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 对环境的察觉(选择题)-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科学题型专项突破(浙教版)
一、选择题
1. 电动车的反光镜是用来观察车后情况的平面镜,在某次行驶时,发现左侧反光镜中看到的是车后的树梢和天空,却看不到路面的情况,为确保行驶安全,左侧反光镜的镜面应该( )
2. 如图所示的四个光路能正确表示光线由玻璃射入空气的是( )
A. B. C. D.
3. 图中是一位小朋友正在打量玻璃幕墙中的自己的一幅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朋友能打量自己是利用了光的反射
B.小朋友在右侧,右侧为他在玻璃幕墙中的像
C.小朋友不可能在玻璃幕墙中看到自己的后脑勺,故照片一定是合成的
D.照相机不可能拍到小朋友在玻璃幕墙中的虚像,故照片一定是合成的
4. 下列光现象,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小孔成像 B.????????? 鹦鹉照镜子
C. 手影游戏 D.?????????????? 放大镜
5. 如果不慎在照相机的镜头上粘上一个灰尘颗粒(如图),那么拍摄的相片( )
A.其上部将出现一个黑点 B.其下部将出现一个黑点
C.其上部和下部皆无黑点 D.其上部和下部各出现一个黑点
6. 小明想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射向井口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所示。图中的数字符号表示的是确定平面镜位置时作图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过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7.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
B.声音的音调与物体的振幅有关
C.利用次声波可以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水深度
D.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8. 下列光学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
A.倒映在水中的山 B.水中的筷子 C.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D.镜中的花朵
9.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那么这束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分别是( )
A.40° 40° B.40° 50° C.50° 40° D.50° 50°
10.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 )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调
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
D.能减少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声波能碎石,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说明它们都具有能量
B.彩色电视机中的图像呈现出的五彩缤纷的画面,就是由红、绿、蓝“三原色”混合而成的
C.电视机遥控器和医学上的“B超”都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
D.钢瓶中的液化气是常温下加压制成的
12.在医生对已经实施局部麻醉的病人进行手术的过程中,病人的感觉状况应是( )
A.痛觉和触觉完全消失 B.痛觉存在,触觉消失
C.痛觉和触觉都存在 D.痛觉消失,触觉存在
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应用了这一成像规律
B.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光屏上的像会向下移
C.蜡烛不动,将透镜移至35 cm处,移动光屏可能得到倒立的清晰像
D.更换一个焦距小的凸透镜,只移动透镜仍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14.当烛焰、透镜、光屏三者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则下列光学器件正常使用时,与这个烛焰成像特点相同的是( )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监控摄像头
15.宠物狗狗正前方竖立着一面镜子,它正在欣赏镜中的自己(如图所示),假设狗狗不动,把平面镜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两块镜面仍然在原镜面平面内),则狗狗的头部通过左、右两面镜子( )
A.都不能成像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16.如图所示,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小明同学没有把薄玻璃板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无论如何移动蜡烛B,发现( )
A.蜡烛A的像总是与蜡烛B完全重合
B.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上方
C.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下方
D.蜡烛A的像与蜡烛B的像总在同一水平面上
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②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
③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8cm<f<15cm
④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透镜
A.只有①和③ B.只有②和④ C.只有②和③ D.只有①和④
18.生活中常见到各种光现象,其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19.在学校的田径运动会上,小科注意到发令台上有一块“板子”(如图所示)。关于这块板子的作用,他做了如下猜想,其中正确的是( )
A.主要用来衬托发令枪冒出的白烟,所以应该是深色或黑色的
B.主要用来反射发令枪的枪声,所以必须正对着终点计时裁判的方向
C.主要用来减弱噪声,所以要把它放在看台和发令枪之间
D.主要用来遮阳,所以要把它放在裁判员的头的上方
20.在一根很长的自来水管一端敲一下,另一端的人会听到三次敲击声,请判断传来的三次响声的介质按照先后依次是( )
A.铁管、水、空气 B.水、空气、铁管
C.空气、水、铁管 D.水、铁管、空气
21.下列属于光源的是( )
22.下列有关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
B.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判断的
D.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
23.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
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24.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它的独特魅力给课堂教学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多媒体教室的投影银幕 是用粗糙的白布制成的,投影仪的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B.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C.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
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5.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人耳可以听到超声,不能听到次声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音色不同
26.如图为木制玩具青蛙刮鼓,用木棒在青蛙背上摩擦,就会发出类似青蛙的叫声,有时还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是由木棒振动产生的
B.模拟青蛙的叫声是指音色相近
C.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一定是噪声
D.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27.在“达人秀”节目中,演员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
A.音调 响度 B.音色 响度 C.音色 音调 D.音色 音调
28.岸上景物在湖水中形成清晰的倒影(如图),下列有关“水中倒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B.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 D.“水中倒彩”比岸上景物大一些
29.以下对各种感觉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如果没有痛觉,不利于人类的自我保护
B.如果没有热觉,人类就可以适应更高温的环境
C.如果没有冷觉,人类就可以更好地适应极地生活
D.如果没有嗅觉,人类就可以更好地适应有异味的环境
30.如图是小明春游时在水边看到的美景,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他看到水中“树木”的光路图是( )
A.B.C.D.
31.我们曾体验过以下一些声现象,其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后,铃声明显变小???
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平静水面,会在水面激起水波???
C.站在河岸上大声说话,会吓跑正在河边游动的鱼?
D.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从另一端可听到多次敲击声
3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乐音都是乐器发出的
B.声音的响度越大,音调就越高
C.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D.响度是由声源振动频率决定的
3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投影仪
B.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会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像
C.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放到刻度线45cm处,适当移动光屏也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D.若将蜡烛稍稍靠近凸透镜,则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淅的像
34.关于声现象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MP3时,调节音量旋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B.“女高音”歌唱时比“男高音”响度大
C.钢琴发声是由于琴弦振动产生的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
35.地震前,地下的地层岩石运动或断裂会产生次声波。某些动物会接收到并做出反应。如图是几种动物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其中能提前感受到地震的动物是( )
A.狗 B.猫 C.蝙蝠 D.海豚
36.如图1所示,监测器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的甲、乙两声音的特性如下表。甲乙相比( )
A.乙音调较高
B.甲响度较大
C.声源在发甲声音时振动幅度较大
D.声源在发乙声音时每秒内振动次数较少
声音 声音强弱等级/dB 频率/Hz
甲 70 1100
乙 110 700
37.从科学角度看,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而且噪音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观察下列波形,属于噪声的是( )
A. B. C. D.
3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音调放低些
B.用泡沫盒罩住发声体减弱噪声的做法是控制噪声的产生
C.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能传播信息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39.一些大厦用许多大块的平板镀膜玻璃做外墙(俗称“玻璃膜墙”)。这种墙既能反射光线也能透过光线。下列选项中能真实反映光通过玻璃膜墙进入室内的光路图是( )
40.眼睛让我们看见多彩世界。下列属于爱护眼睛、保护视力的做法是( )
41.下列关于光现象及其形成原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黑板反光---------光的漫反射 B.水中倒影----------光的反射
C.树下光斑------光沿直线传播 D.雨后彩虹---------光的折射
42.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43.使用MP3听音乐时,调节音量按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44.如图所示是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两列声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低 B.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小
C.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 D.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大
45.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对菜肴讲究色、香、味俱佳。人们在享用美食的过程中,主要参与的感觉为( )
A.热觉、味觉、痛觉 B.听觉、触觉、冷觉
C.视觉、嗅觉、味觉 D.触觉、听觉、味觉
46.右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5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角为50° B.反射角为40°
C.当液面上升时,光点S′将向右 D.当液面上升时,光点S′的位置不变
47.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是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
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
B.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无法传播声音
D.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
48.常吃大蒜对健康有益。一个正常人吃大蒜时,旁边会闻到一股“蒜”味,但是他自己却闻不到这股气味。这是因为( )
A.嗅觉细胞暂时失去感觉功能 B.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C.不同的人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 D.嗅觉细胞接收到的信息无法传到大脑
4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 B.夏天雨后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C.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快 D.汽车的后视镜是凹面镜,可以扩大视野
50.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再通过蓝色的玻璃片照到红色的墙壁上,则墙壁上的颜色为( )
A.白色 B.蓝色 C.黑色 D.七色中缺蓝色
第02章 对环境的察觉(选择题)-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科学题型专项突破(浙教版)(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A D C B D B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D C D B C D A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A B C D B A A A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B C D C A D C D B C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A D A D C B C B B C
A. B. C. D.
看书一小时后远眺窗外
长时间使用电脑
躺在沙发上看书
用手揉进入异物的眼睛
PAGE
第 9 页,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