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详案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会 ?变化。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 ?气体。剩下还有哪些物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阅读资料不断推翻原结论的思辨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
教学重点: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后物质以及产生气体的判断。
教学难点:对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生成新物质思辨的过程。
材料准备:
学生分组:
1.烧杯1个(倒上白醋),蒸发皿1个(放置小苏打),小药勺1个,1个
玻片;
2.上台领:1小袋小苏打,烧杯1个。
教师演示:
1.1杯水(贴上“水”字样),1杯白醋(大集气瓶,贴上“白醋”字样),
半杯小苏打(贴“小苏打”字样,放大勺子一个),玻璃棒2根;
2.空集气瓶1个,玻片2个,火柴(长的)2盒,小蜡烛2个
一、迁移导入,观察特点
今天我们来研究小苏打和白醋,板书 【小苏打 白醋】
谁来说说,关于小苏打和白醋你了解哪些?
1.出示小苏打和白醋
现在我们每一组桌上都有两种物质:小苏打和白醋,给你一分钟时间观察,然后用一句话概括各有什么特点?看一看哪一组的发现多!开始!
(小苏打是白色、无味、粉末状的固体;白醋是无色、透明、有酸味的液体)
2.观察小苏打加入水中的变化?
[演示]我这里有一杯水,我把一份小苏打加入水中,现在搅拌,同学们,你观察到了什么?
汇报:说一说你们的发现!(小苏打溶解在水中)
二、混合小苏打和白醋的实验
1.猜测:如果我把小苏打加入白醋你认为可能会有什么现象?
应该怎样加入?从哪些方面着手观察记录?让你们来完成实验怎样?指名生再次阐述。
活动一提示:记录方法[可以看、听、闻、用手摸外壁……,写下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完成学案。
2.学生实验并记录, 2.学生实验并完成实验单。
记录单一:
将白醋倒入小苏打或将小苏打倒入白醋中,我们观察到的现象:
你有什么问题或者你想进行什么研究?
3.汇报并完成课题板书结合板书【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1)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困惑和疑问?
S①:我们发现了白醋倒入小苏打里面会有泡泡,倒进去和雪碧有点相似,有沙沙的声音,有刺鼻的味道。
S②:我觉得这个刺鼻的味道就只是白醋的味道而已,没有小苏打的味道。
T:他说这个刺鼻的气味是白醋的气味,你们同意吗?
师小结:我们发现当小苏打倒入白醋的时候,产生明显的化学反应,产生了新的物质(随机结合板书),我们看到的现象还是很明显的,小苏打一加入白醋立刻会冒出许多白色小泡沫,过程中还有丝丝的响声,最后留下的液体还是无色透明的,不过比刚才浑了些,摇起来的时候还会冒气泡,如果很注意的话,还会发现杯子底部有微微热气的感觉,温的感觉。
(2)你们有什么疑惑和问题吗?
S:冒的小气泡里是什么气体?
小苏打哪里去了?
留下的液体还是白醋吗?……
三、研究气体是什么
好!我们先确定一个最感兴趣的来研究主题。
1.你认为气泡里的气体是什么?
你们认为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有证据吗?你有说服我的理由吗?
如学生想不出来,教师可提示:教师这里有一些气体的特征,出示表格“常见气体特征”。
空气
无色
无味
支持燃烧
氧气
无色
无味
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
无色
无味
能灭火
师:同学们能否根据提示想些办法证实一下这是二氧化碳?我这里有燃烧着的小木棒。
2.演示证实。
①师演示,学生观察,说出结果。
教师先将燃着的火柴放入空杯中,然后将燃着的火柴放入该气体中。
师:有什么想说的?
②设疑,深入
出示表格,能确定这是二氧化碳吗?
空气
无色
无味
支持燃烧
氧气
无色
无味
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
无色
无味
能灭火
比空气重
氮气
无色
无味
能灭火
比空气轻
师:现在有什么想说的?怎么证明是二氧化碳还是氮气?
师演示倒一倒,如果往下流,说明?往上说明?
师:气体是无气透明的,看不见,怎么办?
师演示实验,将蜡烛点燃,产生的气体往下倒,蜡烛灭
师:看到了什么?说明什么?肯定吗?
出示表格
空气
无色
无味
支持燃烧
氧气
无色
无味
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
无色
无味
能灭火
比空气重
氮气
无色
无味
能灭火
比空气轻
氪气
无色
无味
能灭火
比空气重
氡气
无色
无味
能灭火
比空气重
师:现在有什么想说的?
师:到底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小结:今天我们的两个实验还不足以证明这个气体就是二氧化碳。但是科学家们经过了大量的实验,不止两个,最后确定这个气体就是二氧化碳。这段话我们教材也有的。那么现在我们可以确定的就是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会产生二氧化碳,这是我们今天学到的白醋和小苏打的又一个特点。
研究留下的液体还是白醋吗?
1.设疑
我们每组桌上都有一杯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化学反应后的液体,刚才也有同学提出这是不是还是白醋,我们用什么方法证明这液体是不是还是白醋?
2.设计
怎样验证?让学生说说方案。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实验方案:
①将反应后的液体分成两份,小苏打分成若干份;(为什么)
②把小苏打一份一份加入其中一半液体中,直到液体中出现乳白色物质,观察记录每一次加入后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③.把全部白醋分4~5次倒入有乳白色物质的液体中,观察记录每一次倒入后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④你能做到让小苏打和白醋恰好反应完吗?
3.验证
学生实验。(要求材料员先上来领小苏打和一个备用杯子。材料员领材料和记录单)
汇报
结论:说明液体还是白醋吗?板书(非白醋)
四、总结延伸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而留下的液体不是白醋了,是什么呢?不知道,小苏打哪里去了?不知道。一节课下来,只学会了二个不知道,你觉得有意义吗?你有什么想说的?你学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又一次运用发现问题、做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还尝试不断推翻原结论的思辨过程研究了《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至于液体是什么,小苏打哪里去了,以后你们上了初中就会知道,让我们一起期待初中的科学课吧!
板书设计: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气体? 二氧化碳
化学反应 产生新物质
液体? 非白醋?
小苏打哪里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