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课 战云密布的欧洲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海外市场
殖民地
德国
德奥
三国协约
新式武器
通讯工具
战争
民族优越论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嗨起
第一单元
DIYI DAN YUAN
第一次世界大战
新知导学·思维启动
精准梳理·稳固根基
知识网络木史论要旨
推动列强
生法德
科技成果|军国主义
第二次工争夺难是俄奥英德日被运用王族主义泛
和极端民
业革命
地和世界
霸权
三对矛盾军
滥
主要资本各国经济形成两大
主义国家政治发展军事集团,战争日益
向帝国主不平衡加疯狂扩军追近
义过渡
剧
备战
史料探究重难突破
研读论证·领悟內涵
深化拓展木能力提升
(共25张PPT)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嗨起
第1课 战云密布的欧洲
一、选择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特点是( )
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②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还未形成 ③对外以商品输出为主
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选D。19世纪末,世界基本上连成一整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经形成,②不正确;当时对外以资本输出为主,③不正确;故选①④。
2.20世纪初人类战争由局部性战争演变为全球性战争。这主要是( )
A.科学技术的负作用 B.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
C.世界整体化的产物 D.国家利益至上的恶果
解析:选C。局部的萨拉热窝谋杀事件演变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把当时世界上重要的几个大国都卷入了战争之中,其主要原因是世界联系的加强。一战的爆发与科技没有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全球性战争的主要原因不是极端民族主义,故B项错误;一战就是世界整体化的产物,故C项正确;国家利益至上不是引发一战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3.一战前,资产阶级竭力向民众灌输这样一种意识:“资本家的事业就是全民族的事业。”这里的“资本家的事业”是指( )
A.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秩序
B.捍卫全人类的利益
C.对外扩张,开拓海外市场
D.维护民族的独立
解析:选C。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更广阔的原料和市场,因此不断向外扩张,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4.观察下面这幅关于一战的漫画《友谊链》,作者的主要寓意是( )
A.表达对塞尔维亚的同情
B.讽刺意大利的倒戈和投机
C.痛斥两大军事集团的争夺
D.揭示一战演变成世界大战的根源
解析:选D。材料信息表现一战中各国的态度,但并不能表达对塞尔维亚的同情,故A项错误;漫画中只提到塞尔维亚、奥匈帝国、俄国、德国、法国、英国,并没有提及意大利,故B项错误;漫画主要讲到各国因为利益关系而结成所谓的“友谊链”,无法体现痛斥两大军事集团的争夺,故C项错误;一战爆发的根源是帝国主义之间政治经济的不平衡,而漫画将各国比喻成不同的人物造型,正好体现各国实力的差距,漫画中的“友谊链”也说明各国存在着矛盾冲突,故D项正确。
5.1871年俾斯麦对当时欧洲关系作过比喻,说欧洲大陆像挤乘在同一辆马车里的旅客,面面相觑又满怀狐疑地相互戒备着,如有人将手摸向口袋里的手枪,其邻座则已做好先扣扳机的准备。造成这一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法德地位的变化改变了欧洲格局
B.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插手欧洲大陆事务
C.美国积极向欧洲扩展自己的势力
D.欧洲国家担心俾斯麦挑起世界大战
解析:选A。注意“1871年”的时间限定,普法战争后德国完成了统一,法国受到削弱,欧洲格局发生变化,关系逐渐紧张。
6.观察下面漫画,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协约国集团之所以能够形成如图所示画面是由于英法俄等国( )
A.有共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B.有共同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
C.都是为了维持欧洲大陆均势格局
D.都对德奥集团的崛起与霸权野心怀有恐惧
解析:选D。英法俄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都有明显的区别,故A项错误;英国为君主立宪制,法国为共和制,俄国为君主制,故B项错误;英法俄组成协约集团的目的是争夺世界霸权,故C项错误;英法俄组成协约集团是针对德奥集团的崛起威胁了其在世界的优势地位,故D项正确。
7.英国推行欧洲大陆均势政策的目的是( )
A.与欧洲大陆保持势力均衡
B.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
C.防止美国涉足欧洲事务
D.便于自己插手欧洲大陆事务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教材知识的识记能力。英国一贯推行维持欧洲大陆均势的政策,便于自己插手欧洲事务。
8.霍布斯鲍姆在《帝国的年代》中说:“1905年之后,国际危机通常越来越诉诸战争威胁来解决。”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背景是( )
A.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和发展
B.英法操纵国际联盟激化矛盾
C.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开始破产
D.美国加强对欧洲事务的干涉
解析:选A。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导致资本主义国家间矛盾尖锐,两大军事集团产生,战争威胁不断增加,故A项正确。B、C两项出现于一战后;D项说法时间不符合。
9.诺贝尔设想:无烟炸药如此大的杀伤力,会使人们面对战争望而却步。你认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科技成果用于军事,预示着未来的战争更加残酷
B.第一次工业革命,实现了远距离的信息传输,使战争突破了地域条件的限制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用于军事,使战争突破了以往以陆地为主的限制,扩展到海底和空中
D.新的交通、通讯手段的出现,使战争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
解析:选 B。注意结合科技成果的应用对军事的影响来分析。最早的远距离信息传输是指电报、电话的发明,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促成的。
10.“民族情绪远远超过对自由的热爱,人们都愿意怂恿统治者去粉碎那些非我族类、语言有异的其他民族的自由和独立。”材料最能说明( )
A.真正的民族主义形成
B.极端民族主义是一种利己主义
C.极端民族主义就是爱国主义
D.极端民族主义以本民族利益为最高利益,值得肯定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体现了为本民族利益而去侵略和掠夺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行径,这种极端民族主义实际上是一种利己主义。故答案为B项。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爱慕虚荣,向以独裁者自居。他即位不久就宣布:“这个国家只能有一个主人,那就是我。”他很希望成为一个超级军阀,虽然他使自己的国家在二十六年中没有投入战火,可是他的许多荒谬言论却早已足够使他在国际政治中成了一只斑螫。1890年,他罢免了俾斯麦;第二年法国因为害怕这位德国的新主人,开始与俄国谈判,终于在1892年签订了防御性的同盟条约。
材料二 我们必须用尽一切力量,努力争取适合我们情况的政治权威。如果我们继续只是欧洲大陆强国的话,并偎依英国的恩惠而求得一些殖民地的话,我们将限在1866年的政治卑微地位。
——(德)本哈特将军《我们的前途》(1911年4月)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
(2)据材料二中德国的政策倾向是什么?为什么1866年德国政府会“卑微”?
(3)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解析 (1)第一小问历史原因,德国是在1871年以普鲁士为主通过三次王朝战争、自上而下完成统一的,因而保留大量的普鲁士的封建主义残余和帝国主义传统,故答题可以从此角度进行思考。第二小问现实原因,根据材料一“爱慕虚荣,向以独裁者自居。他即位不久就宣布:‘这个国家只能有一个主人,那就是我。’……他在国际政治中成了一只斑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德国的政体实质、德皇的性格方面进行作答。(2)第一小问倾向,根据材料二“如果我们继续只是欧洲大陆强国的话,并偎依英国的恩惠而求得一些殖民地的话,我们将限在1866年的政治卑微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德英矛盾、争夺世界霸权角度进行作答。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的时间点“1866年”结合所学德国1871年完成统一,可从德国是否完成统一角度进行作答。(3)根据所学知识,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等。
答案 (1)历史原因:德国保留了普鲁士王朝的军国主义传统,侵略性极强。
现实原因:德国名义上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实质上德皇权力依然至高无上,且德皇威廉二世好大喜功,热衷于争夺欧洲霸权。
(2)倾向:德国不再满足欧洲大陆强国的地位,也不再满足英国在殖民地方面的“恩惠”,而要争霸世界。
原因:1866年德国尚未完成统一,因此政治地位“卑微”。
(3)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目前欧洲军备竞赛的根本动机是什么?即国家为了给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找到出路,就必须推动地域扩张,对他国实施政治压力;作为一个竞争单位,国家的最终优势总归于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一方,弱者碰壁,就像任何其他形式的生存斗争一样。
——诺曼·安吉尔《大幻影》(1909年)
材料二 作为判断一场争执的是非对错的法庭,战争是残酷、不可预测而又代价惨重的……让那些深信战争能够裁决正义的人牢记,战争的结果可能更少依赖于交战双方的正义,而更多依赖于交战双方的狡猾奸诈。而战争的代价则是昂贵的。一千万名死者和两千万名伤残者……正是此案出具的用以判定罪责和处罚双方凶手的可怖判决书。
——大卫·劳合·乔治《战争回忆录》
(1)指出材料一中“军备竞赛”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的核心观点并说明理由。
解析 (1)主要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即可;(2)结合材料信息来归纳观点及理由。
答案 (1)造成世界的动荡不安,导致一战的爆发,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导致部分国家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泛滥;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2)核心观点:否定(反对)战争。理由:战争是残酷的;战争很难裁决正义。
PAGE
- 1 -
第1课 战云密布的欧洲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状况。 掌握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认识新式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
一、列强对世界市场的争夺
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经济飞速发展,生产过剩。
2.表现:资本主义列强加紧寻求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3.影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引发了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
[特别提醒]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列强政治上的不平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掀起了重新瓜分世界的狂潮。
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1.三国同盟
(1)原因:德国防范法国,构建以自己为核心的同盟体系。
(2)过程:1879年,德奥结盟;1882年,德、意、奥《三国同盟条约》缔结,第一个欧洲大陆军事同盟集团形成。
2.三国协约
(1)原因:德国咄咄逼人,三国同盟威胁法、俄;英国力不从心,放弃孤立,寻求盟友。
(2)过程:1892年《法俄军事协定草案》签订,另一个欧洲大陆军事同盟集团初步形成,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1904年《英法协约》签订;1907年《英俄协约》的签订标志着三国协约最终成立。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特别提醒] 如图呈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间的三对主要矛盾:英德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矛盾发展演变的结果:一战的爆发。
三、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
1.表现
(1)传统武器的改进,增强了武器的杀伤力。
(2)新式武器的研制,扩展了战争的空间范围。
(3)新的交通手段的出现,提高了军队的战略机动能力。
(4)新的通讯工具的出现,能够在世界范围内有效地指挥战争。
2.评价: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3.危害:预示战争更加残酷、危险,规模可能更大。
[特别提醒] 科技与民族主义、民主制度等事物一样,都可以成为“双刃剑”。人类将科技、民主等事物应用于社会建设与发展,有利于文明进步;但如果将其应用于战争,它们则沦为杀人的武器,给人类文明带来灾难,关键不在于科技、民主等事物,而在于应用这些事物的人。
四、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
1.军国主义
(1)成因:进行战争被认为是国家的正当权利;在进入20世纪后的激烈竞争中,西方列强相信战争是最后解决问题的办法。
(2)表现:在军国主义传统、经济的崛起以及对世界殖民地的分配现状不满的推动之下,德国掀起军国主义浪潮。
2.极端民族主义
(1)表现:鼓吹“民族优越论”,如德国的“泛日耳曼主义”、俄国的“泛斯拉夫主义”。
(2)实质:本民族利益至上,宣扬对外侵略扩张。
影响:军国主义与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得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争夺和斗争愈发激烈,战争日益迫近。
(1)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它们之间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矛盾愈演愈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2)科技成果被应用于军事领域,预示着未来战争更加残酷,充满危险。
(3)德国军国主义与欧洲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史料 ①英法和解后,德国更感到英俄对抗的特殊价值,首相皮洛夫说,所有希望都系于他们所相信的英俄正在接近冲突。1904年,法国驻英大使认为,英俄发生冲突,是一场大灾难,唯一得利的是德国。1906年,俄国外交大臣伊兹伏尔斯基说,②巩固和英国的关系对俄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个大国利益与我们在欧亚大陆关系是紧紧相连的。
——《全球通史》
①指1904年《英法协约》的签订。
②表明俄国认识到俄英关系的重要性。
(1)史料中德国和法国对英俄冲突的看法有何不同?原因何在?
提示 不同:德国相信英俄会发生冲突;法国认为英俄冲突只对德国有利。原因:法德矛盾尖锐,法国要对付三国同盟,不愿看到英俄互相削弱。
(2)史料说明英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一变化导致的结果是什么?
提示 变化:由对立走向结盟。原因:英德矛盾成为主要矛盾,英国不得不协调同法、俄的矛盾。结果:三国协约形成,两大军事集团的争夺引起第一世界大战。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重重,基本矛盾是英德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其中英德矛盾逐渐演变成了最主要矛盾。其矛盾演变的结果是在欧洲出现了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国际关系日趋紧张,大战一触即发。
(1)英德矛盾的主要表现:德国实力迅速增强,成为英国的主要竞争对手,英德矛盾上升。德国统治集团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争取称霸欧洲的“大陆政策”,转向夺取全球霸权的“世界政策”,这对英帝国是一个严峻挑战。德国不仅在欧洲商品市场上同英国竞争,而且在殖民地问题上同英国的矛盾日益加深。在制海权方面,20世纪初德国的海军力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英国,英德矛盾逐渐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最主要矛盾。
(2)影响:欧洲形成了势均力敌的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峙,使欧洲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国际关系日趋紧张。帝国主义列强为了各自利益相互斗争、妥协勾结,利益是其外交政策的出发点。军事结盟与军事集团的出现不利于世界走向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史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用伍德罗·威尔逊的话来说:“深深植根于整个历史的阴暗土壤之中。如同一切战争一样,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渊源于人类的本性,渊源于人类领导者的弱点、自负、唯利是图和优柔寡断。”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史料二 当(在会议桌上)发生争论时,②德国总是在开口前把一支左轮手枪摆在桌面上,结果使别的国家望而生畏,联合起来对付它。
——(英)杰弗里·帕克《剑桥战争史》
①保罗·肯尼迪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起因于人性的弱点。这一观点是错误的。一战爆发是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各国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尖锐,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的结果。
②表明杰弗里·帕克认为发动战争的责任主体是德国。
(1)据史料一,你认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哪个国家最有可能说这番话?
提示 19世纪末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进程中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德国、美国工业产值超过英国,但从国家经济实力来讲,英国仍然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和海上霸权,从这个角度看,英国是当时世界第一强国所以英国当然不愿改变现状。所以英国最有可能说这番话。
(2)据史料二,你有何认识?
提示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矛盾的总爆发,不能将发动战争的责任只归罪于一个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
(2)军事上:列强的三大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推动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3)物质上: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4)意识形态上: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5)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一、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1.政治发展不平衡:英、法、美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德、俄、日三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2.经济发展不平衡: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德经济发展迅速,超过老牌的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力量对比。
3.所占殖民地的多少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实力对比与所占殖民地的数量出现不相称的状况。美德经济实力强,但所占殖民地较少;英法经济实力相对落后于美德,但所占殖民地较多。
二、英国的“光荣孤立”政策
时间:“光荣孤立”是19世纪后半期英国的外交政策。
内容:19世纪中后期,英国实力远远超过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对外政策上不与任何国家结盟,其出发点在于维持欧洲大陆势力均衡。为此英国拒绝加入永久性的联盟或是与其他强国定下盟约而保持所谓的“孤立”。
结束:19世纪末,英国实力相对下降,面对德国的疯狂对外扩张,难以保持欧洲均势,开始对外结盟。1904年的《英法协约》与1907年的《英俄协约》的签订,使得对抗三国同盟的三国协约正式形成。
教材答疑·名师指津
一、课中思考题1.比较一下,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列强殖民扩张的目的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扩张有何不同?(教材P2)
提示 早期殖民扩张活动的目的是掠夺财富、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这一时期的资本主义列强殖民扩张的目的是占领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并进行资本输出,将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变为资本主义列强的完全附庸。
2.读表,从中能够发现什么现象?(教材P2)
提示 19世纪下半期以来,资本主义列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美国、德国、日本经济实力大为膨胀,但在殖民地占有份额方面明显有限;英国、俄国、法国等老牌殖民国家在世界工业总产量中的比重较低,但是殖民地面积均远远大于前述各国。
3.你知道法、德两国在近代史上发生过哪些战争吗?(教材P3)
提示 近代史上法、德(普鲁士)之间的战争主要有:17世纪前期的“三十年战争”、路易十四时期对外战争中的法,德纠纷、拿破仑帝国时期德国参加的多次反法同盟与法国之间的战争、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
二、阅读与思考(教材P6)
阅读材料,想一想:上述材料宣扬了一种什么样的观点?怎样反驳这些言论?
提示 (1)观点:鼓吹用武力“自卫”,煽动民众参加战争。(2)反驳:这实质上是军国主义思想泛滥的产物,是为了适应帝国主义战争需要的荒谬言论。
三、解析与探究(教材P7)
阅读材料,分析资本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的原因是什么。这种争夺会导致世界大战吗?为什么?,提示 原因是为了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空前激烈,大战不可避免。
四、自我测评(教材P7)
1.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为什么会形成两大军事集团?
提示 列强对世界市场的争夺和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新的主要矛盾,这是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主要原因:而德国与法国之间的积怨、俄国与奥匈帝国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和英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使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2.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提示 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可能条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现实条件:19世纪末,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加剧,帝国主义因争夺殖民地矛盾激化,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
PAGE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