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共4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19 22:1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5张PPT。回顾旧知
1、我国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原因、目的是什么? 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起止时间 ?
3、“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特点?
4、我国在“一五计划”期间取得主要成就有哪些?
5、我国“一五计划”完成,有什么意义?
6、我国第一部宪法是哪一年颁布的?这部宪法的性质是什么?规定了哪些内容?
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标志及意义?
中国的四大发明分别指什么?思考中国的“新四大发明” 又是指什么?
思考为什么我们的祖国发展的如此之快呢?我国的国家性质----------社会主义中国是什么时候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
又是什么事件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第5课
三大改造过渡时期1949年10月1日----1956年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学习目标1.了解三大改造的必要性、形式和实质。
2.掌握三大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阅读材料,试着了解土地改革的不足。 “在土地改革后,农民发生了分化。如果我们没有新东西给农民,不能帮助农民提高生产力,增加收入,共同富裕起来,那些穷的就不相信我们,他们会觉得跟共产党走没有意思,分了土地还是穷,他们为什么要跟你走呀?那些富裕的,变成富农的或很富裕的,他们也不相信我们,觉得共产党的政策总是不合自己的胃口。结果两下都不相信,穷的不相信,富的也不相信,那末工农联盟就很不巩固了。要巩固工农联盟,我们就得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
当时3亿农民,要分7亿亩土地和 297万头耕畜,人均可分得耕地多少亩?多少人可分得一头耕畜?7÷3≈2.3(亩)297万 ÷3 亿≈ 0.01(头/人)1、三大改造指的是对哪三个行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是?改造的形式是?目的是?
3、农业合作化实行什么原则,它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4、哪一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哪一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5、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方式、结果各是什么?自学指导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阅读课本23—24页,找出以下问题,注意圈点勾画并记忆重点知识,3分钟) 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它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三大改造中的“三”是指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是指社会主义改造。土改后农民还面临哪些困难?①农民缺乏生产工具和资金
②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
③难以抵御自然灾害,
④不能合理的使用耕地
⑤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原因:
2、时间:
3、形式:
4、目的:1953年-1956年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报名参加合作社。 1956年,毛泽东在看农民写给他的丰收报喜信某村在大会上选出的模范生产小组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分为几个阶段?1、农业互助组
2、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3、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①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②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5、性质:
6、原则:
7、方法:
8、结果:社会主义改造“自愿互利”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困难缺劳动力,劳动工具 贫困缺少资金水利问题天灾不能使用机械化农具农业生产合作社(1)背景:
(2)方式:
(3)结果: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
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材料:
许多木器手工业者看了合作社的锯板机,都看了又看,舍不得离开。他们说,一部锯板机可抵40个锯木匠的劳动,这在个体分散生产的情况下,即使不吃饭也要积上十七八年收入,才能买上一部。真是“想想合作实在好,个体分散办不到,组织起来乐道道,机器生产效率高。”
想一想材料中反映手工业合作社有哪些优越性?
1.改变了个体经济的分散性和落后性,提高了生产效率高。
2.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3.为工业化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手工业者踊跃报名入社毛主席接见参加手工业合作社的老艺人 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财产被没收,但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的过程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财产没收显然有失公允,可不没收,他们又存在剥削,显然与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不相吻合。易振的表哥是上海水泥厂的大股东,解放战争期间也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为了工厂的发展,也只能剥削工人,甚至一段期间也生产过劣质产品,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厂里设备陈旧工人们的积极性也不高,新中国成立初,最高的产量还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随着国营的水泥厂效益不断提高,他的水泥厂每况愈下。借鉴农业、手工业改造的经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也实行合作化改造可以吗?自学指导二:公私合营自学指导二:公私合营(阅读课本25—26页,找出以下问题,注意圈点勾画并记忆重点知识,3分钟)1、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其主要形式是什么?1956年初,该行业出现了什么现象?
2、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过程中,国家实行了什么政策?有何意义?
3、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有什么意义?在后期存在什么缺点?时间方式完成政策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从1954年起公私合营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赎买政策 意义实现和平过渡单个企业公私合营,实行利润分配,就是“四马分肥”,大致是资本家的红利占20.5%,国家占34.4%,工人福利占15%,公积金占30%。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定息制度: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给股息,年息为5%,这一方式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使资本家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赎买的形式有两种赎买政策公私合营: 企业国家所有(公有)资本家所有(私有)合作赎买主 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这一方式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使资本家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政策)赎买政策相关链接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乐松生 同仁堂经理 率先实行公私合营 后任北京市副市长 中国百年老字号荣氏第二代
荣毅仁荣氏企业--一个家族的神话荣氏第一代
荣德生1956年底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间:意义:缺点:1956年各种经济成分公有制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个体农业
个体手工业1952年底各种经济成分合作探究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对社会主义发展有怎样的好处?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①充分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 发展。
②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打下了物质基础等。社会主义公有制农业手工业公私合营生产合作社生产合作社赎买政策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
社会主义公有制①1840年,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后,中国由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②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③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 中国的社会性质在近现代发生了哪三次变化?拓展延伸农 业资本主
义工
商 业农业生产
合 作 社全行业
公私合营社会
主义
基本
制度
建立
进入
社会
主义
初级
阶段1956年底手工业
生产合 作 社三


造手 工 业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建立课堂小结: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怎样建立的? 政治:通过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地主阶级
和资产阶级消亡。
法律: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中华人民共
和国宪法》制定。
经济: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在
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 我国基本建立
起来。 1、三大改造是指对 、 和 的社会主义改造。起止时间: 年到 年。
2、改造形式: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实行 政策,意义:实现了 ,是 的创举。)
3、三大改造的实质:把 转变为 。
4、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___年底___的完成
5、三大改造的意义: 。
6、存在缺点:后期 、 、 等。 巩固记忆(5分钟)达标检测
1.如图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导致甲到乙段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B.开展“大跃进”运动
C.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内容是(   )
①农业②交通运输业③资本主义工商业④手工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20世纪50年代中期,民族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他这段话密切相关的事件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
B.“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C.国家完成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挽救了我国社会主义4.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  )
A.实行赎买政策 B.成立生产合作社
C.建立人民公社 D.实行“一国两制”
5.1956年底,毛泽东曾说:“手工业中许多好的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剪刀一万年也不要搞掉。我们民族好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要来一个恢复。”此话针对的问题是(   )
A.土地改革中的急于求成
B.三大改造中的过急过粗
C.“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
D.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共产风”6.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标志着(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C.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D.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7.如果为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拟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   )
A.走向社会主义之路B.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C.社会主义建设的转折D.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