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下册9 古诗三首 教案 (3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9 古诗三首 教案 (3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19 19:54:3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9古诗三首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会认“屠、苏”等7个生字,会写“旧、符”等11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清明》。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描述诗中节日的情景。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和图画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感受节日的美好,描述诗中节日的情景。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熟读古诗,收集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视频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导言: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大家想知道是什么吗?请大家仔细地看,认真地听。(播放视频:贴春联、舞狮子、放鞭炮等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情景。)
2.同学们,大家都看到了什么?这些喜庆的场面会在什么时候出现?
3.教师:过年也叫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宋代诗人王安石把这种喜庆的场面用古诗给我们描绘出来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元日》。(板书诗题,学生齐读)
4.理解题目。
(1)教师:你知道“元”有哪些意思吗?知道“元日”是什么意思吗?
(2)教师:元日就是新年的第一天,农历正月初一,也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扩词:元宵、元日)
二、简介诗人,听读古诗
1.教师导言:老师这里有关于王安石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出示作者简介,指名读)
2.介绍背景。
3.范读古诗,划出节奏。
(1)课件出示古诗,教师范读。
(2)指导学生划出节奏。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三、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古诗。
2.教师:大家读得多美啊!接下来,同学们再用喜欢的方式来读诗,并借助注释初步理解诗意。
3.检查生字的学习情况。
4.采用多种方式读诗。指名读、齐读。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时候的节日?在诗中画出描写的事物。
四、研读古诗,理解诗意
1.教师:学习古诗不仅要把诗句读正确、读流利,还要根据诗句的意思展开丰富的想象。古诗的每一句都描绘了一幅画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中的注释,把对字词的理解带到诗句中,练习说说每一句诗的意思。
2.学生读注释,教师点拨。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句,同桌互相交流说说展现在自己眼前的是一幅幅怎样的画面。
4.全班交流、评议、完善诗意。
在爆竹声中送走了旧的一年,春风已把温暖送进了屠苏酒碗。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门万户,家家都用新的桃符把旧的桃符更换掉。
5.练习说话。
(1)教师:你为什么能从“屠苏”中感受到快乐呢?
预设:在这万家团圆的时刻,大家迎着和煦的春风,一边喝酒一边说着祝福的话语,身上暖暖的,心中更是暖暖的。
(2)指导学生读诗,把这份快乐、温暖读出来。
(3)多媒体出示画面,引导说话。
①多媒体出示放烟花的画面。
②教师:刚才我们欣赏的画面多美呀。看,五彩缤纷的礼花在天空中绽放;闻,到处都飘散着爆竹的硝烟味;听,到处都洋溢着欢声笑语。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多喜庆啊!置身在这样的情景中,你的心情怎么样?与同桌交流交流吧!
五、品读古诗,体悟情感
1.学生默读全诗,想一想全诗描写了哪些场景。
2.学生发言,教师点拨:诗人选取放爆竹、饮屠苏酒、换桃符这几个典型画面,用寥寥数语为我们勾画出了欢度新年的喜庆景象。时至今日,人们每到辞旧迎新之时,都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王安石的这首《元日》。
3.教师:大家想一想,在诗人眼中换去的只是旧桃符吗?他笔下仅仅是一幅其乐融融的春节图吗?
4.课件出示资料:
当时的宋朝,百姓过着贫穷的生活。年轻的王安石看到了百姓的疾苦,立志要为人民造福。在他49岁时,做了宰相,他积极进行改革,推行新政,希望国家能繁荣富强。就在这一年
春节,他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元日》。
5.教师:现在,你觉得王安石仅仅是在写春节时热闹欢乐的场面吗?他还期望什么呢?用一个成语来表示就是辞旧迎新。请你再来读读这首诗,一定会有新的感受。
六、课堂总结,朗诵诗句
1.教师小结: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2.指导朗读。
七、布置作业,巩固所学
1.背诵《元日》。
2.任意选择一项完成。
(1)作画:诗人用他的妙笔给我们描绘了几个画面,请同学们根据诗意,把诗人笔下的情景画出来。
(2)写话: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人所描写的情景,并写成一篇小短文。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导言:同学们,春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谁能背背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呢?
2.课件播放春天的美景图片,学生背古诗。
3.教师导言:今天,老师还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古诗,它就是唐代杜牧写的《清明》。
4.课件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5.说一说:清明就是清明节。谁知道清明节是什么时候?清明节时有些什么风俗?
(清明在我国古代是个重要节日,是家人团聚、上坟祭扫或踏青游春的日子。)
二、简介作者,开阔视野
1.师生共同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2.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及和清明节的有关资料。
(1)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到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附近有杜湖、东南湖等胜景。
(2)清明节的来历。
3.春天来了,春雨连绵不断。杜牧在一首诗中是这样写春雨的。(教师朗诵《清明》)
三、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学生默读古诗,自学生字。
2.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诗。
3.检查生字的学习情况。
4.采用多种方式读诗。指名读、齐读。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节日的情景?在诗中画出描写的事物。
四、再读诗句,理解诗意
1.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2.小组合作交流,说说从诗句中读懂了什么,相互解答自己的疑问。
3.谁来说说自己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4.播放课件,理解词句。
5.读诗句,思考:“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两句诗写了怎样的景致?“路上行人”指谁?此刻作者的心情怎样?(教师相机板书:景:雨纷纷人:欲断魂)
6.路上行人为什么欲断魂?
预设:
“断魂”,指内心十分凄迷哀伤而并不外露的感情。因为清明节在我国古代是个重要节日,照例应该家人团聚,一起去上坟祭扫,或踏青游春。现在这位行人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地方赶路,心里的滋味已不好受,偏偏又淋了雨,衣衫全被打湿。此刻自然想在附近找个酒家,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饮点酒,祛祛寒,也可借酒驱散心中的愁绪。
7.思考“牧童遥指杏花村”的“遥”妙在何处。
8.播放课件。
遥指:远远地指着。
预设:
牧童以行动代替语言回答,行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一片红杏盛开的树梢头,隐隐约约露出了酒馆的标志,行人心中的期盼之情油然而生。
9.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了魂一样迷乱凄凉。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小村。
10.诵诗文,悟诗情。
五、朗读背诵,指导默写
1.我们在朗读的时候,除了要读准字音,更要注意诗的节奏,要读出诗的韵律。如《清明》的前两句要读得缓慢、深沉,表达出诗人心中悲凉、寂寞的心情;第三句要读出问的语气;第四句在结尾处要将语气上扬,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读出一种无限期盼的心情。
2.背诵之前先要熟读,背诵的时候要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进入诗的意境中。如背诵《清明》时,我们可以把自己想象成诗人,被春雨淋湿了衣衫,很自然地就会想到取暖的地方——酒家,通过身临其境的想象,就能记准诗句了。
3.默写《清明》这首诗不是很难,有几个字的写法需要注意:“魂”的右半部分不要丢掉撇折和点;“牧”的右半部分不要写成“欠”。
4.学生再读,读出诗的韵味。最后齐声吟诵。
六、总结全文,拓展阅读
1.小结:《清明》是唐代诗人杜牧的诗作。这首诗写清明时节春雨中所见,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历来广为传诵。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写人物,显示了人物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第四句写行动代答话,是整篇的精彩所在。全诗运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余韵渺然,耐人寻味。诗中小牧童的热情指引,自然会叫诗人连声道谢;杏花村里那酒家的幌子,更在诗人心头唤起了许多暖意!
2.指导朗诵杜牧的诗作《山行》《赤壁》《江南春》。
七、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背诵并默写《清明》。
2.试着想象一下,行人到了酒馆后,会怎样排遣愁绪呢?把自己的所想写下来与同伴分享吧!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教师导言: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唐代诗人王维写的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教师板书课题。
3.学生齐读课题,讨论一下:这首古诗写的是什么?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二、自由读诗,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提示:读古诗,讲究的是抑扬顿挫,要有节奏地读一读。
2.指名读诗。
3.学习生字。
4.指导书写生字。
三、介绍作者,了解习俗
1.课件出示作者资料。
2.教师介绍重阳节习俗。
3.课件出示茱萸的图片并介绍:茱萸是一种落叶小乔木,有浓烈香味,茎可入药。据说重阳节这天佩戴茱萸,可以避邪、消灾。像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要在自家的大门口插上一种避邪、消灾的植物一样。
四、赏读古诗,理解诗意
1.教师:学习古诗,注释是我们的好帮手。现在,我们来读一读注释。结合注释,说说诗意。
2.师生共同交流:
(1)解诗题。
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忆:想念。
山东:此处指华山以东。因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市),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2)独在异乡为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独:孤身一人;独自一人。 异乡:他乡、外乡。就是家乡以外的地方。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每:每当。 逢:遇到。 佳节:美好的节日。
倍:格外;加倍、更加。
诗意:我独自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只能做外乡的客人。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
(3)讨论:“佳节”指的是什么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 为什么这一天王维“倍思亲”?(因为他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
(4)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遥知:在遥远的地方猜想。登高: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
茱萸:一种香气浓郁的植物,古人在重阳节有插戴茱萸的习俗。
诗意: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阳节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他们都插戴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遗憾的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5)讨论:为什么要登高?(古时候有这样一种习俗: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人们都要登高避邪、消灾。)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和同桌交流。
第一、二句的意思: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就加倍地思念远方的亲人。
第三、四句的意思: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时只少我一个人。
五、质疑解惑,加深理解
1.齐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思考:《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写了什么?
预设:前两句写身处他乡异地的诗人,每逢佳节就更加思念亲人。后两句写作者想象兄弟们重阳节登高的情景。
3.指导背诵。齐读、个人背、男女生背、师生背、全班背。
4.引导学生思考、交流:
(1)谁能说说诗中的哪两句最能表达出诗人的思念之情?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说说“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为什么诗人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因为诗人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孤单。)
5.以叙述的口气,把这首诗编成故事,讲给同学听。
(诗人王维因为要在长安谋取功名,不得不与自己的故土和亲人告别,作客他乡。远在外地的他,时常想起家乡的朋友和亲人。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王维想:家乡的亲人、兄弟们一定在插满茱萸的高山上祝愿我在外乡一帆风顺吧!遗憾的是,我无法与亲人、兄弟们一起度过这美好的时光。)
6.交流: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身居外地的诗人,适逢重阳佳节,更加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六、布置作业,巩固所学
1.抄写生字,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小记者在行动:请采访一下你的家人或亲友,当他们外出学习、务工时,过节的时候是怎样思念故乡和亲人的?请你把他们的所作所为记下来与大家交流交流。








成功之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通过观看课文中的插图,结合文中的注释,再加上合理的想象大致理解古诗的意思。
不足之处: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朗诵还不是很到位,有部分同学对于古诗的朗读节奏把握得还不是很好。
教学建议: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时,要在介绍写作背景的基础上,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指导学生在头脑中想象出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