,我是一直信奉这句话的。
16.赏析?段加点词语和?段划线句子。(共5分)
(1)她一怔,明白了,泪水一瞬间从她的眼眶里涌出来。
(加点的词语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答案】“一怔”是“一愣”的意思,运用了神态描写,(1分)
形象传神地写出了小姑娘因“我”给钱而吃惊又难过的神情。(1分)
赏析词语:
词义+手法及好处(修辞、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句义+情理
【解析】A.
B.
C.
D.
(2)她笑了,满是灰尘的小脸笑得像一朵淡黄色的雏菊。
(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答案】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哈提雅的笑容比作“一朵淡黄色的雏菊”,(1分)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哈提雅获得“我”的信任时喜悦的样子,(1分)
传神地描摹出一个纯真淳朴的维吾尔族小女孩形象。(1分)
赏析句子:手法及好处(修辞、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
+句义(内容)+情理(中心)+(结构上的作用)
17.结合具体内容,说说哈提雅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6分)
【答案】
①懂得感恩。(1分)她以送陌生人礼物的方式默默表达对汉族老师的感激之情。(1分)
②执着、细心、聪明。(1分)即使“我”几次拒绝接受她的礼物,她依然执着地送出刻有老鼠吊坠的铃铛。(1分)
③自尊自强,热爱学习。(1分)她坚决退还“我”五元钱,百般推却才告诉“我”她喜欢文具和书。(1分)
具体内容
人物形象
(3分)
(3分)
人物形象的分析
第一、重视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
第二、将典型人物置于典型环境中去理解;
第三、通过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神情等方面分析人物;
第四、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
考场阅读口诀
整体通览第一遍,理清内容抓要点;再把题目审清楚,围绕要求读二遍;
上挂下联不离题,比较排除方法选;核实准确写答案,考场高分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