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论证要合理》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论证要合理》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19 22:2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写作:论证要合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议论文论证合理体现的方面。
  2.通过当堂写作、分析例文、修改、点评,掌握合理论证的方法。
  3.关注生活,学会从生活中挖掘细节,提高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议论文论证合理体现的方面。
  【教学难点】
  通过当堂写作、分析例文、修改、点评,掌握合理论证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写议论文,不管是立论还是驳论,都要摆事实,讲道理,也就是要进行论证。论证,就是围绕观点,把经过选择的论据组织起来,使二者有机结合,从而推导出令人信服的合理结论。如何做到让他人信服呢?这需要我们进行合理的论证。(显示课题:论证要合理)
  二、合作探究,步步释疑
  1.出示学生作文片段。
  在以“中学生要不要学习地理”为话题写作时,有学生这样论述的:
  我认为中学生没有必要学习地理。某个国家的地形和位置完全可以和这个国家的历史同时学习。我主张把历史课和地理课合并,这样对学生来说更方便。因为,这样做所占时间较少,而获得的效果却很好。否则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个国家的地理归地理,历史归历史,各管各的,不能互相联系起来。
  提问:这段论述是否合理?学生经过课前预习明白其为不合理。
  逐步引导学生分析不合理的原因。
  明确:这段话论述者最初提的话题是“中学生没有必要学地理”,而随后所论述的论题是“应将历史课与地理课合并”。从而明白,这段论述论点和论述过程以及结论不一致,不合逻辑,因此论证不合理。
  学生当堂修改并展示之后,老师出示修改范文:
  我认为中学生有必要学习地理。地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我们所存活的地球,更深入地了解生养我们的祖国。学习和了解国家的地形、位置、人口等,更能激发我们中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所以我认为中学生有必要学习地理。
  2.出示学生课外搜集资料后的仿写片段:
  发挥创造力的关键在于活用知识。约翰·古登堡制造出了合金活字印刷机,成功研制了油脂性印刷油墨,还设计出了金属活字的铸字盒和冲压字模。约翰·古登堡用这种印刷机,印刷出了《圣经》等书籍。此后,书籍开始大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多的人能够读到书,更加丰富的文化知识通过书籍得到了广泛传播。印刷机的出现大大促进了欧洲的文艺复兴。
  提问:这段论述是否合理?学生经过课前预习明白其为不合理。
  逐步引导学生分析不合理的原因。
  明确:这段话论述者的话题是“发挥创造力的关键在于活用知识”,而随后为论述此话题所引用的材料是“约翰·古登堡发明的铅活字印刷技术及在欧洲的划时代影响”。从而明白,这段论述论点和所选用的论据材料不一致,材料不能支撑论点,因此论证不合理。
  学生当堂修改并展示之后,老师出示修改范文:
  发挥创造力的关键在于活用知识。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古登堡。他将原来毫不相干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了一种新机械。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平面上打出印花来。有一天,他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给几个硬币打制器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它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呢?”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课文《谈创造性思维》第7段)
  3.显示学生议论文结构。
  有同学在驳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时,所列议论文的结构的提纲如下:
  提出对方的观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表明自己的观点:一个人是“赤”是“黑”在于个人自身,环境只是外在因素。
  驳斥对方的观点:环境对人的确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绝对的。
  论证自己的观点:举中国历史上有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品格的名人。
  得出结论:一个人是“赤”是“黑”在于个人自身,环境只是外在因素。
  提问:这样的议论文结构是否合理?学生经过课前预习明白其为不合理。
  逐步引导学生分析不合理的原因。
  明确:按照《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文章的论证结构,即“摆敌论——驳敌论——立己论”分析此文结构,发现此文论证结构混乱,因此论证不合理。
  学生当堂修改并展示之后,老师出示修改后的结构:
  提出对方的观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驳斥对方的观点:环境对人的确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绝对的。
  表明自己的观点:一个人是“赤”是“黑”在于个人自身,环境只是外在因素。
  论证自己的观点:举中国历史上有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品格的名人。
  得出结论:一个人是“赤”是“黑”在于个人自身,环境只是外在因素。
  4.显示《怀疑与学问》经过缩减后的内容。
  提问:上述文段用到了哪些论证方法?结合内容分析分别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到了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
  作用:
  引用论证:引用古代著名学者的名言作为论据,巩固自己的观点,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举例论证:举“三皇五帝”“腐草为萤”的例子,论述了怀疑的必要性;举“戴震”的例子证明“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一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其他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三、互动讨论,总结归纳
  学生根据上述课堂内容明白论证要合理就应做到:
  1.论证要合乎逻辑。
  2.使用的材料要能支撑论点。
  3.使用恰当的论证方法。
  4.论证结构要合理。
  四、探究课文,明晰方法
  学生默读课文《怀疑与学问》,填写表格:
  ? 
  五、写作实践,交流互评
  依据“活动四”中对《怀疑与学问》一文就“论证要合理”四方面的探究,以教材“写作实践二”作为当堂片段写作实践。学生五分钟写作,展示后学生互评。
  六、课堂总结,布置写作
  1.学生自我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2.以教材“写作实践三”作为单元作文,课后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