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第21课高科技下的局部战争课件+学案+试卷含答案(4份打包)岳麓版选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第21课高科技下的局部战争课件+学案+试卷含答案(4份打包)岳麓版选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20 15:51:18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五单元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第21课 高科技下的局部战争
第五单元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边界
沙漠盾牌
沙漠风暴
局部
高科技
反恐
联合国
蛙跳战术
海湾战争
反美
联合国宪章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嗨起
新知导学·思维启动
精准梳理·稳固根基
知识网络木史论要旨
交战原因)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中东

乃至
湾\\《地争经过暴”行动
“沙漠盾牌”行动→“沙漠风
世界
高战
格局

因之
技下的局部
战争特点
高科技战争
改变
“反恐”成为美国重要国策,
背景
伊拉克成为美国目标
战|伊
争拉
经过及结果
“蛙跳战术”,迅速推进,但
克战
并未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争)特点
科技含量远远超过海湾战争
影响
对国际关系格局发展有
较大负面影响
史料探究重难突破
研读论证·领悟內涵
深化拓展木能力提升
(共19张PPT)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嗨起






第21课 高科技下的局部战争
一、选择题
1.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主要原因是(  )
A.领土争端         B.宗教纠纷
C.石油资源争夺 D.两国领导人的私仇
解析:选C。伊拉克和科威特在主权、边界和石油资源问题上都有争端,伊拉克发动战争的目的是控制科威特的石油资源。
2.两伊战争和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战争爆发的相同因素是(  )
A.领土争端 B.宗教矛盾
C.图谋地区霸权 D.民族矛盾
解析:选A。A项属于两次战争共同的因素,而B、C、D三项均只符合两伊战争。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如图所示战争爆发背景的是(  )

A.伊拉克与科威特在主权、债务方面的矛盾激化
B.伊拉克企图掌握世界石油已探明储量的20%
C.两极格局已经解体,中东地区均势失衡
D.美国要维护其战略地位及西方的经济命脉
解析:选C。从图中“伊拉克军队”“多国部队”“飞毛腿导弹”等信息中可知这是海湾战争形势图。海湾战争爆发于1991年初,正值两极格局逐步走向解体的过程中,而非已经解体。A、B、D三项是海湾战争爆发的重要背景。
4.海湾战争中美国积极参战的根本原因是(  )
A.伊拉克的侵略行动威胁到了世界和平
B.科威特的积极要求
C.美国在中东的利益受到侵犯
D.联合国安理会的要求
解析:选C。海湾地区的石油资源是西方国家的重要经济命脉。美国要保证它在海湾地区的石油利益和战略地位,决不允许伊拉克胡作非为。
5.美国2003年3月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宣称美已经掌握萨达姆隐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但最终也未发现。美国发动战争(  )
A.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
B.是为了伊拉克人民的安全
C.实质是阻止其他国家发展核武器、奉行单边主义政策
D.是为了给全世界人民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解析:选C。国家政策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美国的真实目的是防止其他国家发展核武器、奉行单边主义政策。
6.海湾危机和海湾战争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A.世界将走向战争,永不停止
B.世界中的局部战争是经济发展的结果
C.“冷战”的结束
D.世界两极体制正走向崩溃,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尚未建立,国际格局失衡将引发新的冲突和动荡
解析:选D。A、B两项的表述明显错误;“冷战”结束的标志是1991年苏联解体,C项不正确。
7.在海湾战争中,美国率领多国部队对伊拉克进行全方位进攻,美国在整个中东地区的战略优势非常明显,而这时的苏联(  )
A.正在进行经济建设 B.国内危机四伏
C.坐山观虎斗 D.与美国完全一致
解析:选B。对于苏联来说,长期的争霸战争使其背上沉重的负担,又加上高度集中的体制带来的问题,自身已经陷于崩溃的边缘,基本上在国际舞台上处于守势。
8.下列关于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带来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
A.对联合国安理会维护和平的作用构成严重挑战
B.对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带来严重挑战
C.是对《联合国宪章》的严重挑战
D.对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积极影响
解析:选D。国际关系格局的正常变化靠经济基础的正常变化和发展,当代的格局是“多极化趋势”,是进步的、有利于世界和平的。经过战争,使美国更“超”,这不利于国际格局的正常发展,起了负面作用。
9.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揭示出现代高科技战争具有的特点是(  )
①海陆空立体、全面作战 ②战争规模大、节奏快 ③武器中现代科技的含量越来越高 ④各级指挥系统可以变成综合的平行指挥系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A。联系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的相关史实分析,可知①②③正确。
10.恩格斯曾预言:“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并且已经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刻几乎强制地,而且往往是违反指挥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战方式上的改变甚至变革。”这一预言在海湾战争中得到了体现。它主要表现为(  )
A.石油资源成为现代战争争夺的主要目标
B.高科技的运用直接影响了战争的进程
C.高科技的运用模糊了战争的正义和非正义的性质
D.美国以高科技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
解析:选B。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军事技术的进步与战争的关系。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沃尔福威茨回忆说:“那时候,北约办公室特别大。东亚问题的办公室也不小。我就问:‘海湾办公室在哪里?’结果收到的回答是:‘噢,我们并没有海湾计划。’这是1977年的事情了。我想,这其中一个说不出口的原因是越南问题。另一个对外公开的原因是伊朗国王在帮我们看守着海湾。我说,‘得了,这真是一个鼠目寸光的做法’。”
——引自吴麒敏《美副国防部长沃尔福
威茨比布什更想“倒萨”》
材料二 虽然布什一再否认有经济企图,但经济学家却认为,布什倒萨,意在石油,他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在他的黑名单上的国家(如伊拉克、伊朗、利比亚、苏丹等)都是重要的产油国……换句话说,布什打的并不单纯是一场反恐战争,而更像一场能源战争。
——引自阮次山《第三次海湾战争:全方位解读
美国“倒萨”历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50-70年代美国设置“东亚问题办公室”的战略目的及特点。
(2)材料二把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称之为“第三次海湾战争”,请写出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发生在海湾地区的另两次大规模战争。据材料一、二,美国地区战略的阶段性侧重点发生了哪些变化?
解析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进行归纳和概括,目的主要围绕国家利益归纳,特点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2)第一小问属于基本识记,第二小问主要结合所学来进行归纳。
答案 (1)目的:维护和扩大美国在东亚的利益;遏制社会主义国家;推行霸权政策。
特点:“冷战”背景下的局部战争。
(2)战争:两伊战争;海湾战争。
变化:从侧重东亚地区到侧重海湾地区;从侧重政治领域到政治经济领域并重。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军事理论家富勒根据大战中使用坦克的经验,提出并论证了坦克制胜的理论。他认为战争自古就是武器的较量。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武器的改进仅限于增强火力,而没有提高防护能力和机动能力,从而导致交战双方凭借工事对垒都无法突破对方防御阵地。当时各国的工业生产虽然早已用机械动力代替了人力,但军队在战场上的运动却仍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而坦克既有阵地防御所需要的防护力,又有阵地进攻所需要的突击力和机动力,因而在未来战争中将成为主要兵器。
材料二 美国首先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揭开了海湾战争的序幕。在大规模的空中打击中,美军飞机投掷了大量高精确度“灵巧炸弹”。双方地面部队尚未接触,伊军前线部队已被摧毁50%以上。依托高技术优势,多国部队使伊拉克的指挥和控制系统瘫痪后,地面部队发动进攻,仅经过100小时,多国部队就将科威特境内和伊、科边境的伊拉克军队歼灭。
(1)根据材料一,概括富勒的军事思想,并指出这一军事思想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海湾战争的特点,并指出这些特点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解析 (1)主要结合材料进行概括、归纳其军事思想,并结合时代背景来分析决定性因素;(2)海湾战争的特点从材料本身进行归纳,决定性因素结合科技的发展来分析。
答案 (1)军事思想:指出了未来战争是机械化战争,坦克在未来战争中将成为主要兵器;进攻比防御拥有更大的优势。
决定性因素: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2)特点:空中打击成为战争的主要手段之一;战争形态向信息化方向发展;是一场高科技局部战争。
决定性因素: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在战争中的应用。








PAGE



- 1 -









*第21课 高科技下的局部战争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了解海湾战争,认识高技术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了解海湾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通过海湾战争中高科技的运用,理解高科技战争的特点。 分析理解海湾战争对中东和世界格局的影响。

一、海湾战争
背景
(1)海湾的特殊战略地位:位于西亚,盛产石油。
(2)海湾冲突:伊拉克与科威特围绕主权和边界问题存在争端;1990年8月,伊拉克突袭科威特,占领其全境;伊拉克置联合国一系列决议于不顾,拒不撤兵。
经过
(1)筹划阶段:美国实施“沙漠盾牌”计划,以美国为主,共有39个国家参与攻打伊拉克。
(2)军事行动:时间为1991年1月,战争代号为“沙漠风暴”,分为两个阶段。
①空中打击:多国部队利用海、空军优势和先进军事技术打击伊拉克,使伊拉克军队短时间内遭受到沉重打击。
②地面作战:发动地面进攻,仅经过100个小时,就将科威特境内和科、伊边境的伊军歼灭。
结果
(1)伊拉克接受美国提出的停火条件,履行联合国的各项决议。
(2)1991年4月,海湾战争结束。
特点
(1)“冷战”结束后第一场大规模的局部战争。
(2)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高科技战争。
[特别提醒] 美国成为海湾战争急先锋的战略目的:为了控制海湾地区的石油资源,巩固其在西方世界的霸主地位;长期驻扎海湾,在中东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新秩序”;制服地区霸主伊拉克,保证本地区优势,维护美国的全球利益。
二、伊拉克战争
背景
(1)2001年“9·11”事件后,“反恐”成为美国重要国策。
(2)在美国反恐名单中,伊拉克萨达姆政权榜上有名。
(3)2003年3月,英、美两国以伊隐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在未获联合国授权情况下发动战争。
经过
(1)空中打击:通过一系列作战行动,目标直指伊拉克最高领导人和统帅机关、巴格达的战略目标以及通讯指挥系统。
(2)地面进攻:美英联军采取“蛙跳战术”,迅速推进。
结果
(1)英美联军占领巴格达,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伊拉克战争的“主要战斗行动”已经结束。
(2)没有在伊拉克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特点:美国军事行动的科技含量远远超过海湾战争。
影响
(1)伊拉克反美情绪高涨,重建伊拉克秩序困难重重。
(2)美国的行为是对联合国安理会维和作用、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联合国宪章》的严重挑战,对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
[特别提醒] 高技术局部战争是当代世界多种矛盾激烈斗争的产物,与国际战略格局紧密相连,其发生、发展和结局受到政治、经济、科技、军事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战争成了以高技术水平为突出标志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1)海湾战争的爆发有着复杂的背景,一是伊拉克和科威特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二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为了保证他们在海湾的石油利益和战略地位,决定对伊拉克发起军事行动。
(2)海湾战争不仅是一场高科技战争,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参加国家最多的一次局部战争,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伊拉克战争是21世纪初期的一场高科技战争,体现了大国强权色彩。

 海湾战争的特点
史料一 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虽然与伊军在数量对比上不占优势,但多国部队调集的现代化装备数量却超过伊军许多倍:①新式飞机数量比为13/1,攻击直升机数量比为16/1,在精确制导武器上多国部队拥有绝对优势。在拥有质量优势的部队面前,单纯的数量对比已经失去了意义。
史料二 “零伤亡”是近期局部战争发起者追求的目标。他们试图达到己方“零伤亡”。然而,尽管他们拥有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优势,“零伤亡”也没有成为现实。②对于作战地域内的平民百姓来说,造成的更是巨大、惨痛的伤亡。

①从数量对比上直观体现出多国部队现代化装备的优势。
②画线信息说明了战争对于平民百姓的残酷性。

(1)据史料一,概括海湾战争的特点。
提示 空中打击成为主要手段;战争形态向信息化发展;是一场高科技战争。
(2)据史料二,谈谈你对“局部战争”的认识。
提示 局部战争同样给人类发展带来巨大灾难、破坏和威胁;应努力制止非正义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海湾战争的特点
海湾战争体现了科技发展引起战争特征的革命性变化: 
(1)武器装备建立在高度密集的技术基础上,打击方式不再以大规模杀伤为主,而是在破坏力相对降低的基础上突出打击的精确性。
(2)整个战争的范围与过程被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战争的协同性和时间性空前突出。
(3)作战样式有了新的发展,新的作战手段和作战思想开始运用于战争。空中作战已成为一种独立的作战模式,进攻作战以机动作战为基本的方式,交战的主要手段是远程火力战,电子战成为伴随“硬杀伤”所不可缺少的作战方式,同时出现了富有新内涵的夜战方式。
(4)在处理海湾战争的过程中,联合国的威望得到了提高。美苏两国领导人采取一致行动,国际社会在遵守决议方面也表现了空前的一致。

一、海湾战争的影响
1.海湾战争是两极格局临近结束时的一场大规模的局部战争,它反映了世界向新格局过渡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变化,是这些矛盾激化的结果。通过这场战争,美国等西方大国加强了在海湾地区的作用,对海湾地区的控制能力有所加强;同时这场战争也反映出苏联已无力在海湾地区与美国抗衡。海湾战争还引起了世界各国对国家安全的加倍关注,加剧了一些地区的军备竞赛。
2.海湾战争发生在雅尔塔体系瓦解之际,是一个地区性的大国单独向世界秩序进行的公开挑战。围绕着这一挑战,中东国家发生严重分裂,形势更加错综复杂。
3.在处理海湾危机的过程中,联合国的威望得到了提高。美苏两国领导人采取一致行动,国际社会在遵守决议方面也表现出空前的一致。
4.海湾战争标志着高科技局部战争登上世界军事舞台,对传统的战争观念提出了挑战。
5.海湾战争给伊拉克和科威特两国人民带来灾难,影响了两国经济的发展。
二、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不同点
战争性质和战略目标不同
(1)海湾战争是正义战争,目标是驱逐伊拉克侵略军,解放科威特和实现其战略目标。
(2)伊拉克战争是非正义的,目标是推翻萨达姆政权,建立亲美政权,控制中东资源。
战争范畴与作战思想不同
(1)海湾战争是机械化战争,要求作战胜利,并不要求速战速决,作战指导思想是先空袭再实施地面反击;伊军则坚守阵地,与美军打阵地战。
(2)伊拉克战争是信息化战争,要求速战速决,作战指导思想是空地协同、精确打击;伊军则诱敌深入,放权指挥,分散打击,企图以拖待变。
战略部署和攻防样式不同
(1)海湾战争期间,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采取战略包围,以非接触远程集中火力打击为主要作战方式,以削弱对方的有生力量。
(2)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主要部署在科威特的狭小地区内,精确远程打击与地面进攻相结合,力求攻城夺地。
教材答疑·名师指津
一、解析与探究(教材P97-P98)
阅读以上材料,讨论伊拉克战争对国际形势的影响。
提示 材料一反映的是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侵犯了一个独立国家的主权,破坏了国际关系的原则和国际法体系。更为严重的是美、英绕开了联合国而对伊开战,这对联合国的权威构成了挑战。材料二反映了美欧关系出现裂痕。美国在欧洲的盟国法、德等强烈反对美国对伊开战,并且在伊拉克战后问题上也与美国存在着分歧。欧洲作为美国半个多世纪的盟友在未来世界格局的发展中将会成为美国实现单极独霸战略的重要牵制力量,这是“冷战”结束后大国关系中一个极为深刻的变化。材料三所反映的是美国单边主义倾向进一步发展。战后,美国控制了伊拉克,对海湾石油的控制大大加强,其实力进一步增强,在未来的国际事务中发言权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材料四反映了美国通过伊拉克战争干涉中东局势的行为助长了伊斯兰世界的反美情绪,这将导致中东地区局势更加动荡,中东政治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
二、自我测评(教材P98)
以海湾战争为例,分析高科技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提示 (1)特点:①这场战争是核化武器直接威胁下的常规战争。交战双方都拥有强大的核或生化攻击能力,并且双方都把这些武器作为威慑对方的手段并做了相应的准备。②战争中大量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使用,是这次战争的另一个特点。在这场战争中,交战双方尤其是多国部队,使用了许多先进武器装备,反映出当今世界军事技术的最高水平,如高技术侦察器材、先进的电子战器材、隐形飞机、巡航导弹、各种精确的制导导弹、反坦克直升机、现代化新型舰艇等。这些兵器的使用极大地增强了多国部队的作战能力。③高技术装备的大量使用更新了战争的面貌。空中突击作战构成了独立的空袭战役,空中力量发挥了决定性作用;电子战、导弹战成为战争的重要作战方式,立体战、整体作战成为战争的重要形态;战争更集中地表现为军队和国家整体实力的较量。
(2)影响:海湾战争中以美军为主的多国部队的胜利,引起了世界各国对新式武器的高科技含量的关注,推动了新一轮的军备竞赛。海湾战争中高技术武器发挥了巨大的威力,标志着在局部战争中高技术武器将会对战争起决定性的作用,高科技的局部战争登上了世界军事舞台。海湾战争震撼和改写了传统战争的观念和定义,战争中高技术武器的大量使用,使现代战争的作战思想、作战方法、指挥方式都出现了重大的变化,这一变化推动了世界范围内新的军事革命。







PAGE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