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北宋的政治
(一)北宋的建立与统一
时间:
人物:
事件:
定都:
960年
赵匡胤(宋太祖)
陈桥兵变
(黄袍加身)
东京(今开封)
陈桥驿兵变 宋太祖黄袍加身处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统一的方针:
先南后北,先易后难
结果:
统一了南方和中原地区
北 宋
陈桥驿
东京
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局面
965年灭后蜀
966
963年
970年
978年
979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
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喻矣!”
赵普所说的“权”“钱”“兵”,指的是什么?宋太祖对此采取了哪些措施?
“权”
“钱”
“兵”
——节度使的行政权;
宋太祖委派文官担任地方州县长官。
——节度使的财政权即收取地方税赋的权力;
宋太祖下令取消节度使的收税权,除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归中央掌控,后又陆续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节度使的兵权;
宋太祖采取措施控制兵权,解除节度使的兵权,经常调换军队将领,使得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宋太祖即位后的一天,与石守信等大将饮酒,酒兴正浓时,宋太祖说 :“我当上皇帝全靠你们,可现在我整夜都睡不安宁。”众将忙问其故,宋太祖答道:“如果有一天,你们也被部下黄袍加身,你们也会身不由己啊。”众将知道受到猜疑,便请宋太祖指明一条生路。宋太祖让他们回家置产,享受清福。第二天,这些大将纷纷称病辞职,交出兵权。这就是“杯酒释兵权”故事的来历。
(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军事:
中央:
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军队
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
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无发兵之权。
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①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②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
控制兵权
削弱相权
“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
——《续资治通鉴长编》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措施
在地方控制行政权
在地方,宋太祖为了加强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陆续取代原来藩镇手下的爪牙。为防止知州的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2、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地方:
3、措施影响:
①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防止知州权力过大,实行三年一换制度。
②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③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分散、削弱地方官的权力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项目 措施 影响加强皇权 政治 中央:削弱相权 地方:分散、削弱地方官的权力。 积极: 加强中央集权,加强皇权,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消极:
①出现冗官现象,财政开支大。
②军队作战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
经济 地方设转运使,地方财赋归中央 军事 控制兵权(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缩略:收兵权(军事)、夺臣权(政治)、制财权(军事)
三、重文轻武的时代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1、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
宋朝采取重文轻武的政策
宋代的预设阵图作战法
北宋的军队
北宋的军队分为禁军、厢军、乡兵和藩兵。
禁军是北宋的正规军,又称上军,由各地军队的精壮者抽调而成。宋太祖为了控制兵权,对禁军进行了改编,大约一半部署在京师,另一半安置在各地。
厢军是地方军,很少进行军事训练,多从事工役和杂役,因而也称为“役兵”。
乡兵分处在各地,战时征召,闲时务农,类似于民兵性质。
藩兵是防守在边境的非汉民族军队
内重外轻
宋太祖时最多一次:进士31人,诸科最多是96人;
宋太宗时(公元977年):进士109人(又赐一百八十多人),诸科200人。
宋真宗时(公元1000年):录取进士409人,诸科1129人。
《励学篇》
——宋真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神童诗》宋 汪洙
……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
北宋的科举
重文轻武的政策
1、目的/原因:
2、表现:
3、影响:
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避免武将篡夺政权。
①重文轻武,文臣掌握军政大权,文官地位高于武将。
③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增加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但也出现了“冗官、冗兵、冗费”“积贫积弱”的现象。
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初年。岳麓书院是古代汉族书院建筑,属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的岳麓山风景区岳麓山东面山下。
1988年,岳麓书院建筑群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北宋时“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而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矣。”
(注:即便是将帅率兵数十万,收复了失地幽蓟十六州这种功劳,也赶不上一个状元及第时的荣耀。)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神童诗》宋 汪洙
做人莫作军,好男不当兵
满朝朱贵紫,尽是读书人
宋朝统治者和整个社会重文轻武。
课后习题
1.“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其中建立北宋的“宋祖”是( )
A.刘备 B.苻坚 C.李世民 D.赵匡胤
D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是( )
A. 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
B. 将地方财政权收归中央
C. 用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D. 在地方上设节度使,掌握经济和军事大权
D
课后习题
3.唐朝时期,大将李靖、侯君集等,遇有战事,就统兵出征,军事行动结束,就回朝任宰相、尚书等高级文职。两宋时期,在掌管军政事务的官员中具文官资历的人数占91%。这反映了宋代的治国方略是( )
A.强干弱枝 B.分散军权
C.重文轻武 D.守内虚外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