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同步知识模块梳理训练(一)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千乘(chèng) 喟然(kuì) 莫春(mù) 师旅(lǚ)
B.沂水(xí) 率尔(shuài) 比及(bǐ) 曾皙(xī)
C.鼓瑟(sè) 冠者(guàn) 饥馑(jǐn) 铿尔(kēng)
D.侍坐(shì) 小相(xiàng) 哂笑(xī) 舞雩(yú)
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 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②一些运营商通过虚假广告吸引用户,明知网速无法契合相关的宽带资费,却照样营销、售卖,这与消费欺诈毫无二致。
③“90后”女孩小赵和男友双双辞职,二人轻车简从,以徒步和搭车的方式走访56个民族,并记录的特色文化。
④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些逸闻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⑤要保持社会经济良好的发展态势,就必须力戒浮躁心态, 坚决反对坐而论道,而应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
⑥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中华民国建立的七十年间,列强纷纷入侵,我国国土几乎被瓜剖豆分。
A.③⑤⑥ B.②⑤⑥ C.②④⑤ D.①②⑤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鼓瑟希
B.莫春者,春服既成
C.早缫而绪
D.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4、对下列加粗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摄乎大国之间 摄:夹,迫近
B.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俟:等待
C.点,尔何如 何如:怎么样
D.异乎三子者之撰 撰:撰写
5、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子路率尔而对
②鼓瑟希,铿尔
③求也为之
④夫子何哂由也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乘之国,指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春秋时期,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 称一乘。
B.宗庙之事,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祭祀在古代是大事。宗庙指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
C.冠者,成年人,20岁以上的人。古时女子和男子20岁行冠礼,就是成人了。童子,少年,均指不到20岁的人。
D.小相,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替国君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相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
7、下列各句从句式角度看与其余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居则曰:"不吾知也。"??????????????B.如或知尔,则何以哉C.异乎三子者之撰????????????????D.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识文断字”“文思敏捷”“学富五车”,是一个人“有文化”的标准,从事口头传承行业的人,如操弦乐师、戏曲艺人等都被划定在“没文化”之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毫不客气地说,这种观念至今仍然没有多大改变
②吟诗作赋如此高贵,唱歌表演如此低贱
③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问题,很难做出简单判断
④文字如此高贵,音符如此低贱
⑤人们常常思索,学堂教育与民间传承到底哪种标准更符合技术传承规律
⑥行文走笔如此高贵,弹琴舞蹈如此低贱
A.②⑥④⑤③①
B.④⑥②③⑤①
C.②⑥④①⑤③
D.④⑥②①⑤③
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题目。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1.下列各句中“方”的含义与例句中的“方”相同的—项是( )
例句:方六七十
A.有朋自远方来
B.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C.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D.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2.下列是对子路的志向和性格以及孔子“哂之”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路的志向是将困于战争和饥荒的中等国家治理成勇而知义的礼仪之邦。
B.文章的第2段通过神态和语言描写刻画了子路率直自信的性格。
C.孔子“哂之”,其中有善意的理解和宽容,也有不以为然的轻微批评。
D.孔子“哂之”,是笑子路太不谦让,他认为子路不配治理千乘之国。
3.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记叙了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可分为“孔子问志”“弟子述志”“孔子评志”三个部分。
B.子路和冉有都志在为政,不过是所治理的国家大小不同而已,而公西华的志向是做一名“小相”,不想参与国家大政。
C.选文语言简短凝练,却恰当地表现出人物的精神气质,“率尔”一词体现出子路的自信率直,以及不谦虚的性格。
D.选文对孔子的描绘不多,却刻画出一个态度和蔼、思想明智、和学生相处融洽、对学生十分了解的形象。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则曰:“不吾知也。”
(2)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A项,“乘”应读“shèng”。B项,“沂”应读“yí”,“比”应读 “bì”。D 项,“哂”应读“shěn”。
2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①巧舌如簧:指舌头灵巧,像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含贬义,形容演讲选手,不合语境。②毫无二致:丝毫没有什么两样。指完全一样。致:样子。③轻车简从:行装简单,跟随的人少。(多指有地位的人)④笔走龙蛇:形容书法或文章洒脱雄健,很有气势。句中却用来说“做法”,属于用错对象。 ⑤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泛指空谈大道理。⑥瓜剖豆分:像瓜被剖开,豆从荚里裂出一样。比喻国土被人分割。
3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A项,“希”通“稀”。B项,“莫”通“暮”。C项,“而”通 “尔”。
4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撰: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5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①②均为助词,表状态,常放在形容词或拟声词后,相当于“然”。③是助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舒缓语气,不译;④是助词,用在句末,表示疑问,呢。
6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古时女子和男子20岁行冠礼”表述错误,古时的成年礼,为男子冠礼,女子笄礼。
7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C项为状语后置,其余三项均为宾语前置。
8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②④⑥的结构相同,构成排比句,由橫线间的分号可知,这三个句子应排在最前面。由“文字”到“行文走笔”再到“吟诗作赋”的递进关系可知,顺序为④⑥②。①是对这三种现象的说明,⑤是人们的反思,③是对⑤所提出的疑问的回答。故选D项。
9答案及解析:
答案:1.B
2.D
3.B
4.(1)(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了解我呀。”
(2)治理国家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让,所以我笑他。
解析:1.B项与例句中的“方”均为“方圆”的意思。A项,地方。C 项,正。D项,方形。
2.“他认为子路不配治理千乘之国”说法不当。
3.从全文看,公西华也想参与国家大政,不过讲得谦虚一点儿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