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教学设计
大连红星海学校 宋昀
一、教材分析
能源是能够产生能量的物质,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能量的来源。在能源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的今天,了解有关能源的知识,对于学生而言显得尤为重要。本课从学生已不陌生的能量入手,通过找寻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引出能源话题,进而了解能源的基本概况,介绍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并引导学生利用可再生能源设计一种工业装置,进一步认识利用可再生性能源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了解了各种各样的能量以及能量之间的相互转换,此时按照思维的发展方式学生自然会想到能量可以从哪里获得。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他们能够理解煤、石油、天然气、太阳,甚至是原子核裂变等都能提供能量。因此在这基础上,建立能源的概念并不难,进而引导学生查阅资料,自主学习有关能源的分类和我国能源利用现状。
三、教学方法
第一部分,初步认识能源。采用交流、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利用各种能量的实例,深切体会能量与我们的关系,掌握能源的概念。
第二部分,能源的分类。通过搜集、查询、阅读资料,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列出能源的分类结果。
第三部分,了解不可再生性能源的危机,体验可再生性能源的作用。通过搜集、查询、阅读资料,采用数据统计、对比、分析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矿物能源面临枯竭的严峻形势。
第四部分,利用可再生性能源,设计能源利用装置。通过尝试设计、实验活动,体验“做中学”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感受到利用可再生性能源的美好前景。
四、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知道能源分为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
了解能源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基本概况。
过程与方法:能够从资料中提取关于能源分类的信息。
能够设计能源利用的装置。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意识到能源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性。
知道合理利用不可再生性能源的重要性和开发新能源的意义。
通过设计能源利用装置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五、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的区别。
设计利用新能源工作的装置。
难点:能够在大量资料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六、教学过程
(一)建立能源概念
1、师:首先我们一起做一个游戏——头脑风暴,考考大家的眼力和记忆力,我来放视频,你认真的看,尽可能多的记住你都见到了哪些物品?
播放视频。
学生回答,同时ppt展示相应物品。
2、师:你知道这些物品都依靠哪些能量工作吗?
学生回答
3、师:生活中这些常见的能量都是从哪里来的?
ppt:常见的能量来源,让学生知道不同的能量是依靠不同的物质提供的。
(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木材)
师:你还知道哪些可以提供能量的东西吗?
(风,水,海洋,原子等)
4、小结:我们把能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称为能源(ppt出示)
能源的分类
(1)师:其实自然界中还存在着很多种能源,接下来你可以上网查阅资料,看看还有哪些能源,然后将这些能源进行分类,小组合作完成,最后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你对能源分类的结果。
学生讨论交流。上传思维导图(每组带一个手机,完成后拍照qq上传)讲解自己的分类依据和结果,说出相应的例子。
ppt:能源的分类(思维导图形式的)
师:这一组同学画的思维导图怎么样?还有哪一组有不同的想法吗?
学生交流
师:这二组同学说的非常好,思路清晰,富有逻辑性,给他们掌声鼓励一下。
2、师: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段微课,进一步了解能源的分类情况。
播放微课
3、师:好,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能源可以分为可再生性能源和不可再生性能源,现在谁能重复一下?(学生回答)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应该多多的使用?能源(可再生能源)。但事实上如此吗?
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现状
ppt师:我国的能源消耗结构到底是什么样的?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三个问题再来查阅资料,了解一下我国和世界的能源状况。
学生查阅资料,交流汇报。
学生1: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所需要的总能量中,矿物燃料所占的比重相当大,而这些能源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能形成。但是随着人类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这些不可再生性能源的消耗速度极快,并面临这枯竭的危险。
学生2:我们应该开发利用新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找到矿物燃料的替代品,实现能源的可持续性发展。
3、师:通过以上这些事实和对比图,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启示?
4、小结:我国常规能源储量并不丰富,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少,加之开采技术受限,尚未成规模开发利用,因此,我们应建立正确的“资源意识”,并具有相应的“忧患意识”。
我国现今消耗的能源仍然主要靠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性能源提供,这些能源不仅消耗殆尽,而且使用时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所以开发并利用新能源仍然是一项艰巨而且势在必行的任务。
5、师:好,接下来我们轻松一下,看一段视频:改变世界的能源,了解一下人类开发利用能源的历史。
学生设计能源利用装置
1、师:如何利用新能源为人类造福,你有什么好的点子?下面请同学们试着设计一种利用新能源工作的模型装置。将这一装置画出来,咱们比一比哪个小组设计的最有创意,最实用。
ppt:设计利用风能或水能或太阳能等新型能源工作的装置,可以画出草图,也可以用语言描述。
2、生:讨论、设计,交流、汇报。(将作品通过qq上传)
3、师总结: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老师希望你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早日将我们的想法变成现实,为子孙后代造福!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