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短暂和平
第8课 《非战公约》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短暂和平
法德
消极抵抗
赔款问题
凡尔赛和约
欧洲
莱茵
洛迦诺公约
国际联盟
相对稳定
美国
非战公约
战争
二战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嗨起
新知导学·思维启动
精准梳理·稳固根基
知识网络木史论要旨
战
普尔危机——道威斯计划
后维
积极
护和对德和解——《洛迦诺公约》
意义
平的
及其
尝试
和平原则—《非战公约》
局限
史料探究重难突破
研读论证·领悟內涵
深化拓展木能力提升
(共25张PPT)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嗨起
第8课 《非战公约》
一、选择题
1.鲁尔危机的后果是( )
A.法国通过占领鲁尔获取更多经济利益
B.德国加快了赔款步伐
C.战后赔款问题的主动权转移
D.美英支持法国和比利时的军事行动
解析:选C。本题考查鲁尔危机的后果,全面分析各国意图及结果是解题的关键。法国占领鲁尔,不但要支付高额占领费,且进口的煤和焦炭数量剧减;鲁尔被占领后,德国“消极抵抗”,停止支付赔款;美、英惧怕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会引起德国革命,因而反对法比军事占领,故A、B、D三项错误。鲁尔危机使赔款主动权转移到英美手中。
2.下列各项对推行道威斯计划目的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维护欧洲大陆的“势力均衡”
B.帮助德国重新成为政治经济大国
C.缓解德国的社会矛盾,避免革命
D.避免丧失美国投放在欧洲的贷款
解析:选B。道威斯计划是在英美从法国手中取得赔款问题的主动权后,出台的新的赔款计划,使英美达到了抑制法国、避免德国发生革命、收回美国贷款的目的,并使德国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但它只是为德国重新成为欧洲大国奠定了基础,德国真正恢复大国地位是通过《洛迦诺公约》实现的。
3.下列关于道威斯计划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以美国银行家为主的专家委员会提出的德国赔款计划
B.计划使赔款问题的主导权落入美英手中
C.计划包括美、英向德国提供贷款
D.调整了对德政策,由复兴德国变为削弱德国
解析:选D。A项是含义,B项为影响,C项为内容,都符合史实。D项表述错误,道威斯计划是对《凡尔赛和约》的一次重大调整,由削弱德国变为复兴德国,故D项符合题意。
4.从鲁尔危机的发生到道威斯计划的实施,西方国家关系的变化对各国的影响是( )
①美国资本进一步向欧洲渗透 ②使德国获得重建经济的有利时机 ③英国达到限制法国,维持均势的目的 ④法国削弱德国、争霸欧洲的计划遭重创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本题以道威斯计划为背景,考查对基本史实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道威斯计划后,英美掌握了德国赔款问题的领导权,法国计划遭受重创,以上内容均符合史实。
5.《凡尔赛和约》未能完全解决的问题,除赔款问题外,还有( )
A.美、英与日本在亚太地区的矛盾
B.各国海军军备的限额问题
C.如何避免德国军国主义复活
D.欧洲的安全保障问题
解析:选D。20世纪20年代欧洲国际关系主要围绕赔款问题和欧洲安全两大问题展开。
6.1925年签订的《洛迦诺公约》( )
①是对凡尔赛体系的一次调整 ②它缓解了欧洲的安全问题 ③改善了法国同德国的关系 ④是德国恢复政治大国地位的重要一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③
解析:选A。本题考查《洛迦诺公约》的影响。《洛迦诺公约》的前提是承认德国是一个平等国家,是对《凡尔赛和约》在欧洲安全问题上所做的又一次重大调整,改善了法德关系。因此①②③④均符合史实。
7.一战后,法国成为欧洲最担心安全问题的国家之一,它四处寻找盟友,在与英美缔结防御条约的努力失败之后,转向与波兰、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结盟。法国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
A.建立欧洲霸权 B.对付苏联
C.防御德国 D.与英国争夺中欧
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一战后,法国拉拢一些东欧小国组建军事政治同盟,其直接目的就是为了防御德国。
8.下列关于《洛迦诺公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英、德、法、美等七国签署的《莱茵保安公约》等多个公约的总称
B.主要围绕德国的赔款问题
C.暂时解决了欧洲安全问题,改善了法、德关系
D.使法国的边界安全得到了保障
解析:选C。美国没有参加签署《莱茵保安公约》等多个公约,A错;《洛迦诺公约》的签订不是为了德国的赔款问题,B错;条约的签订使法国失去了单独制裁德国的权力,将边界安全置于英意的空头保证之下,D表述错误。
9.对《非战公约》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倡导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B.限制了国家的战争权
C.对废弃战争,维护和平规定了明确的责任
D.没有涉及裁军问题
解析:选C。《非战公约》未规定制裁的具体措施,不能解决国际争端更不能废除帝国主义战争。
10.对于《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个条约都是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做的重大调整
B.条约的签订与美国的周旋密切相关
C.条约的签订有利于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条约的签订保证了欧洲的和平和安全
解析:选A。本题考查辨别、比较历史事物的能力。这两个条约都是在凡尔赛体系形成后签订的,而且对凡尔赛体系进行了局部调整,故A项表述正确。B项只符合《非战公约》,C项只符合《洛迦诺公约》,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因为这两个条约都没有保证欧洲的安全,二战的爆发就是例证。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赔款总额为1 320亿金马克,限42年付清。其中法国得赔款总额的52%。
材料二 法国:赶快按期支付,不然的话走着瞧。德国:我没钱,要求延期。美国:还是同意德国的要求吧。
材料三
材料四 《相互保证公约》:保持德国与比利时、法国的边界现状,遵守《凡尔赛和约》中关于莱茵区非军事区的规定,如有一方发动侵略,英意就立即援助受到侵略的一方。
《仲裁条约》:规定它们之间的争端,如不能通过外交方式协调解决,应提交仲裁法庭或国际常设法庭裁决。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在德国赔款问题上英、法、美的态度。
(2)材料三反映了当时发生的什么事件?对法国有何影响?
(3)材料四中这两个条约的签订对德国有何好处?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围绕德国赔款问题列强之间的斗争。法国制造了鲁尔危机,结果没有得到什么好处,最大的受益者反而是德国。
答案 (1)一方面,英、法、美都需要德国付出赔款;另一方面,法国想最大限度地让德国付出赔款,而英、美反对过分的制裁德国,避免德国经济崩溃。
(2)事件:鲁尔危机,德国经济崩溃。影响:法国付出了巨额的占领费用,在国际上陷于孤立,丧失了在德国赔款问题上的主动权。
(3)德国取得了与欧洲其他国家的平等地位,为德国重新成为政治大国铺平了道路。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缔约各方以他们各国人民的名义郑重声明他们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缔约各方同意他们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
——《非战公约》
材料二 英国加入《非战公约》的“保留条件”:世界上有些地区的繁荣与完整,对我们的和平和安全具有特殊而重大的利害关系。英国政府在过去曾极力说明干涉这些地区是不能容许的。保护这些地区免遭攻击对大英帝国来说,是一项自卫措施。必须清楚了解到:英国政府是在明确理解到条约不会侵害他们在这方面的自由行动时才接受新条约的。
材料三 法国加入《非战公约》的“保留条件”:每个国家都应保留合法的防御权;如果一国破坏了他的不进行战争的保证,则所有其他国家应自动解除义务;条约在任何方面都不能抵触法国以前在国联盟约、洛迦诺协定或各项中立条约中所承担的义务。
——材料二、三均据《国际关系史》
(1)材料一反映了《非战公约》的哪两大原则?其积极意义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三归纳英法两国加入《非战公约》最主要的“保留条件”,并说明它们各自的借口和实质。
解析 (1)“两大原则”可依据材料一中“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等信息进行归纳,“积极意义”可从直接影响和深远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2)“最主要的‘保留条件’”可依据材料二、三中“条约不会侵害他们在这方面的自由行动”等信息进行概括,“借口”可结合材料二、三中“保留有合法的防御权”等信息进行判断,“实质”应从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等方面入手思考。
答案 (1)两大原则: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一切国际争端。积极意义:限制了国家的战争权,在国际法上奠定了“侵略战争是国际犯罪”的法律基础,并在二战后成为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德、日战犯的重要法律依据。
(2)最主要的“保留条件”:在必要条件下发动战争,放弃履行《非战公约》的义务。借口:为维护国家利益进行“自卫”或“防御”。实质:以自身利益为转移,决定是否采用战争,以摆脱《非战公约》的束缚。
PAGE
- 1 -
第8课 《非战公约》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知道《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作用。 了解鲁尔危机产生的后果。 知道道威斯计划的目的、内容与结果。 了解《洛迦诺公约》的基本内容,分析签署《洛迦诺公约》的原因,认识《洛迦诺公约》的签署对德国的影响。 分析签订《非战公约》的原因,了解条约的基本内容,认识《非战公约》的进步作用。
一、鲁尔危机和道威斯计划
鲁尔危机
(1)原因:一战后,在欧洲法德矛盾激烈。赔款是双方较量的焦点之一,外交途径无效。
(2)经过:1923年1月,法国、比利时联合出兵占领德国鲁尔地区,德国采取“消极抵抗”政策。
(3)影响:造成德国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加之英美的压力,迫使法德寻求缓和。
道威斯计划
(1)背景:一战后,法德矛盾激烈并进而酿成鲁尔危机,危机过后,赔款问题的主导权落入美、英手中。
(2)提出:1924年,美国银行家道威斯等提出解决德国赔款问题的“道威斯计划”。
(3)内容:美、英等国向德国提供贷款,协助德国复兴经济以及德国赔款等内容。
(4)实质:是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对《凡尔赛和约》的一次重大调整,由削弱德国的政策变为复兴德国的政策。
(5)影响
①德国: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重新成为欧洲经济大国;为政治上重新走进大国行列和进一步摆脱《凡尔赛和约》的束缚打下基础。
②法国:削弱德国的计划受挫。
③美国:在经济上迅速渗透进欧洲。
[特别提醒] 道威斯计划为德国经济复兴打开方便之门。但它并没有彻底解决德国的赔款问题,经济的复苏加快了德国军国主义复活的步伐,为以后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埋下了伏笔。
二、《洛迦诺公约》
背景
(1)鲁尔危机和道威斯计划迫使法、德两国重新考虑两国关系,探索和解的道路。
(2)1925年,德国建议在莱茵地区有利害关系的国家缔结公约,法国表示基本同意。
(3)英国也主张法德和解。
洛迦诺会议:1925年10月,德、比、英、法、意、波、捷七国在瑞士洛迦诺举行会议,签署了《洛迦诺公约》。
内容
(1)维持德法、德比间的边界现状,一切争端通过外交途径与和平方法解决。
(2)德国与周边国家、德国的周边国家之间签订仲裁条约和相互保证条约。
(3)准许德国加入国际联盟。
实质: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做的又一次重大调整。
影响
(1)暂时解决了欧洲安全问题,改善了法国同德国的紧张关系。
(2)使法国丧失了单独制裁德国的权利,是法国外交的又一次失败。
(3)使欧洲国际关系进入一个相对稳定时期。
[特别提醒] 《洛迦诺公约》为解决国际争端、促进国际合作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欧洲的安全问题。它只是暂时解决了欧洲安全问题,并不能给世界带来持久的和平,相反,为下一轮战争埋下了隐患。
三、《非战公约》
背景
(1)《洛迦诺公约》签订后,法国寄希望于美国来保障自身的安全。
(2)美国倡议由双边变为多边非战公约。
签署:1928年,美、法、英、德、日、意等15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非战公约》。
内容:缔约各方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用和平方法处理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
评价
(1)积极意义:限制了国家的战争权;在国际法上奠定了“侵略战争是国际犯罪”的法律基础;二战后成为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德、日战犯的重要法律依据。
(2)局限性:缺乏可实际操作性;未能对制止二战的发生起到实际作用。
[特别提醒] 《非战公约》是一战后战胜国对一系列外交政策进行调整的结果,它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它是第一个提出放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其中体现的尊重和平、摒弃武力的思想,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1)道威机计划以尽快结束鲁尔危机为目的,以解决德国赔款问题为核心,但没有规定德国的赔款总数,具有贷款与赔款相结合的特点,使美国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2)《非战公约》是战胜国对一系列外交政策进行调整的结果,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体现了尊重和平、摒弃武力的思想,奠定了国际法中互不侵犯原则的法律基础。
(3)维护和平的尝试并不能给欧洲带来长期的和平。20世纪30年代后,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战争最终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正确认识《洛迦诺公约》与《非战公约》
史料一 《洛迦诺公约》草签后,欧洲一片欢腾,白里安说:“①和平终于到来了。”斯特莱斯曼称,公约将成为国家之间和人民之间关系史上的“里程碑”。奥·张伯伦则誉之为“战争和和平年代的分水岭”和“欧洲历史的转折点”,他们三人先后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史料二 《非战公约》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欧美盛行“和平主义”的形势下,欧洲政治和美国政治交错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既没有杜绝秘密外交,也没有解决裁军问题。但是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它还是一个重要文件,因为它强调了不侵犯的原则。然而,当真正的危险来临时,②它只能成为纸上的“非战”。
——袁明《国际关系史》
①说明白里安认为《洛迦诺公约》的签订是协约国在政治上正式承认德国作为一个平等国家的前提下,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作的重大调整,改善了法德两国的紧张关系,缓解了欧洲的紧张气氛。
②说明《非战公约》对侵略者并没有强大的约束力,列强各自的“保留条件”成为以后战争发生的隐患。
(1)你认为史料一中三人的言论是否正确?他们三人犯了什么共同的错误?
提示 不完全正确。他们只看到《洛迦诺公约》的积极影响,而未看到该公约的消极影响,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2)结合史料一及所学知识,你认为应怎样正确认识《洛迦诺公约》的影响?
提示 积极影响:德国取得了与其他国家平等的地位,改善了德法等国的关系,有利于稳定欧洲局势,为欧洲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消极影响:公约的缔结为德国重新成为政治大国铺平了道路,德国军国主义思想滋长,《凡尔赛和约》有关限制德国的政治、军事条款也被逐渐废止。
(3)依据史料二分析《非战公约》产生的背景。
提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平主义盛行;欧美政治需要。
《洛迦诺公约》对欧洲大国的影响
《洛迦诺公约》是在欧洲局势特别是德法关系趋于稳定后,主要欧洲国家签署的确保欧洲安全的文件,虽然在总体上没有打破凡尔赛体系,但对欧洲各国都有重要影响。
对德国 排除了受法国制裁的可能,恢复了国家尊严,参加了国际联盟并担任了常任理事国,在国际关系中获得了相当大的自由和平等地位
对英国 以最小的义务获得了平衡欧洲力量的有利地位,成为法德之间的仲裁者和法国的保证人,进一步达到了在欧洲搞势力均衡的外交目的
对法国 丧失了对德国的制裁权,连自身的边界安全也被置于英意两国的空头保证之下
《洛迦诺公约》不能解决《凡尔赛和约》中战胜国同战败国间的根本矛盾。随着它们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妥协必将被新的争夺所代替。
一、正确认识《非战公约》
1.积极作用
(1)它在历史上第一次以普遍国际公约的形式,正式宣布废止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而在此以前,西方传统的国际法理论和实践一向主张以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推行国家政策的手段是合法的,主权国家有诉诸战争的绝对权利。
(2)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审判德、日主要战犯(危害和平罪)的重要法律依据。
(3)公约是宣示性国际文件,无有效期限的规定,已成为一项惯例。它所反映的关于限制战争的基本原则,为后来《联合国宪章》等国际文件所继承,从而推进了宣布侵略战争违法的历史进程。
2.局限性
(1)它笼统使用“战争”一词,而未明确区分侵略战争与自卫战争、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
(2)它使用“废弃战争”一词,而不是“禁止武力”,这就使侵略者可能以不宣而战为手段或借口,为它所进行的武装侵略开脱罪责。
(3)公约的约束力因美、英、法等国的保留条件而受到削弱。美、英、法先后发表备忘录和声明: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诉诸战争”,因而公约很难真正地解决国际纠纷,更不能起到阻止帝国主义战争的作用,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4)公约未规定制裁侵略的具体措施,实际上并没有起到制止侵略战争的作用。
二、20世纪20年代世界裁军运动兴起的原因
1.一战后,世界人民反思战争,主张和平,客观上导致反战运动兴起。
2.凡尔赛体系不能阻止德军力量的新发展。
3.欧洲形势的发展使欧洲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裁军适应这一需要。
4.列强军备竞赛持续不断,使国际和平形势面临严峻挑战。
教材答疑·名师指津
一、课中思考题(教材P35)
《洛迦诺公约》的签订,谁成为最大的赢家?
提示 德国是最大的赢家。它于公约签订后不久即加入国联,并获取了常任理事国的地位。德国不再以战后被制裁的战败国出镜,在政治上与西方大国平起平坐,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为德国重新跻身于世界强国行列奠定了政治基础。在国家安全方面,德国也同样得到了法、意等国的保证。
二、解析与探究(教材P36)
他们对《洛迦诺公约》的评价是否正确?为什么?,提示 不正确。《洛迦诺公约》只是暂时缓解了欧洲安全问题,但它使欧洲国际关系更加复杂化了。法国人感到在会上被英国出卖了,对英国的保证也持怀疑态度。为了与英国抗衡,法国转而走上了与德国接近的道路。英法关系的日益紧张,为德国进一步冲破《凡尔赛和约》的束缚提供了机会。
三、自我测评(教材P36)
1.简述《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
提示 《非战公约》主要包括三项条款:(1)缔约各国谴责用战争解决国际争端。(2)缔约各方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和冲突,不论其性质和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和解决”。(3)任何国家只要同意本公约的内容都可加入。
2.评价《非战公约》的历史意义。
提示 《非战公约》宣布在国家相互关系中废弃以战争作为执行国家政策的工具,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并以国际条约的形式否定了侵略战争的合法性,树立了“侵略战争是国际犯罪”的法律基础,是有积极意义的。二战以后它成为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德、日法西斯的重要法律依据。
PAGE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