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19 19:17: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第4课 “与20世纪前中国历史上任何其他时代相比,初唐和中唐时的中国人自信心最强,最愿意接受不同的新鲜事物。……总之,这个时期的中国人非常愿意向世界敞开自己,希望得到其他国家优秀的东西。” 导入:1.从以上资料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唐朝奉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积极同各国交往。 2. 为什么现在一些国家称中国人为唐人、称唐人聚居的地方为唐人街? 学习目标: 1.了解遣唐使的含义,认识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2.掌握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找出二者的相同之处。 3.探究唐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和影响。学习重点:
鉴真东渡、玄奘西行你能找出唐朝与中国有交往的国家和地区吗? 新罗日本天竺波斯大食拂菻在地图上找出与唐朝交往密切的国家和地区“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
——《日本书纪》1.遣唐使是怎么回事?日本为何派那么多遣唐使?
2.遣唐使回国后对日本政治、文化、 生活有何影响?探究一下:唐与日本比较日本钱币与唐朝钱币:日本的和同开宝
(始铸于708年)唐朝的开元通宝
(始铸于621年)都城建筑样式日本的茶道源于……比较服饰样式日本和服唐朝服饰文字:通过以上比较你得出了什么结论?文学: 哭晁卿衡
李白 日本晁卿辞帝都, 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 白云愁色满苍梧。安--ぁ;阿--ァ。
以--ぃ;伊--ィ。
宇--ぅ;宇--ゥ。
衣--ぇ;江--ェ。
於--ぉ;於--ォ。小结:我们完全可以说,唐朝的影响遍及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
  ——钱文忠(中国) 日本民族与中国文化接触之前是一锅豆浆,中国文化就像碱水一样,日本民族和中国文化一接触就变成豆腐了。
——内藤湖南(日本)话文化 探源头“日本中古之制度,人皆以为多系日本自创,然一检唐史,则知多模仿唐制。”
——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遣唐使 话文化 探源头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学习交流的使团。
由官员、医师、画师、乐师、译师、史师,各类工匠等组成。 从公元7世纪到9世纪
前后十多批 少则两百人,多则五六百人精挑细选的优秀人才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素质高善于学习 1、遣唐使来唐朝的目的?2、遣唐使回国后对日本有
什么影响? 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的政治、文化、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鉴真为何东渡日本?第几次才成功?“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
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六次感悟历史从鉴真东渡的事迹中你学习到了什么?1.遭诬告与海盗勾结,东渡的船只被官府查没
2.遇风暴,船被波涛击破,
3.东渡未能成行,因官府出面阻止
4.未果,因弟子的好心阻拦
5.遇台风,在海上漂泊了14天,到了海南岛。鉴真因暑热患眼疾,双目失明
不辞劳苦、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唐招提寺(式样优美,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鉴真为什么受到日本人的特别尊重?说一说:佛教、医药、文学、
书法、绘画、建筑玄奘西游路线图天竺最大的佛教寺院唐与天竺贞观初年627年—645年时间?经历?长安玄奘历尽千辛万苦去天竺取经,在历史上做出了哪些贡献?经过20余年的努力,专心翻译从天竺带回来的佛经。对佛教的传播作出杰出贡献。《西游记》中的唐僧与唐代的高僧玄奘能不能画等号?为什么?思考:带回了大量的佛经(657部) 弟子根据他口述记录成《大唐西域记》 ---研究对外交流史的重要文献 室罗伐悉底国(今印度北部城市)周六千余里。都城荒颓(荒凉倾颓)……尚有居人。谷稼丰,气序和(四季气候调和)。风俗淳质,……伽蓝数百(佛寺有数百座),……外道甚多(信徒很多)。 ——《大唐西域记》通过材料分析,玄奘的记载介绍了这个国家的哪些情况?赴印西行求真经 “如果没有玄奘……等人的著作,重建印度史是完全不可能的。”——阿里(印度历史学家)《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唐玄宗唐太宗日本天竺六次航行,
五次失败,
历尽磨难。传播大唐文化学习佛教《大唐西域记》历尽千难万险,九死一生 鉴真、玄奘都是中外友好交流的使者,都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回的精神。小结一下 隋唐时期和各国保持频繁交往的原因有哪些?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2、经济、文化繁荣;
3、唐政府实行开放的政策;
4、对外交通发达。探究交流:(提示:从社会状况、经济文化、对外政策、对外交通等方面思考一下) 唐朝是一个高度开放的时代,对外交流频繁,这也是其繁荣的原因之一,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1.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
2.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胸怀,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吸取他国文化精华,为己所用。借古鉴今:(一)遣唐使
1.背景: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
2.目的: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3.影响: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 书法艺术 、建筑艺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鉴真东渡
1.地位: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 鉴真 。
2.贡献:
(1)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2)主持修建的 唐招提寺 ,被日本政府定为一级国宝。
(三)玄奘西行
1.时期: 贞观 年间,玄奘西行天竺取经。
2.贡献:
(1)遍访天竺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2) 《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所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杜甫《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法律完备),珍(珍贵,繁盛)国也,常须达(应该常常去)” 。
——《日本书纪》 唐太宗设“鸿胪寺”接待外国使者,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居住、做官、通婚。依据材料,分析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国力强盛先进、
有吸引力开放政策海陆并重
交通发达日本悉尼美国英国开放盛名扬世界习近平迎候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开放盛名扬世界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深水区,唐朝的对外交往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呢?1、一个国家只有强盛才有辐射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乃至仰慕。(发展经济)2、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
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会进步。
(坚持开放)3、各国各族均有所长,应多向他人学习。唐 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遣唐使鉴真东渡日本政治:仿唐制进行政治改革
经济:与唐经济贸易
文化:文字、服饰、饮食、佛教、建筑、雕塑、医学等玄奘西游天竺传播唐朝文化
学习佛教精髓
《大唐西域记》盘点收获3. 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是:
A.阿倍仲麻吕 B.玄奘 C.鉴真 D.一行巩固练习1.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的佛殿是( )
主持设计修建的是( )。2.成书于唐朝,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是( )。B4.下列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事,发生在
唐玄宗时期的是( )
A.日本第一批遣唐使来到中国 B.鉴真东渡
C.唐朝人到天竺学习熬糖技术 D.玄奘西游
B5.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 )
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B鉴真东渡日本传道艺玄奘西游天竺取真经你会对“对联”吗? 友好往来练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