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西北地区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区内的地形、山脉、河流等地理事物。
掌握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分析造成干旱的原因。
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了解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主要城市、交通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记图,巩固学生对西北地区概况的认识;通过视频及微课的讲解,分析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特征的成因,及对农业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讲述本区的然资源丰富,地域辽阔,畜牧业发达,看到本区良好的发展前景,从而对学生进行热爱边疆的教育。通过了解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特征形成的成因,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方式与方法
读图分析法、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填图、演示法、微课视频教学
教学资源
教学课件、相关视频、学案等
教学设计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欣赏视频《雄起了我的国——三北防护林》
教师提问导入:这个视频让我们对西北耳目一新的认识,为什么国家要花70年的时间去整治三北地区?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这节课的内容西北地区。
二、新课讲授
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1)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区内的地形、山脉、河流等地理事物。
2)掌握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分析造成干旱的原因。
3)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4)了解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主要城市、交通的分布。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活动一:区域概况,学生阅读书本P20页,结合书本图文信息,自主学习完成。
记图填图:(主要山脉、地形区、河流)
1、位置范围:
(1)自然界线:大致位于 以西, - - 以北。(用红笔在下图相应位置描出这些山脉)
(2)主要包括行政区: 自治区 、 自治区 、 自治区
、 、 、 等省。
(1)西北地区地形以 、 和 为主。(2)新疆地形结构特征“ ”。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教师课件展示西北地区的概况,并小结:西北地区地广人稀,自然环境特征干旱。
过渡:一直以来我们对西北地区的第一印象就是干旱缺水,它干旱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我们这节课探究的主要问题,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观看一个微课视频解答一下心中的疑惑吧!在观看视频前,我们尝试着先把学案活动二完成。
活动二:西北地区干旱成因及对农业的影响,完成学案3—4(观看微课释疑)
3、气候
(1)西北地区是 气候,属于干湿地区中的 、 地区,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很大,日照强。
(2)西北地区降水稀少,自东向西递减,因此西北地区的植被自东向西由 、 、 逐渐变化。
(3)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最主要特征是: 。成因:①深居 远离 ,水汽难以到达;② 环绕,阻隔水汽进入。
(4)坎儿井是西北地区最古老的地下引水工程(减少蒸发),水源主要来自 。
4、农业
(1)制约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因素是: 。
(2)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优良畜种有三河马、三河牛、细毛羊,西北地区主要发展灌溉农业(河流沿岸)和绿洲农业(沙漠地区)。由于昼夜温差大,新疆的瓜果特别甜。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并展示学习成果
教师小结: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主要是受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干旱影响农业生产,我们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过渡:西北地区干旱缺水,对其生产生活都有很大影响。为了生存,为了发展,我们要克服一切问题。我们西北地区缺水,但是我们还有其他资源可以利用,有哪些可以利用的资源呢?我们一起来找找。
活动三:探究西北地区资源及城市、铁路干线的分布
学生读图6.27完成
矿产资源
西北地区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 、 、 、 的储量均居全国前列。
矿产资源分布: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和新疆,石油、 主要分布在新疆的两大盆地中。
(2)新能源:太阳能和风能。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将西部的油气资源输往东部,能带动西部经济发展和补给东部能源不足,优化东部能源结构。
(3)旅游资源:
a.草原风光,b.少数民族风情,c.沙漠风光,d.天山天池、敦煌莫高窟、长城嘉峪关、甘肃的鸣沙山、月牙泉。其中敦煌 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4)城市分布规律:多沿 或山麓水源地分布,主要铁路干线有: 。
学生小组学习,并进行成果展示。
教师小结:西北地区的资源丰富,有矿产资源,太阳能和风能,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相信大家都喜欢旅游,现在老师带大家去领略一下西北的自然风光。
学生观看视频“大美甘肃,西北行歌”。
过渡:视频中我们看到了一些荒无人烟的大漠景观,很震撼,曾经这些大漠地区也繁华过。比如楼兰古城。
学生阅读知识之窗,反思我们在开发西北地区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教师小结:在资源的开发中要十分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三、谈收获
四、达标检测(略)
五、板书设计
(一)区域概况:位置、范围、地形、河流、行政区域
(二)干旱的成因:地理位置、地形
(三)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新能源、旅游资源
六、教学反思
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制作课件和微课。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重体现学生为主体地位,注重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通过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学生从地图上收集地理信息,整理信息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活跃课堂。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由于教学内容较多,感觉教学过程中有点仓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