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下册 9古诗三首 清明课件 (26张)+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 9古诗三首 清明课件 (26张)+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19 20:52:33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9 古诗三首
部编三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第三单元
清明
你能背出描写春节的诗句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时节,春雨连绵不断,用古诗写出来,是怎样的情景呢?我们一起学习——
《清明》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后人评其诗“雄姿英发”“俊爽”。
作者简介
清明:就是清明节,我国传统节日,有扫墓、踏青等习俗。
认真听范读,圈出不认识的字,感受古诗的韵律。结合插图进行想象,在脑海中形成画面。
断 魂
hún
酒 家
jiǔ
牧 童

加一加:
云+鬼=魂
组词:灵魂 魂魄
比一比:
牧—牡
组词:
放牧 牧童

牡丹






左右结构






hún
书写指导:
部首:
组词:
音序:


国魂 军魂
左部小而稍上;右部竖弯钩稍宽。
H
jiè
书写指导:
部首:
组词:
音序:


借问 借钱
左窄右宽,右部第二横稍长。
J
jiǔ
书写指导:
部首:
组词:
音序:


饮酒 酒家
左窄右宽,注意与“洒”区分开。
J

书写指导:
部首:
组词:
音序:


牧童 牧羊
左右等宽,“牜”最后一笔提要有力。
M
欲:将要。
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形容凄迷哀伤的心情。
借问:请问。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形容多。
神情凄迷,烦闷不乐。
清明节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习俗。
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
路上祭扫人的失落心情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这位行人为何“欲断魂”呢?
因为清明节在我国古代是个重要节日,照例应该家人团聚,一起上坟祭扫,或踏青游春。现在这位行人却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地方赶路,心里的滋味已不好受,偏偏又淋了雨,衣衫被打湿,徒增愁绪。
远远地指着。
牧童的回答以行动代替语言,行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远处的林梢,隐隐约约露出了酒馆的标志。
请问。
杏花深处的村庄。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向牧童打听哪里有酒家,牧童笑而不答,指着远远就能看见的杏花深处的山村。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清明时节,孤身行路时的孤独、哀伤的心情。
明清
雨纷纷
问:酒家何处
欲断魂
答:遥指杏花村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
(1)“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的“清明”意思是( )
A.清澈明净。
B.清醒明白。
C.二十四节气之一, 在每年4月4日或5、6日。
(2)“路上行人欲断魂”中“断魂”是对行人的( )描写。
A.动作 B.神态 C.外貌
(3)“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杏花村”指( )
A.酿杏花酒的村庄。
B.杏花深处的村庄。
C
B
B
2.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X”。
(1)“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的“雨纷纷”既是形容春雨,也形容人的愁绪。( )
(2)“借问酒家何处有”,诗人问酒家,是想“借酒消愁”。( )
(3)“牧童遥指杏花村”中“遥指”是摇着手指的意思 。( )


X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默写《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