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福建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学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福建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学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09 15:2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部分 专题研究
专题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党领导的革命与建设
时政热点:
材料 2019年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20余万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欢庆共和国70华诞。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随后举行了以“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群众游行。游行分“建国创业”“改革开放”“伟大复兴”三个篇章,10万群众、70组彩车组成36个方阵和3个情境式行进,展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征程,抒发对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由衷赞美和真情热爱。
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70年,是不断创造伟大奇迹、彻底改变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70年,是沿着民族复兴之路奋勇前行的70年。新中国70年是史诗般的历史进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筚路蓝缕,辟除榛莽,一路走来,走向辉煌,走向复兴。本专题梳理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程、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中的重要人物等线索,旨在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艰辛历程,以及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领导作用,树立为建设繁荣强大的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的理念。
线索梳理
线索 1 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2017.33(2)(闭)、30(2)(开)]
线索 2 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2017.33(3)(闭)、30(3)(开);2018.33]
领域
措施
概况
政治
中国人民政
治协商会议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1949年,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改革开放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经济
土地改革
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同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第一个五
年计划
1953年开始,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1957年底,各项经济建设指标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三大改造
1953~1956年底,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得到中央肯定和支持,逐步在全国推广,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
深圳经
济特区
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深圳在短短几年内,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对外开放
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科技
见P208 专题七 线索1
外交
见考点P117
祖国统一
见考点P115

线索 3 党的重大会议
新线索 4 党的精神传承
精神
内涵
相关史实
五四精神
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追求民主科学、社会进步、勇往直前的斗争精神等。核心内容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五四运动
红船精神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中共一大
八一精神
坚定信念、听党指挥、为民奋斗、百折不挠、敢为人先、勇于创新
南昌起义
井冈山精神
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井冈山会师
长征精神
(1)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2)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3)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红军长征
延安精神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中共七大
抗战精神
众志成城的民族凝聚精神,义无反顾的民族献身精神,自强不息的民族奋斗精神
抗日战争
“铁人”
精神
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不计名利、埋头苦干的无私奉献精神
模范人物王进喜
小岗村精神
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怕风险、敢闯敢干的精神;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
“两弹一星”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
“两弹一星”
拓展提升
1. 从中共一大到中共七大,党的力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1)变化:从弱小到强大。(2)原因: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密切联系群众;革命队伍的发展壮大;在斗争中采取了正确的方针策略;在抗日战争中坚持敌后抗战等。
2. 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方面取得的建设成就。
(1)道路自信: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制度自信: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理论自信: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 分析中国共产党能领导中国人民实现国家富强的原因。
(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中国共产党是通过民主决策来制定政策、方针,指引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
(3)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百折不挠、敢于探索、勇于创新、与时俱进,走在时代前列的政党。
4.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指出应对未来发展中的挑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
(2)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主动适应国内外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专题随堂练
1. (2019四川内江)(18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在当时,爱国首先是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我国几千年来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
——摘编自《胡锦涛在五四运动8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1)五四运动爆发于哪一年?(2分)它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居于什么地位?(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爱国主义精神在五四运动中的具体表现。(2分)
材料二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民解放军于哪一年占领南京?(2分)该事件结束了哪一政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2分)结合1945年重庆谈判时蒋介石的谈判目的,说明该政党在中国大陆统治的覆灭原因。(2分)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公告是毛泽东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中宣告的?(2分)结合材料一,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完成了什么革命任务?(2分)从1919年到1949年,中国人民的革命历程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2分)
2. (2019宁德5月质检)(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2月16日,周恩来抵达西安。17日,周随张学良见蒋介石,希望国共双方化除成见,团结御侮,并拥蒋为全国领袖。蒋认为这符合自己的意愿,下令制止对西安的军事行动,表示同意抗日。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二
时间
事件
1949年
开国大典
1952年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1953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1956年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三
1978年~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柱状图
——摘编自谢思《浅析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周恩来西安之行的主要目的,并概括中国共产党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4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过渡时期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化。(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1978年~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
(4)根据以上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材料,总结出一个历史结论。(2分)

参考答案
专题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党领导的革命与建设
1. (1)时间: 1919年;(2分)地位: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分)表现:①5月4日北京3 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举行游行示威;②高呼口号,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③火烧曹汝霖住宅;④痛打章宗祥;⑤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⑥全国20多个省、100多个城市工人罢工。(任答出1个具体体现得2分,抄材料内容不得分。)
(2) 1949年;(2分)国民党;(2分)原因:假和平、真内战,违背人民的意愿。(2分)
(3) 开国大典;(2分)任务:反帝反封建(新民主主义革命;民主革命;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统治。任回答1点均可得2分。) 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只要结合革命历程,言之成理均可得2分。)
2. (1)主要目的:团结御侮。(2分)方针:和平解决。(2分)
(2)政治:人民翻身做主人;实现了社会主义民主。(2分。答对符合题意的一点给1分,满分2分)
经济:工业落后面貌开始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2分。答对符合题意的一点给1分,满分2分)(若只答“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给2分)
(3) 趋势:不断增长。(2分)
原因: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增产增收。(2 分)
(4)结论: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重要保证。(2分。答出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的一点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