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2课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课件+学案+试卷含答案(4份打包)岳麓版选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2课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课件+学案+试卷含答案(4份打包)岳麓版选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20 14:37:17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2课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开罗宣言
第二战场
英吉利
两栖登陆
自由法国
南斯拉夫
太平洋战争
轴心国
雅尔塔会议
波茨坦公告
战后世界
开罗宣言
法西斯主义
殖民体系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嗨起
新知导学·思维启动
精准梳理·稳固根基
知识网络木史论要旨
开罗会议)(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
第二次
会议(会议
会议
第二次世
世界大(北非战)(诺曼底陷人两
战的胜事结束,登陆,
中、美
线作战小苏对日

日本凵|人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意大利「开辟第「德国最
打击
投降哉
投降
二战场丿终投降
结束
世界反
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灾难
法西斯
战争胜
摧毁了法西斯主义,弘扬了人类理性
利的影
改变了世界格局

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珍惜生命‘热爱和平
史料探究重难突破
研读论证·领悟內涵
深化拓展木能力提升
(共22张PPT)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嗨起






第12课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一、选择题
1.好莱坞大片《拯救大兵瑞恩》真实再现了诺曼底登陆战役的残酷场面。这场战役对二战局势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A.成为二战的转折点
B.消灭了德军主力
C.使德国处于东西两面夹击境地
D.导致意大利投降
解析:选C。诺曼底登陆后美英盟军从西面进攻德国,苏联从东面进攻,德国腹背受敌,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故正确答案为C项。
2.下边漫画提供了极丰富的历史信息,其中不能读出的是(  )

A.“霸王行动”开始,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B.盟军登陆西西里岛,墨索里尼政府垮台
C.被困于突尼斯的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事结束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库尔斯克战役沉重打击德军
解析:选A。本题属地图式材料选择题,由图中关键时间信息“1943年”不难作出判断,欧洲第二战场开辟应是1944年,B、C、D三项史实均发生在1943年。
3.下列关于二战过程中欧亚各国抵抗和斗争的正确表述是(  )
①法国戴高乐将军领导了“自由法国”运动
②东欧各国完全依靠自身力量解放全国
③东亚和南亚人民坚决反抗日本法西斯的侵略
④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人民向美军提供情报支持抗日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选A。②“完全”应改为“主要”;④菲律宾人民组织的抗日军曾向美军提供情报。②④表述错误,①③表述正确,故A项正确。
4.以下二战期间通过的国际文件中,中国政府代表参加签字的有 (  )
①《联合国家宣言》 ②《开罗宣言》
③《雅尔塔协定》 ④《波茨坦公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D。《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国是美、苏、英、中等26国;《开罗宣言》是美、英、中三国;《雅尔塔协定》是美、英、苏三国;《波茨坦公告》是美、英、中三国。排除含③的选项。
5.为了抗击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反法西斯国家军民浴血奋战,逐渐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下列各次重要战役,按其开始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斯大林格勒战役 ②中途岛战役
③诺曼底登陆 ④柏林战役
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②④①③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①开始时间是1942年7月;②开始时间是1942年6月;③开始时间是1944年6月;④开始时间是1945年4月。
6.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应是(  )

A.法西斯的罪恶 B.战争带来的灾难
C.绥靖政策的恶果 D.胜利者的世界
解析:选B。综合三幅图片的信息,充分显示了战争造成的灾难性后果。
7.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其主要依据是(  )
A.战争的主要一方是为制止法西斯侵略,维护世界和平而进行的战争
B.战争有利于和平主义的潮流
C.战争打击了霸权主义
D.战争是由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而引起的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判断战争的性质主要应看战争双方的主要目的。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一方是为制止法西斯侵略、维护世界和平而战,故可判断二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8.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地——波兰维斯特普拉特半岛上有一条巨幅标语:“永远不要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人类提供的经验与教训有(  )
①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必须警惕其死灰复燃
②国际统一战线是打击共同敌人的有力武器
③不能出卖、牺牲其他国家的独立、领土和主权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④世界和平是不可分割的、爱好和平的各国政府和人民应同心协力、共同维护和平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人类提供的经验与教训有: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要警惕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绥靖政策对世界大战爆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些国家墨守成规的代价;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本题中①②③④说法均正确,故选D项。
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国召开代号为“公共交通起讫点”的会议。杜鲁门认为它“只是一次炒冷饭,是一次把已有的协定付诸实施的会议”。杜鲁门指的是(  )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解析:选D。解题关键是理解题干材料中“炒冷饭”和“把已有的协定付诸实施”等关键信息,这显然是指波茨坦会议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故D项正确。
10.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包括(  )
①争取和平和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②沉重打击了法西斯帝国主义 ③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制度的矛盾得到缓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A。二战后初期美苏由于意识形态分歧而处于“冷战”对峙,由此确定④不正确,故正确的选项是A项。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彩虹是由各不相同的颜色组成的,但它们汇集在一起,就成了一条绚丽夺目的彩带。我们的国家也是如此。我们有不同的习惯、哲学和生活方式。……我们的理想是可以汇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的……当我们结束这历史性的聚会,我们定能在世界的天空上看到那条希望的彩虹。
——德黑兰会议期间罗斯福在丘吉尔生日宴会上的演讲
请回答:
(1)结合德黑兰会议的背景,说明材料中“彩虹”的寓意是什么。“我们”有什么共同的“理想”?
(2)为了看到“希望的彩虹”,会后盟军在欧洲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行动?这一行动有何意义?
解析 (1)“彩虹”的寓意可以从彩虹的构成来认识,彩虹是七彩组成的,所以寓意应指二战中的合作;共同理想:对抗法西斯势力,实现和平;(2)从德黑兰会议召开的时间分析盟军的行动,结合教材知识分析其意义。
答案 (1)寓意:合作。共同理想:打败法西斯,实现世界和平。
(2)军事行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或诺曼底登陆)。
意义:使德军陷入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加快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若回答“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等也可)。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战期间,德日法西斯的疯狂侵略和血腥屠杀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回顾那段痛苦的日子,我们应该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警惕个别国家右翼势力的危险举动和恐怖主义活动。


(1)图一中的人物是哪种邪恶势力的代表?对世界和平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2)根据图二和所学知识,归纳概括日本法西斯在二战中犯下了哪些罪行。
(3)请你为图一、图二、图三选定一个主题。
解析 (1)要从图文中的关键信息“二战元凶”及战争的影响来组织答案。(2)要注意图片与所学内容相结合,还要注意限定国家“日本”,列举出其罪恶活动。(3)需要从战争与和平、正义和非正义等方面去选定,只要符合史实即可。
答案 (1)法西斯势力。德、日、意三国结成法西斯同盟,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2)在沦陷区进行野蛮的大屠杀,如南京大屠杀;在战争中灭绝人性地使用生化武器,如在中国东北成立“731”细菌部队,在活人身上进行细菌试验;在马来亚、泰国、印度尼西亚也犯下了滔天罪行。
(3)提示:主题符合正义战胜邪恶、世界人民期盼和平、法西斯罪行深重受到应有惩罚等内容即可。








PAGE



- 1 -









第12课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了解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 简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汲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 理解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原因、时机和意义;体会反法西斯力量坚韧不拔的意志、浴血奋战的精神和卓越的军事智慧。 知道反法西斯联盟召开的三次会议的内容,分析其影响。 掌握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覆亡的过程;知道德、日、意三国法西斯所犯下的主要暴行和给世界造成的危害。 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教训,简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意义,多角度思考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当今世界带来的影响。

一、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背景
(1)形势的根本好转:1943年,反法西斯力量在各个战场取得了胜利。
(2)反法西斯联盟利用国际会议加强合作
①开罗会议:1943年11月,美、英、中三国首脑在开罗签署《开罗宣言》,宣布对日本作战的目的,提出日本必须无条件投降,规定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
②德黑兰会议:美、英、苏决定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代号“霸王战役”。
过程
(1)美、英盟军集结兵力。
(2)1944年6月,盟军横渡英吉利海峡,在诺曼底登陆,成功开辟了第二战场。
意义
(1)是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作战行动。
(2)使希特勒陷入两面作战的困境,大大加快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3)鼓舞了欧洲被占领国家,促进了欧洲人民反法西斯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特别提醒] 《开罗宣言》指出日本所窃取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中国人民坚持抗战,收复领土的神圣权利得到国际公认;美、英、中三国商讨了联合对日作战的计划,战后如何处置日本的问题,充分体现了二战的性质。
二、欧亚各国的抗战和抵抗
法国戴高乐发表《告法国人民书》;建立“自由法国”委员会,坚决抗击德国法西斯。
东南欧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坚持武装斗争,依靠自己的力量解放了全国。
东亚和东南亚各国人民开展了艰苦的抗日斗争。
[特别提醒] 法西斯占领的国家和地区开展各种形式的反法西斯斗争,形成了打击法西斯的第二条战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中国战场的贡献
地位: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之一,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贡献
(1)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最早举起了反对日本法西斯的旗帜。
(2)七七事变后,中国战场抗击和牵制着日军的相当一部分兵力,使苏联避免了两线作战,推迟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3)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牵制了日军,支援了盟军在欧洲、太平洋地区的作战。
损失:战争给中国军民造成了巨大伤亡,直接经济损失1 000多亿美元。
[特别提醒]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付出了重大民族牺牲。二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升,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四、德国和日本相继投降
意大利投降
(1)背景:北非战事结束,盟军进攻意大利。
(2)经过:1943年8月,盟军占领西西里岛。意大利发生政变,法西斯政权被推翻。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
(3)意义:标志着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德国投降
(1)背景: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使德国腹背受敌。美、英、法、苏四国军队进入德国境内。雅尔塔会议协调了对德作战行动。苏军发动柏林战役。
(2)经过:1945年5月8日,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日本法西斯溃灭
(1)背景:中途岛海战后,美军采取“跳岛进攻”战术,逼近日本。德意投降,欧洲反法西斯战争结束。《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美国投掷原子弹和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2)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订无条件投降书。
(3)意义:标志着二战正式结束。
安排战后事宜
(1)雅尔塔会议
①时间:1945年2月。
②参加国:美、英、苏。
③内容:商谈对德处理政策和安排战后世界事宜。
(2)波茨坦会议
①参加国:美、英、苏。
②内容:讨论战后世界安排问题。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特别提醒] 波茨坦会议是美、英、苏三大国在二战中召开的最后一次重大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中国首脑虽然没有参加,但以美、英、中三国共同宣言的形式发表了《波茨坦公告》。这进一步表明中国在抗击日本法西斯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
五、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性质:是一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影响
(1)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灾难。
(2)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战后人类的理性进一步得到张扬,民主、人权与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人类维持世界和平的新尝试——联合国诞生。
(3)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格局
①德、意、日三国溃败;英、法严重削弱;美、苏地位凸显。
②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存在了数百年的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③世界重心由欧洲逐步转移至太平洋地区。
(4)客观上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特别提醒]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为止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它带给人类的灾难也是前所未有的。越是到了现代社会,战争对人类的破坏性越大。因为人类在战争中不断研制出新的杀人机器,所以世界人民都应该坚决抵制战争,争取世界的长久和平。


(1)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节节胜利,盟国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1943年11月-1945年7月,盟国先后召开了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盟军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这些都加速了法西斯国家的灭亡。
(2)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欧洲战事结束。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
(3)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把61个国家和地区卷入战争。这次战争是历次战争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军费开支和物质损失巨大。二战期间,德、意、日法西斯在各自的国内和占领区建立起法西斯恐怖统治,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
(4)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诫我们,世界和平是不可分割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还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不仅使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而且还促进了革命运动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史料一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苏德战争爆发后,①苏联要求盟军跨越英吉利海峡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英国首相丘吉尔以兵力不足和气象条件对渡海作战影响较大等为由,一再推迟。
史料二 1943年,整个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转折。1944年,苏军在苏德战场发起一连串反攻战役,收复大片西部国土,向国境线以西挺进,这加快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②但也引起某些西方政治家的担忧。同年6月,美、英最终开辟第二战场。

①指在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在德黑兰举行的会议上苏联要求盟军在欧洲西部开辟第二战场。
②充分说明了英、美等国与苏联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等方面的冲突。

(1)据史料一说明苏联为什么要求盟国开辟第二战场,英国又是为什么迟迟不开辟第二战场。
提示 苏联要求盟国开辟第二战场的目的是希望盟国在西线牵制德军,减轻苏联的战争压力。英国迟迟不开辟第二战场是要让德军消耗苏联的有生力量。
(2)史料二中从1943年至第二战场开辟期间,反法西斯战争在政治和军事方面有哪些重大进展?
提示 政治上:召开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发表《开罗宣言》。军事上: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苏德战场出现转折;苏军大举反攻,矛头直指德国本土;意大利投降,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德黑兰会议确定苏、美、英三国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欧洲第二战场的含义、开辟原因及其作用
含义 所谓“第二战场”,是指英美在欧洲开辟的反对德国法西斯的战场,即以英国为基地,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欧洲西部登陆,开辟一个与苏德战场相呼应的欧洲第二战场,直接对德国作战
开辟原因 (1)军事力量对比有利于盟国,希望尽早结束战争 (2)力图限制苏联影响,争取在战后欧洲取得有利地位
作用 这是二战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事件之一。第二战场的开辟,拖住了法西斯德军的大批兵力,有力地支持了苏军的反攻作战,也消除了德军跨海征服英国的直接威胁;同时,它也鼓舞了欧洲人民的斗志,促进了抵抗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从此以后,德国法西斯陷入东西夹击、腹背受敌的困境之中
 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反思
史料一 ①(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他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他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兹宣告:
(1)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仆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2)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联合国家宣言》
史料二 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②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做出了彪炳千古的历史贡献。……苏联卫国战争给德国法西斯以毁灭性打击,并同盟军一起夺得反法西斯战争欧洲战场的胜利;美英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反击……都是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巨大支持和宝贵援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正义战争,它给全人类留下的历史启迪也最为珍贵。

①说明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
②说明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正义性。

(1)结合两则史料,总结概括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
提示 为保卫生命、自由、独立而战;为保卫人权和正义而战;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而战;与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进行坚决的不妥协的斗争。
(2)史料一所阐述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从史料一、史料二中总结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提示 基本观点:保证以全部的军事和经济资源,团结一致,彻底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追随者。
根本原因: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民主、自由的人民共同参加了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最伟大的正义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启迪
(1)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决不能重演。
(2)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3)所有国家都应走和平发展道路,侵略扩张必然导致灾难。 
(4)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
(5)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6)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对邪恶势力决不能姑息养奸。

一、二战中交战双方战争优势的转变及转变原因
1.二战初期,战争优势在德、意、日法西斯一方。其主要原因是英、法等国长期以来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推行绥靖政策;法西斯在充分作好战争准备的前提下,发动了一系列的突然袭击,取得了暂时的军事优势。
2.1942-1943年,战争优势转到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一方,其原因是:
(1)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苏联和美国先后参战;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空前团结,互相配合与支援。
(2)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在人力、物力各方面都大大超过轴心国,而法西斯国家在战争初期人力、物力消耗巨大。
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
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只要世界上存在着帝国主义就有战争的危险,对此各国人民必须警惕。当然,只要世界人民坚持不断揭露帝国主义的战争阴谋与和平欺骗,就能保持主动,建立有效的集体安全,维护世界和平。
人民战争是一定能够取得胜利的。世界人民进行的反法西斯战争,是反对侵略和奴役、捍卫民族独立的正义斗争。这就决定了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各国人民和军队具有献身精神,并成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力量。德、意、日法西斯曾经在世界上横行霸道,但它们进行的战争是逆历史潮流的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必然由强到弱,直至灭亡。
统一战线是夺取反侵略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为了打击穷凶极恶的敌人,必须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结成了广泛的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打击和孤立敌人。
只有现代化的国防,才能卓有成效地进行现代化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不仅飞机、坦克、潜艇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且雷达、火箭、原子弹等新式武器也得到运用,战争日益走向工业化和科学化。现代化战争必须以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基础,这是巩固国防、抵御侵略的必要条件。
三、对法西斯分子进行审判的认识
1.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死难者的告慰,更是对世界正义与和平的捍卫。
2.进一步打击了法西斯势力,从而为战后和平奠定了基础。
3.但对日审判不够彻底,致使日本国内军国主义势力沉渣泛起。
教材答疑·名师指津
一、课中思考题
1.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教材P55)
提示 同意。因为日本法西斯是世界人民共同的敌人,发动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争夺亚洲霸权、走向世界战争的起点。因此可以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胡锦涛)。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大战在亚洲的爆发,德军突袭波兰标志着大战的全面爆发。
2.为什么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反法西斯战争?(教材P57)
提示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样是由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而引起的,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建立以极端民族主义为纲领的、反社会主义反民主主义的专制政权,为了侵略扩张和争霸世界而开始了对外战争,这是对全人类的威胁。中国人民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就在孤立无援的艰难境地中抗击,日本法西斯。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美英等国逐渐放弃了绥靖政策,日渐坚决地反对法西斯的独裁统治与侵略扩张,反法西斯各国结成了联盟,团结合作、共同对敌,最终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因此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反法西斯战争。
二、阅读与思考(教材P59)
阅读下面两段话,思考其他国家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是怎样的,并指出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如何。
提示 (1)中国、法国等国家抗击法西斯的斗争在很大程度上消耗和牵制了法西斯的力量,有力地支援和配合了反法西斯联盟军队的战略进攻,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2)二战中,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中国战场在七七事变后,始终抗击和牵制着日本陆军主力和相当一部分日本空军、海军力量,迫使日军放弃北上计划,未能与德军配合进攻苏联,使苏联避免了两线作战的艰难境地;也使日军未能马上南进,推迟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对日军的消耗和牵制,大大减轻了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压力,对盟军在欧洲和太平洋地区的作战起到了重要的支持和配合作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解析与探究(教材P59)
1.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对法西斯侵略的认识有什么不同。
提示 材料一反映出当时英国并没有认识到法西斯的最终目标是征服、奴役、统治世界,法西斯的本质就是战争,因此为了避免英国卷入战争而不惜牺牲小国利益,对法西斯国家推行绥靖政策。材料二则表明反法西斯联盟各国已深刻认识到法西斯的本质及其对人类和平与进步的严重威胁,一致要求根除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从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2.回顾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思考材料三所说的“历史启迪”都有哪些。
提示 (1)牢记战争带来的痛苦,认清战争的残酷性,吸取当年的教训,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2)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3)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互相协作、和平共处,共同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4)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倡导建立有效保障全球稳定和安全的多边机制,推动合理的、民主化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5)应当团结起来共同应对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只有同心协力、联合行动,国际社会才能够有效打击恐怖活动、种族歧视及其他极端主义等当代的各种威胁。
四、自我测评(教材P59)
1.反法西斯联盟胜利的原因是什么?,提示 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协作和世界人民的支持;法西斯势力的倒行逆施和不得人心以及其自身的内部危机;美、英、苏、中等国的积极协调和巨大贡献。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是什么?
提示 (1)二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损失最大、灾难最重的全球性大战,是世界性的反法西斯战争。(2)二战是一场被公认为“为了民主的战争”,它的胜利是民主对专制的胜利,战争教育了各国人民,战后人类的理性进一步得到张扬,争取民主、和平和人权的思想深入人心。战后人类更加积极地投入维护世界和平的尝试,联合国的诞生就是证明。(3)二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格局。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被彻底打败,英、法受到严重削弱,促成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诞生,完成了一战后就已开始的世界格局中心移出欧洲的过程,世界重心逐步向太平洋地区转移,欧亚地缘政治版图也被重新勾画。(4)二战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苏联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5)这次战争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存在了数百年的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PAGE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