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透镜和视觉 培优练习
一、选择题
1. 构成眼球壁中膜的是( )
A.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 B.视网膜
C.前方透明的角膜和后面白色的巩膜 D.角膜、巩膜、晶状体、玻璃体
2. 装有胶卷的照相机和眼球有很多相似之处,下面各组照相机和眼球对应的结构,功能不相似的是( )
A.闪光灯和角膜 B.胶卷和视网膜
C.光圈和瞳孔 D.镜头和晶状体
3. 下列行为不利于预防近视的是( )
A.读写姿势要正确 B.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
C.边走路边看手机 D.看书写字1小时要休息
4. 如图所示,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中的( )
5. 青少年近视不仅影响现在的学习,而且对将来的工作和学习都会造成很大影响。下列措施中不能预防近视的是( )
A.看书写字一小时左右就应该休息远眺
B.眼睛与书本的距离保持在30厘米左右
C.看书写字时光线越强越好
D.每天坚持认真做眼保健操
6. 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对于近视者而言,远处物体经晶状体折射所形成像的位置以及相应的矫正方式是( )
A.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佩戴凹透镜矫正
B.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佩戴凸透镜矫正
C.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佩戴凹透镜矫正
D.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佩戴凸透镜矫正
7. 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急剧上升,且低龄化,甲、乙两眼睛的成像示意图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B.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C.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D.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8. 如图所示,小刚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80cm起刻度线处,在光屏上得到烛焰请晰的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此成像原理可以应用在放大镜上
C.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光屏也要向左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D.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在蜡烛与光屏之间移动,不可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9. 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但影响学业,而且长时间近距离注视电脑显示屏,容易患上近视.近视眼的病变特点及物像落在视网膜的位置是( )
A.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B.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
C.晶状体曲度过小,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D.晶状体曲度过小,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
10.如图所示,MN是凸透镜的主光轴,P、Q、S是在主光轴上顺次的三个位置。把一物点放在P处,像成在Q处;如把该物点放在Q处,凸透镜位置不变,像成在S处。则可以判断凸透镜的位置应该在( )
A.P的左边 B.PQ之间 C.QS之间 D.S的右边
11.一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高为10cm的物体发出的光由该透镜在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高为7cm的像,则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一定是( )
A.小于20cm B.大于20cm而小于40cm
C.等于40cm D.大于40cm
12.一简易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6cm,则该相机中胶片离镜头的距离应为
A.小于6cm B.大于6cm,小于12cm?
C.大于12cm,小于24cm D.大于24cm
13.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对的是( )
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
14.如图为中国第一位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隔着一滴悬浮的水球时被拍摄的一幅照片,由此可知王亚平通过水球(可看成凸透镜)成的像位于( )
A.王亚平与水球之间 B.水球内部
C.拍摄相机的胶片上 D.水球与拍摄相机之间
15.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像距v和物距u所在的范围是( )
A.v <f B.f<v<2f C.u <f D.f<u<2f
二、填空题
16.李东同学在桌面上的近视眼镜上看到自己身后同一个窗户的两个像,如图.这两个像是______像(填“实”、“虚”),是______面镜(填“平”、“凸”、“凹”)所成的像.其中较大的像是镜片上离李东较______的玻璃面(填“近”、“远”)所成的.
17.“虚拟试衣镜”亮相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博览会,如图所示.该款“虚拟试衣镜”解决了购物者很难观察到试穿衣服时背面的情况,摄像头能够监视顾客的移动,并将衣服的背面展现给他们,监视顾客移动的摄像头相当于___ __镜,所成的是缩小的__ _像(填“实”或“虚”);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____ ___cm。
18.有一位建筑工人,在工作时不小心从3米多高处掉下,原来视力正常的他,现在却看不见任何东西了.经过医生的检查,知道他的眼睛并没有受伤.据此你认受损的可能是哪一结构?__________。
19.小江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桌上有两个凸透镜,焦距分别为和。
(1)小江将其中一块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他选择的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 _____;
(2)随着蜡烛燃烧,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上方,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__ __调整(选填“上”、“下”、“左”、“右”)。
20.如图是一款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机,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图中甲、乙是用这款手机先后拍下同一小车的两张照片(设摄像头焦距不变),拍摄第二张比拍摄第一张摄像头离小车________(填“远”或“近”)些。两次拍摄时,摄像头离小车的距离都满足____________(填与焦距之间的关系)。
21.如图所示是一款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机,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透镜,通过镜头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
三、实验探究题
22.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甲)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
(1)如图(甲)中的凸透镜相当于眼球的 (填“晶状体”或“视网膜”)结构,
(2)如图(乙)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_________图,其矫正做法是_________图;
3)若图中甲,取下近视眼镜,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在保持烛焰和透镜的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__________.
A.保持在原来位置 B.靠近透镜
C.远离透镜 D.无论怎么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
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凸透镜固定在50cm处,并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如图所示.
(1)当蜡烛放在光具座30cm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得到倒立、等大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 cm.
(2)当蜡烛放在光具座20cm处,移动光屏,得到像的特点是: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填一光学仪器名称).
(3)当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45cm处,观察正立、放大的 像(选填“实”或“虚”).
?
24.在利用光具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2)在凸透镜成像实验测量物距和像距的过程中,__________(选填“物距”或“像距”)的测量误差较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解答题
25.有位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不小心将用书将凸透镜挡住了一半,则在光屏上得_____(填能或不能)到完正的像.
26.某同学在做光学实验时,他先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A两侧,蜡烛放置在20cm刻度线处,如图所示。左右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1)上述光屏上所成的像是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2)将透镜B放在凸透镜A与光屏之间某处(图中未画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A的方向移动,光屏上又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这说明透镜B对光线有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透镜B能用来矫正 (选填“近视眼”成“远视眼”)。
2.6 透镜和视觉 培优练习(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C B C A D C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A D B
二、填空题
16.虚;凸;近
17. 凸透 _______实_____________ 20
18. 视觉中枢
19.(1) 10 (2) 下
20.凸透 近 大于二倍焦距
21.凸 实像
三、实验探究题
22.(1) 晶状体 ,(2) A , C ,(3) B
23.(1)10;(2)缩小;照相机;(3)虚.
24.(1)汇聚,11.00cm(2)像距,测量像距时,难以确定最清晰的像的位置
四、解答题
25.能
26.(1)缩小;(2)发散;近视眼。
P
M
N
Q
S
PAGE
第 6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