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音的高低》
姓名
罗显敦
工作单位
广西河池市都安县安阳镇第一小学
年级学科
二年级音乐上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音的高低》人教版小学音乐上册的一个教学内容。本课通过"学一学""听一听""唱一唱""辩一辩"四个教学环节贯穿其中,使学生在尝试探索中发挥自主学习精神,初步了解音的高低变化。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喜爱,激发他们的探究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目标要明晰、具体、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聆听各种声音,感受声音的美,培养喜爱音乐的情趣。
2、领悟生活处处有音乐,体验音乐的美感,增进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听辨、模仿、探究、表现音乐的活动中,形象、直观感受音的高低。
2、在小组合作中拓展学习成果,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群体协调能力。
3、通过“柯尔文手势”的学习,在教学中体验音乐学习的乐趣。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声音的高低之分,知道其区别。
2、在生活中辨别声音的高低。
重点难点
1. 能基本分辨日常生活及音乐中声音的高低和音色。
2. 在音乐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感受力,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通过生活中高低不同的各种声音,如大钟与碰铃、大鼓与小鼓、老人与年轻人、动物的叫声以及其他各种乐器声音的对比,使学生感受音的高低。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活动1【导入】游戏导入
1、游戏:听一听,辩一辩,寻找声音。
2.由教师启发通过两位同学的身高对比,让学生懂得我们这里的高低比较是用眼睛,通过观察来完成的。
3.教师讲解:其实声音也有高、低之分,我们可以用耳朵通过听辨,分辨出声音的高低。
活动2【导入】听辨模仿,感受高低
1. 初步感受音的高低
(1)教师分别播放牛和羊、老虎和猫的声音。
教师提出聆听要求:注意聆听、比较它们谁的声音高,谁的声音低?
(2)请学生分别模仿这两组声音。(教师提示学生在模仿动物叫声过程中注意比较声音高与低。)
(3)请学生试着列举出几组动物声音高低对比的例子,并模仿出来。(教师提示学生动物叫声的举例要明显,要可以明确地表现出叫声的高低音。)
2. 在乐器的音响中感受音的高低
教师语:动物的叫声有高低,我们音乐王国中乐器的声音也有高低之分。
例如:
(1)大号和小号
教师要求:学生聆听并判断两种乐器音的高低,用声音模仿。
(2)大提琴和小提琴
教师要求:学生聆听并判断两种乐器音的高低,用声音模仿。
3. 建立音的高低概念
(1)教师分别用钢琴弹奏高音区、低音区各一个音。
教师聆听要求:请学生说一说这两个音有什么不同?
(学生可能回答弹奏的这两个音,一个低,一个高,这时教师要启发并提示学生,两个音在音色上也有不同。鼓励学生用语言表述两个音在音色上的差异。)
(2)教师总结:我们把听起来比较尖细、轻巧的音叫做高音。听起来比较粗重的音叫做低音。(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高音与低音在音色上的不同。)
4. 音的高低游戏,体验音的高低。
游戏规则:全班分为四组,教师分别弹奏几组高低对比的音,让四组同学听辨,认为音高的举左手,认为音低举右手,最后看哪组判断准确哪组获胜。
5. 运用声音表现感受到的音的高低音色。
(2)教师提问:这首歌谣中说的是大钟和小钟音色高低的特点,用自己的声音模仿出来。(请学生模仿大钟、小钟的声音体会音色高低的特点)
(3)请学生用自己的声音模拟大钟、小钟, (4)请学生选用乐器来模拟小钟的声音?
(5)老师用钢琴的低音模拟大钟的声音。
教师要求:在教师与学生合作读节奏谱过程中,教师要提示学生:第一,心里要有节奏,速度不能忽快忽慢。第二,不要忘记模拟大钟、小钟声音的高低。
(6)教师与学生合作共同读谱并用乐器模拟大钟、小钟声音。
活动3【导入】手势演示,唱准音阶
1、认识柯尔文。
2、感受柯尔文手势,模仿做一做。
3、边做手势边唱出音阶。
活动4【导入】课堂小结,师生再见
声音的世界真神奇,有了高低不同、音色不同的神奇声音,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很有趣。今天,我们了解了用“高”、“低”来分辨声音的音色特点。老师给同学们留一个作业,请你试着用声音高低不同的乐器或是动物来创编新歌谣的歌词。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1
听一听,辩一辩,寻找声音。
由教师启发通过两位同学的身高对比,让学生懂得我们这里的高低比较是用眼睛,通过观察来完成的。
以用耳朵通过听辨,分辨出声音的高低。
活动2
听辨模仿,感受高低
教师分别播放牛和羊、老虎和猫的声音。请学生分别模仿这两组声音。(教师提示学生在模仿动物叫声过程中注意比较声音高与低。)
动物的叫声有高低,我们音乐王国中乐器的声音也有高低之分。
活动3
手势演示,唱准音阶
1、感受柯尔文手势,模仿做一做。
2、边做手势边唱出音阶。
让学生认识柯尔文手势并唱准音阶。
活动4
课堂小结,师生再见
复习前面学过的内容。
了解用“高”、“低”来分辨声音的音色特点。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音的高低的认识和辨别,我设计了两个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去寻找、感受音的高低。一个是“找一找”:让学生敲击打击乐器,聆听并模仿其发出的声音;联系生活模仿动物、交通工具等各种声音,从而找到高音和低音。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容易混淆音的强弱和高低,误认为响的音就高,轻的音就低。为了引导学生区分这两者的不同,我设计了“辨一辨”的活动:先让学生听辨并模仿几组声音的高低,仔细对比这些声音;让学生充分交流,总结出正确分辨高低音的方法:又尖又细的声音比较高,又粗又重的声音比较低。为了让学生活学活用,牢固掌握辨别音的高低和强弱的方法,我还用钢琴弹奏出强弱不同但音高相同的音让学生听辨,明白音的高低和音的强弱无关。这样,既突破了区分音的高低与音的强弱这个教学难点,又加深了学生对高低音的感受,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听辨能力和创新思维。
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板书。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附件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