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理解】了解农村改革的主要史实,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刹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小岗村的“生死状”(国家博物馆藏)改革前的小岗村 这是上世纪70年代末凤阳县小岗生产队村民的住宅。当时小岗村有20家农户112人,生产靠贷款,吃粮靠返销,家家户户外出逃荒要饭,是出了名的“讨饭村”。 1970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五日,严宏昌迎来了他的第一个孩子。可这个孩子的降生,并不能让抚平他紧皱的眉头。原因无他,家里没粮。
迫于生计,过完年,农历二月初二,严宏昌两口子决定带着孩子去要饭。……5个大人带着出生两个多月的孩子,买了站台票进到车站,一路扒车到了怀远县。改革前的小岗村头遍哨子不买账,
二遍哨子伸头望,
三遍哨子慢慢晃。
(人民公社时期流行于农村的顺口溜)农村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干到户)按劳分配所有权、使用权归国家集体所有权归国家集体
使用权归农民统一经营,集中劳动分田到户,分户经营平均分配,吃大锅饭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成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农民形象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不用敲钟,不用派工,农民赛着往前冲,一个比起一个能。”农村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生死状签订当晚,生产队的土地、耕牛、农具等,就按人头分到了各家各户。
大家都打了鸡血一样,天没亮就出去劳作了。
第一年秋收,小岗村的人就知道,他们做对了。以花生为例,小岗每年要上交油料的指标是147斤,以前从来没有完成过,这年种花生,油料却卖了3万多斤。而且,粮食收成也达到创纪录的13.9万斤。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改革后的小岗村1980年,第二个丰收年。
严宏昌家用借来手扶拖拉机运回收获的粮食。1980年,粮丰猪肥。严宏昌的妻子喂养的肥猪长到800多斤。改革后的小岗村1981年,严宏昌成为产粮“冒尖户”,他花了2000多元买了台拖拉机,成为全公社第一个私人拥有农机的人。农村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开,
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农村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是适应我国农业特点和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一种经济形式。 1984年,严宏昌向妻子要了3000元钱,说要去买收割机。在村里人看来,他这笔钱纯粹是出去玩了一趟,而严宏昌说:“我要去外地看看其他的农民是怎么样的。”
震动他的是浙江的瑞安。他简直无法相信,这里的农民竟然抽3块钱一包的烟,而在凤阳是当上县里的官,才可能抽“红三环”——0.82元一包。
观光与猎奇不是严宏昌此行的目的,真正打动他的也不完全是农民抽如此昂贵的香烟,瑞安几乎户户农民都有自己的小工厂才是严宏昌的兴趣所在。严宏昌在一位叫张顺贤的瑞安农民家吃了顿饭,说起家庭收入,在家里搞塑料生产的张顺贤很实在地告诉他:“我的收入在这里算一般,大约每年能挣70来万元。”
80年代,年收入70多万!别说当时的严宏昌,哪怕是此刻的我们,内心也是震撼非常。严宏昌在瑞安乡下一个村一个村转下来,想清楚了,农民种地只能管个吃饭,要挣钱必须要搞工业。农村体制改革上世纪90年代,严宏昌一家人合影。从全家人的衣着、背景的新房和停放的摩托车,看出小岗村的发展变化。
对这事更恼火的是妻子。当时家里最小的孩子已经4岁,5个孩子挤在茅草屋里已经转不开身。此刻,建房子才是她最大的心愿,生产编织袋,建房子的钱又不知什么时候才攒得齐。
严宏昌的加工厂到底还是办起来了,甚至还租用了别人家的房子放机器设备。第一趟生意做下来,就把自己的投资收了回来,或者说,挣足了钱。
1989年,严家终于可以实施建房的梦想。当时安徽农村建房一般升级程度是由茅草房到瓦房,而严宏昌却是要建钢混结构的楼房。
农村体制改革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各类企业,包括乡镇办企业、村办企业、农民联营的合作企业、其他形式的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五级。乡镇企业行业门类很多,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以及商业、饮食、服务、修理等企业。中国第一村——华西村华西村书记吴仁宝“如果你想看到一个奇迹,请来华西。” 华西村隶属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在农村取消人民公社之后,华西大队改为华西村,成为乡镇企业佼佼者。全村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发展合资、合作联营、股份、私营等多元化、混合型经济,加快了经济发展速度。2010年到2012年中,全村实现销售超300亿元,每户村民的存款最低600万元~2000万元。美国客人来华西访问时说:“像这样的社会主义,我们也要。
华西村旗下华西集团1996年被农业部评定为全国大型一档乡镇企业、全国乡镇企业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并誉为"天下第一村"。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2、内容: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包干到户),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农民只有土地使用权,“分田”不是归农民所有而是归农民使用。) 3、过程 ①首创: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最早实行。 ②推广:1983年,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③深化: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4、意义: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小结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与变化土地改革(1950-1952)农业合作化(1953—1956)人民公社化(1958年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开始)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与变化①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②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③坚定不移走改革之路。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及时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是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是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30多年前描述青岛电冰箱厂改革前的国有企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企业缺乏自主权职工缺乏积极性计划经济体制何为计划经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国家企业工人管太多没有自主权,缺乏活力吃大锅饭,没有积极性→给企业松绑,政企分开,
扩大企业自主权 扩大经营自主权,
实行经营责任制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1989年,海信销售部门在北京、西安和东北等的销售分公司业绩出色,集团一次性奖励这些分公司的负责人20万-30万元。
——《海信集团改革发展纪实》按劳分配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78年经济成分比例把原来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背景:1984年,中共二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改革步伐,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2、中心环节:3、内容 ①所有制形式: ②管理体制: ③分配方式:4、影响小结增强企业活力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1985年,《时代》周刊邓小平的头像。
标题是《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
画面对毛和邓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边是游行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姓“资”还是姓“社”姓“资”还是姓“社”经济体制改革
何去何从?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
判断改革开放姓“社”姓“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姓“资”还是姓“社” 1、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深化: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意义: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归纳总结改革开放对内改革农村城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
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1992十四大)“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