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1.1 绝句 课件(共27张PPT)+ 教案(详简案)+导学单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1.1 绝句 课件(共27张PPT)+ 教案(详简案)+导学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19 17:30:45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绝句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 语文看图片,
猜古诗 静夜思
(唐 李白)
s ì低头思故乡s ī村
居(清 高鼎)
小 池
(宋 杨万里)绝 句
(唐 杜 甫)唐 杜 甫绝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fǔyuān yāng1、自由读古诗3遍,读准字音,并圈出不理解的词语。2、四人小组齐读2遍,尽量读慢一些,不理解的词试着请教小伙伴。 迟日鸳鸯泥融我会连绝句
唐 杜甫fǔyuān yāng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长 短 声促 平 仄 入 — l !zè绝 句
唐 杜甫 ____- — - l春风 花草香。- — - l l 泥 融 飞 燕子, - l l —沙暖 睡鸳 鸯。迟日 江 山 丽,- ! - — l( )的阳光
( )的春风
( )的花
( )的草温暖轻轻五颜六色绿油油- ! - — l迟日 江 山 丽,出自《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 — - l__春风 花草香。迟日 江 山 丽,春风 花草香。- ! - — l- — - l__迟日 江 山 丽,春风 花草香。- ! - — l- — - l__- — - l l 泥 融 飞 燕子,鸳 鸯沙暖 睡 。 __—- l l 鸳 鸯沙暖 睡 。 __—- l l 绝 句唐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韵脚韵字押韵的字绝 句
唐 杜甫 ____- — - l春风 花草香。- — - l l 泥 融 飞 燕子, - l l —沙暖 睡鸳 鸯。迟日 江 山 丽,- ! - — l我

吟平长仄短入声促平低仄高,依字行腔泥 融 ( )沙暖 ( )。考考你迟日 ( )春风 ( )考考你绝 句
唐 杜甫 ( )。( ), ( )。 ( ), 绝 句
唐 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读教学
流程
结构
设计
古诗《绝句》导学单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一、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二、背诵古诗
小朋友,你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古诗吗?请把学过的古诗背给爸爸妈妈听吧!
三、请你读下面的词语,每个词语读三遍哦!
ní róng yàn zi yuān yāng
泥 融 燕 子 鸳 鸯
四、形近词组词:
隔( )怨( )央( )
融( )鸳( )鸯( )
五、搜集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词,并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看谁抄得最工整!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绝句》课文纸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我会写
1.古诗《绝句》
教学目标
1.会认“鸳、鸯”2个字。
2.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理解“春日、鸳鸯”等词语的意思,知古诗大意。
3.掌握“平长仄短入声促”的诵读方法,读出画面感,能熟读成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完成导学单。
教学过程
一、猜古诗,导课题
1.课件出示相关的图,学生猜古诗,背古诗。
2.了解绝句的特征,导新课,揭题。
二、读古诗,初感知。
1. 初读课文,课件出示要求:
2.检查诵读情况:指名读,个别读,小组接龙读,齐读。
3.教诵读方法:领读,齐读,开火车读。
三、诵古诗,解诗意
1.解新词:想象诗中的景物。
2.学诗句:讲解、诵读,给画配诗句。
3.懂韵脚:押韵的字——韵字——韵脚。
4.镂空背。
5.吟古诗。生领吟,个别吟,小组吟,师生接龙吟。
6.荐阅读:《我爱吟诵》初级
四、总结
五、作业。
六、板书设计
绝句
唐杜甫
韵脚
《绝句》课堂教学设计
基本
信息
学段及科目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
授课教师
时间
课题及课时
《绝句》一课时
教材版本
人教部编版教材
学校名称
授课地点
学情分析
课标
要求
《绝句》其一,是杜甫经过漂泊的磨难后,在草堂暂得生活安宁而产生的闲适情怀,诗人以眼中美丽的春景,表达热爱大自然的愉快心情。
学习
内容
1.会认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生字。
2.诵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
3.根据注释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心情。
学情
现状
三年级的孩子具有一定的阅读基础,本首五言绝句,内容简单,诗意也能借助画面及注释理解,学生完全通过自学能读懂。但学生第一次接触“平长仄短入声促”的诵读方法,想要读好整首诗也是不容易的。
学习目标
知识
技能
1.会认“鸳、鸯”2个字,会写“融、燕”等4个字。
了解《绝句》的内容及诗中景物的季节特点,2.能背诵并默写古诗。
过程
方法
1.“平长仄短入声促”的诵读方法,熟读并背诵这古诗。
2.根据注释理解诗意,结合诗意,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心情。
情感
态度
1.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春天的美丽。
2 .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
教学策略
重点
难点
重点: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难点:能用“平长仄短入声促”的诵读方法通读并背诵全诗。
方式
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心情。
媒体
技术
课前学习单、课件等
教学流程图结构
(见“教学流程图”文档)
评价方案设计
【测评内容】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二、背诵古诗
小朋友,你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古诗吗?请把学过的古诗背给爸爸妈妈听吧!
三、请你读下面的词语,每个词语读三遍哦!
ní róng yàn zi yuān yāng
泥 融 燕 子 鸳 鸯
四、形近词组词:
隔( )怨( )央( )
融( )鸳( )鸯( )
五、搜集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词,并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看谁抄得最工整!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方式】
复习学习过的古诗。
能准确地读生词。
书写工整地抄写一首春景诗。
课堂练测
【练习内容】
1、根据偏傍猜字义:“鸳、鸯”你见过吗?你能根据偏傍猜一猜吗?“鸟”字旁的字,你还知道哪些?
2、
3、词语搭配( )的阳光( )的春风
( )的花( )的草
4、考考你:泥融( )沙暖( )春风( )迟日( )
绝 句
唐 杜甫
( ),( )。( ),( )。
【评价方式】
1、通过图片理解词语。
2、通过课堂测评,考查孩子们的课外阅读积累。
3、检验孩子们本课的学习效果。
课后测评
【测评内容】
画一幅以春天为主题的画,在画中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写一首小诗或一篇日记,用自己的亲爱眼所见和亲身感受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
【评价方式】
上传至“小打卡”班级群,利用师生、生生、亲子互评的方式,给喜欢的作业点赞或写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过程设计
情境导入
【创设情境】
师导语:小朋友们我们先来玩:看图片猜古诗的游戏,看谁猜得又对又快!课件出示相关的图,学生猜古诗,背古诗。
【揭课题】师导语,揭题,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看图片猜古诗的游戏导入,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使新课的引出过渡自然。
学与教的过程
【读古诗,初感知】
初读古诗(课件出示要求)
(1)自由读古诗3遍,读准字音,并圈出不理解的词语。师观察小朋友读书的情况表扬指读的同学。
(2)四人小组一起读2遍,尽量读慢一些,不理解的词语试着请教小伙伴。
(3)师导语:刚才很多小组表示对这三个词不理解,你会连吗?(课件出示连线题)
2.检查诵读情况:
师导语:下面我们来读诗,全班齐读题目,请看大屏幕,第一句请谁来读?指名读,个别读,开火车读,齐读,纠正不正确的读音(课件逐句出现诗句)。
3.用“平长仄短入声促”的方法诵古诗。
师导语:刚才你们读得真好,这节课杨老师要教你们另外一种读诗方法,你们想学吗?在学习新的诵读方法前,我们要先认识这三个符号(课件出示符号,讲手势,请你跟我这样做——)教诵读方法:领读(请你跟我这样做——,第一句讲详细些),齐读,开火车读、赛读、小组读、同桌读。
【设计意图】
1、学生先自由读诗、质疑,到小组合作读,解疑,最后全班交流,循序渐进。
2、由朗读过渡到新的诵读方法,过渡自然,激发了学生兴趣的浓厚。
【诵古诗,解诗意】
1.解新词
师导语:杜甫的诗诗中有画,反复诵读几遍后你仿佛看到了哪些景物?
生: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师追问:分别说一说,这些景物什么样?
课件出示:(温暖、柔和、明亮)的阳光,(柔柔、徐徐、轻轻)的春风
(五颜六色、各色各样、火红、金黄)的花,(嫩绿、绿油油、嫩嫩)的草
【设计意图】反复诵读之后,让学生根据诗句想象画面,并分别说说什么样的景物,既能检验孩子们平时的阅读能力,又能锻炼孩子们的表达能力。
2.学诗句
(1)这么美好的春色,诗中写到(课件出示:迟日江山丽)
从第一句诗中能不能感觉到春天来了?迟日:春天的太阳。(课件出示:)“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迟迟:缓慢的样子。春日迟迟:是说在春天白天变得长了。“迟日”就是指“春天的太阳”。
在春天温暖的太阳的照耀下,一切都那么美好!到处都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你想怎样读这句话?
(指名读——范读——齐读)
(2)春风花草香。这是一阵什么样的春风?(温暖柔和)你闻闻,春风会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香气呢?(我闻到了的香味。)谁愿意读读这句香气扑鼻的诗。(指名读)
春天,万物复苏了。在明亮的太阳的照耀下,大好河山一片明丽秀美,你看到了吗?谁想读读这两句!(指名读——小组读,男生读)
温暖的春风挟带着百花和芳草的清香,一阵阵扑鼻而来,你闻到了吗?请你读读这两句!你也来试试,女生齐读。
(指名读——齐读)
(3)泥融飞燕子。瞧!可爱的小燕子飞来了,你知道它们在忙什么吗?(筑巢)你知道诗中的小燕子用什么筑巢吗?(结合诗句)聪明的小燕子用湿软的泥筑巢呢!因此诗人说——(课件出示诗)
如果你就是那只小燕子,此时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高兴、快乐、激动)读出来!
你们在春风中飞来飞去,一边唱歌一边筑巢,多快乐呀!读!
眼看着既结实又漂亮的巢就要筑好了,内心多么激动呀!读!
(4)沙暖睡鸳鸯。嘘——谁睡在沙滩上呀?(课件出示:鸳鸯睡觉图)(指名读诗句)它们睡得多香甜啊!没有人来惊扰它们的美梦,多幸福啊!(再读!)可它们是睡在沙滩上啊,会不会着凉啊?(沙暖)它们睡在被太阳晒得暖暖的沙滩上,多舒服呀!(指名读——再读!)
【设计意图】对古诗教学而言,需要创设情境,感受古诗诗情画意。本教学环节把诗句的景物变抽象为具体,便一幅幅完美的图画呈现眼前,学法的指导也在不经意中得以强化。
3.懂韵脚
师导语:小朋友们,你知道吗?古人写诗都是写在竹简上的。看!你还会读吗?
(1)我们知道古诗读起来朗朗上口,你知道是哪些字让我们读起来顺口吗?(香、鸯)。它们都是古诗中押韵的字,“押韵的字”简单地说就叫“韵字”。(齐读)。
(2)看看这两个红色的字,在上面还是在下面?(下面)
(3)我们身体的最下面叫什么?(脚)
(4)哇!聪明的孩子一定可以给“韵字”改一个名字了!(韵脚)(课件出示并齐读)
【设计意图】变换排版方式,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把简单的古诗常识“韵脚”,顺势利导地引出来了,使学生能牢牢记往。
4.镂空背
师导语:春天里,冰冻的泥土融化了,小燕子们飞来飞去地衔泥筑巢,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动态的美。(课件出示镂空,个别背,齐背)河边的沙滩被太阳晒得暖暖的,一对对鸳鸯互相依偎着睡着了,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静态的美。这一动一静。多有意思啊!(课件出示镂空,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课堂有意识地想象补白,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真正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5.吟古诗:
师导语:小朋友们太了不起了!你们已经把静止的画面读活了。为了奖励你们这节课的表现,老师决定教你们吟这首诗。(课件出示,逐句教,小组吟)
【设计意图】吟诵是古人最早的读书方式,有了前面的“平长仄短入声促”的诵读法,只需要依字行腔,依意行调即可。通过反复吟咏,更能体会诗的美。
【全课总结】
师导语:春天是一幅七彩的画,春天是一曲悠扬的歌,春天还是一个讲不完的故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杜甫的春景诗,古人描写春天的诗还有很多,你搜集到了哪首,请拿出你的导读单,把你搜集到的读给同桌听听。
【设计意图】交流课前的学习单,总结了全诗。
【荐阅读】
师导语:其实杜甫住在浣花溪草堂的时候,还写了很多首绝句呢!你们看:(课件出示《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该怎么诵?怎么吟呢?看,这本书里都有——(课件出示《我爱吟诵》初级)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买来吟诵,学会了可以跟老师和同学们分享!
【设计意图】推荐书目,引导同学们坚持诵读古诗词。
评价与反思
【教学设计】
【优点与特色】
1、课前,设计了导学单,让学生学习了新词,了解了诗人,还复习了学过的古诗,这种前置学习对课堂核心学习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2、课中,从朗读古诗到诵读,再到吟诵,一步步耐心指导学生学会新的诵读方法,读得充分,尤其是边读边做手势的方法,学生喜欢自然就读得津津有味,最后都能熟读成诵了。
【问题与建议】在教新的诵读方法之前,可以放慢点,慢慢品读诗歌,也许读的效果也就更好。
【教学过程】
【优点与特色】
1. 2.在理解古诗大意上,杨老师利用图文结合的方法,让孩子们自己悟出来,而非填鸭注入式地灌输。
3.吟诵方式多样,通过师领吟、生学吟、生领吟、个别吟、小组吟、师生接龙吟,教法灵活,学生学习兴致浓厚。
【问题与建议】
1.在教学吟诵规则时,关于“平长仄短,入声促”,有部分孩子是不理解平声与仄声的区别的,因为现在我们学习的是四声调,如果老师能够稍加解释,学生会更明白。在朗读时,“平声”和“入声”的区别不太明显,即“短”和“促”听起来差不多,如果老师再稍加说明对比,学生会拿捏得更准。
2.作业设置方面,可以让学生课外选择一首唐诗,运用“平长仄短入声促”的方法来朗读,以便检测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目标达成】
【优点与特色】
1.课堂中留给孩子们的空间比较大,课堂中孩子们投入地吟诵,多样化地吟诵感悟让人印象深刻,突出了语文课“以读为本,以读代本,以读代讲,读中感悟”的特点,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以巧妙的切入,动情的渲染、灵活的方式等多种方法组织教学,整堂课目标设定明确,达成度比较高。
2.根据低年段学生的学情特点,巧妙利用多媒体和平板,使得图片,视频,平板上及时勾画批注等教育技术与古诗文教学有机地融合,提高了课堂效益,
【问题与建议】课前搜集的描写春天的古诗词可以尝试选择一两首在课堂上或者课后试着吟诵,学以致用,体现“导学研”一体的课前课中课后的连贯。
【教学反思】
1.收获之处:整个教学设计,体现了“导学研”一体的课前课中课后的连贯。全课充满朗朗的读书声,真正做到了以学代讲,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在各种读书方法上入情入境地读书,最后熟读成诵。
2.创新之处:全课手持IP上课,把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与巧妙相结合。把“平长仄短入声促”的吟诵引入课堂,给孩子们耳目一新之感。
3.改进之处:低年级识字写字应该还是很重要的环节,但是在本课中完全摒弃了识字写字教学。这样中低层次的学生能过字词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