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同步练习1
1.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后却给人类造成灾难。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各项: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②自然界中的水须经合理处理才能作为饮用水;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④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其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2012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届“世界水日”。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后却给人类造成灾难。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各项措施: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其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下列标志表示节约用水的是
4.下表是今年3月我市环保局在自来水取水口检测的部分结果,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溶解氧的“氧”指氧气
B.氨氮含量高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C.取水口附近不能设立排污企业
D.生活污水在取水口可以任意排放
5.2013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农药 B.利用沉降的方法,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C.任意排放工业废液,不会污染水体 D.城市浇花,使用喷灌、滴灌技术
6.在“遂宁建市二十周年影响全市人民生活的十件大事”评选活动中,“观音湖建设与整治工程”高居第二名。这项民心工程通过以水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整治,已成为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增强城市经济发展潜力和保护自然环境的一个典范。
(1)你认为下列措施与水环境治理无关的是 (填序号):
①全部拆除、取缔涪江沿岸的经营性茶船;
②在涪江沿岸铺设雨污管道;
③取消沿江两岸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排污口,新建污水处理厂;
④修建涪江沿岸景观带;
⑤禁止沿岸居民在湖里洗衣物。
(2)我市城区居民用水主要来自观音湖。自来水厂通过对湖水进行沉降、 、灭菌这几步处理后,再输送到千家万户。
(3)硬水是指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天然水大多是硬水,它直接使用会给我们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区分硬水和软水时可用 来检验。
7.水是生命之源,水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1)自来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通过太阳能电池电解水获取氢能是绿色能源发展的方向.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3)物质溶于水,溶液的温度可能发生变化,观察图甲所示实验,判断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如图乙是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据图回答:
①t1℃,要完全溶解15g甲物质至少需要水 g.
②t2℃,甲物质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8.海洋为人类提供了宝贵的自然资源.
(1)食用海鱼摄取的主要营养素是 .
(2)下图为海水淡化装置,利用的能源是 ,获得的蒸馏水属于 (填字母序号).
A.单质 B.化合物 C.混合物
(3)从海水中提取食盐,采用的方法是 .
(4)用氯化钠和碳酸氢铵(NH4HCO3)可制备碳酸氢钠和氯化铵(NH4Cl),该反应可表示为:NaCl+NH4HCO3═NaHCO3+NH4Cl.
20℃时,按上述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的质量比,向100g水中加入11.7g NaCl和15.8g NH4HCO3.理论上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为 g.
资料:20℃时四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假设它们同时溶解在水中各自的溶解度不变.
物质
NaCl
NH4HCO3
NH4Cl
NaHCO3
溶液度/g
36.0
21.6
37.2
9.6
9.水在化学实验中其重要作用.
(1)请根据以下实验回答问题:
①从微观角度分析,图甲中实验Ⅰ和实验Ⅱ的本质区别是 .由实验Ⅱ可以得出水是由 组成的.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实验乙:B中铁丝依然光亮,C中铁丝表面灰暗,D中铁丝依然光亮.B、C对比说明铁生锈主要与 有关;C、D对比说明铁生锈的快慢与 有关.
(2)如图丙1是a、b两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回答:
①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的温度范围是 .
②如图丙2所示,试管1、2中分别盛有20℃时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底部有等质量的a、b固体剩余,向烧杯的水中加入冰块,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析出的固体不含水)
A.试管2底部的固体减少
B.a溶液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C.a溶液中溶剂质量等于b溶液中溶剂质量
D.变化后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a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0.水,是生命之源。饮用水的质量,关系着人类的健康与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全国各地水污染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解本地的水资源质量状况,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到学校附近的人工湖调研湖水的质量。
(1)首先,兴趣小组的同学从湖水输入口处取300ml湖水样品,观察发现该湖水样品呈浑浊状,因为其中含有较多的难溶性杂质,为去除样品中的难溶性杂质,应该对所取湖水采取 操作。(填序号)
①用活性炭吸附 ②滴加消毒剂 ③过滤 ④蒸发结晶
(2)其次,兴趣小组的同学需要用PH试纸测定湖水样品酸碱性的强弱程度,请写出具体操作方法
(3)经测定,该湖水样品含有一定量的稀硫酸,为使湖水样品变成中性,兴趣小组的同学向其中添加了适量熟石灰粉末,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节约用水,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与节约用水相符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农业上推广使用滴灌技术
②洗衣、洗菜、淘米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③水龙头滴水置之不理 ④关停一些污染大、用水量大、产能低的工厂
11.我国是一个贫水的国家。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水资源总量少于巴西、俄罗斯、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位于世界第6位;若按人均水资源计算,则仅为世界水平的1/4排在第110位之后。缺水情况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而且有不断加剧的趋势。而且水的污染相当严重,水污染主要来自那些方面?说出你在日常生活节约用水的一种做法。
参考答案
1.D
【解析】水污染途径有: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农业废水的任意排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化肥和农药的任意使用,所以防治方法是: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是错误的,自然界中的水有各种杂着须经合理处理才能作为饮用水;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会影响农业植物的正常生长.
故选D.
2.D
【解析】
试题分析:水污染途径有: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农业废水的任意排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化肥和农药的任意使用,所以防治方法是: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是错误的,有的动植物对水体具有净化作用;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会影响农业植物的正常生长。故选D
考点: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3.C
【解析】
试题分析:C标志属于节约用水的标志。故选C.
考点:化学标识
4.D
【解析】A、水中的溶解氧指的是氧气,水中的动物如鱼儿正是靠这部分氧气来维持呼吸的.因此水中溶解氧的能力直接关系到水中生态系统的平衡.故A说法正确;
B、氨氮中的氮元素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如果含量高就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生植物疯长.故B说法正确;
C、在取水口附近是不能设立排污企业的,因为会造成水源的直接污染.故C说法正确.
D、生活污水也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不能任意排放.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5.D
【解析】
试题分析:为保护水资源,应合理使用化肥、农药,A错;利用沉降的方法,不能将硬水转化成软水,应用蒸馏或煮沸可以把硬水转化为软水,B错;工业废液中含有很多有害物质,任意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C错。
考点:爱护水资源,硬水和软水的转化。
6.(1)④ (2)过滤 (3)肥皂水(蒸发或其它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解析】:(1)①全部拆除、取缔涪江沿岸的经营性茶船,可以减少垃圾,保护水环境;②在涪江沿岸铺设雨污管道,使污水不拍向河里,保护水环境;③取消沿江两岸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排污口,新建污水处理厂,可以保护水环境;④修建涪江沿岸景观带,与保护环境无关;⑤禁止沿岸居民在湖里洗衣物,减少富营养物质,保护水环境.
故选④;
(2)自来水厂通过对湖水进行沉降、过滤、灭菌处理后,再输送到千家万户.
故答案为:过滤;??
(3)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硬水加入肥皂水时泡沫较少,软水加入肥皂水时,泡沫较多.
故答案为:肥皂水.
7.(1)混合物(2)2H2O2H2↑+O2↑ (3)降低(4)50g,37.5%
【解析】
试题分析:
(1)故自来水中有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
(2)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配平即可;
(3)物质溶于水,溶液对外表现的温度可能发生变化,观察图甲所示实验,判断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降低;
(4)t1℃,要完全溶解15g甲物质至少需要水50g,因为在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是30g;t2℃,甲物质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37.5%。
考点:物质的分类,电解水实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8.(1)蛋白质;(2)太阳能;B;(3)蒸发结晶;(4)7.2g
【解析】(1)鱼类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所以食用海鱼摄取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
(2)从图中可以得出使用的为太阳能;而得到的蒸馏水为纯净物,故选B;
(3)海水晒盐是将海水中过多的水分蒸发,而得到食盐晶体的过程,所以其原理为蒸发结晶;
(4)解:根据化学方程式中质量关系可以知道:
NaCl+NH4HCO3═NaHCO3+NH4Cl
58.5?? 79??? ??84??? 53.5
11.7g? 15.8g???16.8g? 10.7g
满足化学式中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故可以知道可以得到碳酸氢钠的质量为16.8g,生成氯化铵的质量为10.7g,根据题中的溶解度表可以知道,20℃时 100g水中能够溶解碳酸氢钠的质量为9.6g,能够溶解氯化铵的质量为37.2g,所以能够析出的晶体的质量为16.8g-9.6g=7.2g
9.故答案为:(1)①水分子是否改变;氢、氧元素;②水;氧气的浓度;
(2)①0≤t<20℃; ②ACD.
【解析】
试题分析:(1)①水沸腾中水分子没有改变,而水通电分解中水分子已经改变,图甲中实验Ⅰ和实验Ⅱ的本质区别是水分子是否改变;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可以得出水是由氢、氧组成的;
②B中铁丝依然光亮,C中铁丝表面灰暗,D中铁丝依然光亮.B、C对比说明铁生锈主要与水有关;C、D对比说明铁生锈的快慢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2)①a、b两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可知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的温度范围是0≤t<20℃;
②A.向烧杯的水中加入冰块,温度降低,且固体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试管2底部的固体减少,故A正确;B.向烧杯的水中加入冰块,温度降低,且固体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a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故B错误;C.向烧杯的水中加入冰块的过程中,溶剂没有改变,所以a溶液中溶剂质量等于b溶液中溶剂质量,故C正确;D.向烧杯的水中加入冰块,温度降低,b固体有一部分溶解,而a有晶体析出,所以变化后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a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故D正确.
考点:电解水实验;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10.(1)③(2)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放一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滤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溶液的pH。(3)Ca(OH)2+H2SO4═CaSO4+2H2O(4)①②④
【解析】
试题分析:(1) 为去除样品中的难溶性杂质,应该对所取湖水采取过滤操作,故答案选择③;(2)测定水的PH的正确操作为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放一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滤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溶液的pH;(3)硫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H2SO4═CaSO4?+2H2O;(4)“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①农业上推广使用滴灌技术;②洗衣、洗菜、淘米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④关停一些污染大、用水量大、产能低的工厂,做法与节约用水相符。故答案选择①②④。
考点:水知识
11.主要来自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农业上不合理的使用化肥农药等;一水多用(用淘米水浇花;用洗衣服的水冲厕所;)
【解析】
试题分析:水污染主要来自主要来自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农业上不合理的使用化肥农药等,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有,一水多用,如用淘米水浇花;用洗衣服的水冲厕所;使用节水器具等.
考点:爱护水资源
第二单元 第三节 水的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由于利用和保护不当,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引起深刻的社会危机的是( )
A、煤 B、石油 C、淡水 D、金矿
2、湖南省年人均水量约为2500m3对照下表可知该省人均水资源紧缺程度为( )
紧缺性程度
年人均水量
轻度缺水
1700~3000
中度缺水
1000~1700
重度缺水
500~1000
极度缺水
<
A、轻度缺水 B、中度缺水 C、重度缺水 D、极度缺水
3、不提高市民的节水意识,南昌市近期举办了“豫章城里话节水”的征文活动。下面是部分市民征文中有关水的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污水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 B、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C、要节约用水,做好水的循环利用 D、自来水厂用硫酸铜给饮用水消毒
4、下图是瓯江口附近海域污染标准指数示意图,此海域的主要污染物是氮、磷以及油污。氮和磷大量排入水域后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污染,形成赤潮。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可采取许多措施来防止赤潮的发生。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
A、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 污染标准指数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到再排放 4.0
C、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D、科学使用氮、磷肥 3.0
2.0
1.0
0 污染物
5、世界上淡水主要消耗在( )
A、工业生产中 B、生活用水中 C、农业用水中 D、交通运输中
6、2006年“六·五”世界环境日我国的主题见右图。下列措施
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
A.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水能等能源
B.合理利用石油、煤等不可再生资源
C.工厂“三废”和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D.为使农作物高产,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
7、为了改变我市某些地方“枕着大江、大河没水饮”的状况,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B .禁止工厂排放工业废水
C.生活、生产垃圾不堆放在河边 D.减少或不使用含磷洗涤剂
8、上海被列为36个水质型缺水城市之一,并被联合国预测为21世纪洁净水严重缺乏的世
界六大城市一。造成水质型缺水的主要原因是( )
A、河流上游水源污染较严重 B、淡水资源短缺
C、降雨量不均衡 D、取水点远离城市
9、下列有关水资源及其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仍是世界“贫水国”之一
B、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降水少,因而缺水严重
C、深圳水资源比较丰富,因此不必担心缺水
D、生活污水排入江河,有利于水生动物的生长
10、2008年5月11日,南昌市计划供水、节约用水办公室向全体市民发出节约用水倡议。下列做法或建议错误的是( )
A.洗澡擦肥皂时不关喷头 B.刷牙少用一口水,洗脸少用一杯水
C.选用节水型器具 D.发现水管漏水及时向物业管理或供水部门反映
二、填空题
11、(7分)说地球上水资源丰富,是因为 ;说水资源宝贵,是因为
。爱护水资源要从 和 两方面采取措施。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 污染、 污染和 污染。
12、(6分)自然界中我们接触到的水有:①海水、②江河水、③雨水,经净化处理后的水有:④自来水、⑤矿泉水、⑥蒸馏水等,从既科学又经济的角度看,请你选择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水产养殖用: ; (2)灌溉农田用: ;
(3)洗衣、洗浴用: ; (4)洗菜、烧饭用: ;
(5)日常饮用: ; (6)配制医疗注射液用: 。
13、(5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运用。
下图为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1)上图吸附池内的活性炭起 作用,经沉淀、过滤等净化处理后所得的水
纯水(填“是”或“不是”)。
(2)家庭生活中可以用 检验某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
(3)有些科学家预言:“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这句话警示我们应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一是节约用水,二是防止水体污染。请你举一例节约用水的做法:
。
三、简答题
14、(4分)【2007年1月17日新华社消息】 国家卫生部对《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全面修订和完善。新标准为国家标准,对饮用水增加了亚硝酸盐、溴酸盐、贾第虫和隐孢子虫等危及人健康的有害物检测指标。新标准于2007年元月7日起强制执行。新标准水质指标将从以前的35项,增加到106项。
(1)土壤 植物 禽畜
人
(2)水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鱼 人
请根据食物链说明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的重要性。
四、应用题(共8分)
15、(8分)
用水量
年份
工业用水/m3
农业用水/m3
生活用水/m3
2000
3.9×1011
1.1×1011
6.0×1010
005
4.2×1011
1.4×1012
2.8×1011
(1)上表是我国用水量的统计,2005年与2000年相比, 用水增长幅度最大。请你根据增长幅度最大的用水方面,提出一条节水建议
。
(2)若2005年总用水量为2.1×1012m3,请计算出2005年的三项用水量在总用水量中所占的百分比。
参考答案
1、C 解析: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地球上总水储量虽然巨大,但可利用的淡水还不到总水储量的1%,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
点拨:地球上的水资源状况:总水资源丰富,淡水资源短缺。
2、A 解析:对照表中的数据可知湖南省属于轻度缺水省份。
3、D 解析:人们的家庭生活离不开水主要是指离不开自来水。自来水是自来水厂将自然界中江、河或地下水等经过一系列的生产加工得到的。在这些生产过程中有一个杀菌消毒的工序,利用的是氯气而不是硫酸铜,硫酸铜有一定的毒性。
点拨:“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而A、C应当成为人们保护水资源的自觉行动。利用排除法可知应选D。
4、C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出产生赤潮的原因是海水中富含氮、磷元素,那么要防止赤潮发生就必须防治水污染。水污染的人为原因有:工业“三废”的直接排放、农药化肥的任意施用、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由此可知A、B、D三项的做法是合理的。
5、C 解析:农作物生长离不开水,所以农业用水量巨大,在工业发达的国家中,农业用水是工业用水的2~3倍。
6、D 解析:A、B两项都有助于减少和消除污染,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合理利用石油、煤等不可再生资源,对于可持续性发展,生态安全都有重要的意义。A、B、C三项都和我国世界环境日的主题相符合。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会造成水的污染,农作物中也会残留较多的有害物质,造成食品安全问题。故选D。
7、B 解析:为了消除水污染,改变“枕着大江、大河没水饮”的状况,A、C、D都是必须采取的合理的措施;对于工业废水应该是处理达标后再排放,而非禁止排放。
点拨:树立科学发展观,改善环境污染,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是限制发展,而引导其“又好、又快”的发展。
8、A 解析:本题应抓住“水质型”缺水这一关键条件,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都是造成水质型污染使水质变坏的条件,故A正确。
点拨:本题除了应用化学知识外,还可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帮助解决问题。如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且降水丰富,所以B、C、D都不对,而A与题意相符合。
9、A 解析: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只有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许多地区已出现水资源短缺影响人民生活、制约经济发展的局面。如深圳市属于沿海地区,水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是淡水资源并不充裕,加上人口集中、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量大,淡水仍然短缺。所以我国仍是世界“贫水国”之一。
10、A 解析:节约用水包括:不浪费水和提高水的利用率,B、C、D都是节约用水的具体表现;而A明显是在浪费水,所以A的做法或建议是错误的。
11、答案:水占地球表面的71% 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 节约用水 防止水体污染 工业 农业 生活 解析:地球上的水资源状况特点是总水储量丰富,而淡水资源很少,可利用的淡水不到总水储量的1%。所以我们要爱护水资源,并从源头上防治水体污染。
12、答案:(1)①② (2)②③ (3)④ (4)④ (5)④⑤ (6)⑥
解析:本题考查了水的重要作用: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水力发电利用的是水;此外,水还能为人类提供水运的航道和宜人的环境。应用有关化学知识和你的生活经验,就能顺利回答本题。
13、答案:(1)吸附 不是 (2)肥皂水 (3)及时关闭水龙头、用淘米水浇花、农业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等。解析: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从取水口取出的天然水,经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等净化处理以后所得的水仍然不是纯水。软水中滴入肥皂水会产生丰富的泡沫,而硬水滴入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很少且有浮渣,所以常用肥皂水来检验某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节约用水应从每个人做起,可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如何节约用水。
14、答案:植物的生长需要水灌溉,水中的生物与水更分不开,没有干净的水,就没有干净的食物,人类的生存就会受到极大威胁,所以防止水污染、保护水资源关系到人类的生存。解析:人类的食物有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水受到污染就会危害到作物和水生生物,人类以这些作物、禽畜及水生生物为食,也会间接受到污染。所以水污染会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15、答案:(1)农业 农业上要节约用水,改大水漫灌为喷灌
(2)工业用水:20% 农业用水:66.7% 生活用水:13.3%
解析:2005年与2000年相比,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生活用水增长的幅度分别为:0.077倍、11.7倍、3.7倍,所以农业用水增长幅度最大。可以通过采用新的技术,改善传统的灌溉方式来实现节水的目的。用2005年各项的用水量分别除以2005年的总用水量,即为三项用水量在总用水量中的百分比。
点拨:在工业、农业和生活用水中,用水量最大的是农业用水。随着我国对农业投入的加大,农业用水已占据了总用水量的大部分。
《第三节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面是丽丽同学整理的部分化学知识。其中有错误的是
A.在池塘、湖泊中种植水生植物可以改善水质
B.地壳中四种元素含量的比较:O> Al >Si >Fe
C.目前广泛使用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D.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性质不同原因:分子的构成不同
2.2006年我国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使用已受到普遍关注.下列用水行为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①将工业冷却水进行循环利用;
②用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灌溉农田;
③用洗菜、淘米的水浇花、冲厕所;
④用喷淋节水龙头代替用水较多的旧式龙头;
⑤用大量的水冲洗汽车代替人工擦洗.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3.下列属于节约用水标志的是
4.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河水可用蒸馏的方法净化
B.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来区别
C.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 1 : 2
D.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5.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溶剂,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用肥皂水不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将黄河水经沉降、过滤、吸附、灭菌等净化操作后,可供人们生活使用.
D.水体有一定的自净能力,部分工业污水可以直接排放.
6.今年入夏以来,长江中下游发生严重干旱,洞庭湖、鄱阳湖的水域面积大大缩减,蓄水量大幅降低,并出现水体富营养化倾向,这不仅威胁着当地的农业渔业生产,而且严重影响南水北调工程。下列关于淡水资源的认识错误的是
A、我国淡水资源非常丰富,今夏的干旱对我国无影响
B、地球上的水资源丰富,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C、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人都应爱惜淡水资源
D、水体污染,破坏了水体生态系统,还会危害人体健康
7.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能够溶解所有的物质
B.澄清的矿泉水属于混合物
C.大量施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D.我市水资源丰富,不需要节约用水
8.为建设“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的美丽中国,2015年4月16日国务院颁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下列做法有利于该目标实现的是
A.大力推广使用含磷洗涤剂
B.推广围湖造田和围网养殖
C.用工业污水直接灌溉农田
D.开发无废水或节水的生产工艺
9.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下列归纳有误的一项是( )
A.性质与用途
B元素与人体健康
氢气燃烧产物为水——最理想燃料
熟石灰呈碱性——改良酸性土壤
活性炭有吸附性——做净水剂
人体缺氟——易生龋牙
人体缺锌——影响人体发育
人体缺碘——甲状腺肿大
C.生活常识
D.环保与物质的利用
取暖防中毒——煤炉上放一壶水
防菜刀生锈——喷水后悬挂起来
海鲜品保鲜——甲醛水溶液浸泡
减少水污染 ——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使用乙醇汽油
减少白色污染——使用可降解的塑料
10.为了使扬州的环境更美好,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禁止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 B.增加公园,扩大绿化面积
C.将垃圾收集起来焚烧 D.鼓励市民出行乘坐公交少开私家车
二、填空题
11.请写出防止水体污染的三种具体方法:
12.水是极其重要而又宝贵的自然资源,人类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它。据报道,北京等大城市相继举行调高水价的听证会。调高水价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水的处理和输送成本增加等。请你说出两条提高水价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探究题
13.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要认识它,爱护它。
(1)水是由______组成的,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硬水不利于我们的生活,生活中我们可以用____的方法将其软化
(3)请推荐你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个好举措______
(4)自然界的水因含有多种杂质而不能直接饮用。需要经过自来水厂处理后才能饮用。目前很多自来水厂用氯气进行消毒。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若D的化学式为HClO,写出图甲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小军将新制的氯气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惊奇地发现试液先变红,接着就褪色了。他查阅资料得知新制的氯水具有漂白性。为探究溶液褪色的原因,他设计了几个实验:
【实验准备】用紫色石蕊试液浸泡几朵小纸花,并晾干;加热少量新制的氯水,冷却后灌入喷壶。
实验Ⅰ
实验Ⅱ
实验Ⅲ
实验Ⅳ
实验Ⅴ
喷稀盐酸
喷 水
直接放入氯气
喷水后放入氯气中
喷加热后的氯水
【实验现象】①实验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Ⅱ、Ⅲ:紫花不变色
③实验Ⅳ:紫花先变红后褪色 ④实验Ⅴ:紫花变红,不褪色
【实验结论】新制氯水中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地壳中元素含量排在前四位的是:O、Si、Al、Fe ,B错误。故选B。
考点:水资源的保护,元素的含量,化石燃料,分子的性质
2.B
【解析】保护和合理使用水资源的措施很多.①将工业冷却水进行循环利用;③用洗菜、淘米的水浇花、冲厕所;④用喷淋节水龙头代替用水较多的旧式龙头等都可以.故①③④组合正确.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水资源的保护与合理使用.将工业冷却水进行循环利用能节约用水.
3.C
【解析】
试题分析:A、标志为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错误;B、标志为禁止烟火,错误;C、标志为节约用水标志,正确;D、标志为禁止燃放鞭炮,错误。故选C
考点: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4.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河水可用蒸馏的方法净化 ,根据蒸馏的原理是正确的叙述;B选项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来区别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 1 : 2是错误的叙述,应该为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 1 : 2;D选项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C
考点:有关水的知识
5.C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证明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C选项将黄河水经沉降、过滤、吸附、灭菌等净化操作后,可供人们生活使用,是正确的叙述;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水体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工业污水不可以直接排放;故答案选择C
考点:水知识
6.A
【解析】A、我国淡水资源十分有限,今夏的干旱对我国影响很大.故A错误;
B、地球上的水资源丰富,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故B正确;
C、地球上淡水资源很少,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人都应爱惜淡水资源.故C正确;
D、水体污染,不但破坏了水体生态系统,还会危害人体健康.故D正确;
故选A.
7.B
【解析】A、有些物质难溶于水,故A错误;
B、澄清的矿泉水常含有一些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正确;
C、大量施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故C错误.
D、水是宝贵的资源,应节约使用,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水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资源,我们要好好利用和保护.
8.D
【解析】
试题分析:A、会造成含磷化合物排入水中,使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污染,不利;B、会减少水源和污染水体,不利;C、工业污水含有害物质,会损害植物,和使粮食有害物质含量增多,不利;D、可以节约水资源,有利。
考点:水资源和保护
9.C
【解析】
试题分析:CO难溶于水,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中毒;菜刀生锈是铁与水、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喷水后悬挂起来不能防菜刀生锈;甲醛水溶液具有毒性,会破坏蛋白质,故不能应用海鲜品保鲜,选C
考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化学与生活
10.C
【解析】
试题分析:为了使扬州的环境更美好,A.禁止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是可取的行为;B.增加公园,扩大绿化面积,可净化空气,是可取的行为; C.将垃圾收集起来焚烧,是不可取的行为,因为这样会污染空气;D.鼓励市民出行乘坐公交少开私家车,是可取的行为,这样会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故答案选择C
考点:化学与环境
11.生活污水、工业污水要先处理再排放,农业上要合理施用农药、化肥
【解析】
试题分析:爱护水资源,可从以下方面做起:一是节约用水,生活中可一水多用,农业上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工业上水重复利用;二是要减少水体污染,生活污水、工业污水要先处理再排放,农业上要合理施用农药、化肥。
考点:水资源的保护
12.①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 ②淡水资源减少 ③水被污染 ④用水量增加
【解析】可饮用的淡水资源的减少,社会用水量的增加,使淡水资源越来越缺乏,调高水价,既可以弥补生产自来水企业的资金不足,又可以通过价格杠杆激发人们的节水意识;
故答案为:可以弥补生产自来水企业的资金不足;可以通过价格杠杆激发人们的节水意识
13. (1)氢元素、氧元素;2H2O 2H2↑+ O2↑;
(2)煮沸;(3) 一水多用、随手关闭水龙头等 (4) Cl2+H2O==HCl+HClO
紫花变红,不褪色 ; HClO 。
【解析】
试题分析:(1)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 2H2↑+ O2↑。
(2)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3)一水多用、随手关闭水龙头等都是节约用水的好方法。
(4) 图甲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
【实验现象】①实验Ⅰ:紫花变红,且不褪色;
【实验结论】新制氯水中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是HClO。
考点:物质的组成;硬水软化;节约用水;化学方程式;酸碱指示剂。
点评: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物质,加热煮沸以后,大量的钙镁物质会形成沉淀,硬水的硬度会降低;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两个原则,注意化学式要正确,不要忘记反应条件、气体或者沉淀符号;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酸性物质变红色,遇到碱性物质变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