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堂同步练习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选择题
1. 630年至834年的二百余年间,日本19次派遣唐使(其中到达中国者为15次)来华,规模之大,少者二百人,多者五六百人。唐朝时,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
A. 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B. 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
C. 加强两国间的友谊 D. 求取佛教经义
2. 某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检索了以下关键词:“日本”“佛教”“《东征传绘》”“唐招提寺”。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 玄奘西行 B. 鉴真东渡
C. 郑成功收复台湾 D. 戚继光抗倭
3.“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合十忘生死,弘愿心中藏,普渡众生……”这是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部有关唐朝高僧的电视剧片尾曲。这部电视剧的主人公是( )
A. 玄奘 B. 鉴真 C. 戒贤 D. 戒日王
4. 郭沫若曾赋诗一首:“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鉴真所传“道艺”不可能包括( )
A. 佛学经典 B. 中国书法 C. 建筑艺术 D. 活字印刷术
5. 历史上新罗与隋唐来往频繁。下列内容不属于新罗学习唐朝文化的是( )
A. 医学 B. 天文 C. 历算 D. 音乐
6. 唐朝僧人玄奘曾游学天竺,并以亲身见闻口述给其弟子整理成的一部重要书籍是( )
A. 《马可﹒波罗行纪》 B. 《金刚经》
C. 《大唐西域记》 D. 《西游记》
7. 2018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印度总理莫迪在武汉举行非正式会晤。掀开了中印关系的新篇章,进一步促进了中印经济文化交流。我国早在唐朝就有一位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使者,他是( )
A. 张骞 B. 玄奘 C. 鉴真 D. 郑和
8. 《西游记》中关于“唐僧取经”的故事广泛流传,它取材于唐初著名僧人玄奘西游天竺取经的史实。玄奘所带回的经典涉及的宗教是( )
A. 基督教 B. 伊斯兰教 C. 道教 D. 佛教
9. 李庆新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写道:“唐朝与海外发生官方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70余个。”由此可见,唐代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 )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②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 ③经济繁荣、文化辉煌 ④对外交通发达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0. 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朝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共享繁荣,下列事件能佐证这一现象的是( )
①和亲结盟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访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11. 唐朝时对外交往频繁,中印交往的重要史实是( )
A. 玄奘西行 B. 鉴真东渡 C. 郑和下西洋 D. 张骞出使西域
12. 下列内容,属于鉴真和玄奘共同之处的是( )
①都是唐朝僧人 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千辛万苦 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⑤都为中日交流作出重要贡献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⑤
二、非选择题
13. 中日两国关系源远流长,友好往来是两国关系的主流,唐朝对日本影响深远。阅读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1)图一人物是唐朝时中日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他是谁?图二是他精心设计的佛殿,式样优美,至今犹存,被视为日本建筑艺术的明珠,请说出建筑的名称。
(2)图三、图四分别是唐朝和日本的钱币,它们有很多相似之处,表明日本深受唐朝的影响,你还能举出其他一些事例吗?(举两例即可)
(3)请再说出唐朝中日文化交流的史实一例。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玄奘,在贞观年间冒着生命危险西行学经求法,孤征沙漠,独步雪山,历时17年,独行五万里……在天竺期间,他极力宣扬我国文化……
材料二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玄奘西游的目的是什么?
(2)他所口述的重要历史和佛学典籍是什么?这本书有什么影响?
(3)结合材料二思考,指出玄奘西游的有利条件是什么?(提示:可从当时的政治局面、社会经济、外交政策以及对外交通等方面考虑)
(4)玄奘作为我国杰出的外交使者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5)上述材料说明唐朝的外交政策是什么。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
参 考 答 案
1. A 2. B 3. B 4. D 5. D 6. C 7. B 8. D 9. D 10. A 11. A 12. A
13. (1)鉴真;唐招提寺。
(2)唐文化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的京都平安京的建制仿唐长安;田制、赋税制度以及官制、法律制度也多参照唐制;等等。
(3)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先进文化。
14. (1)寻求佛法(或佛经)。
(2)《大唐西域记》;此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3)政治局面:国家统一安定;社会经济:经济繁荣发展;外交政策:实行宽容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交通:对外海陆路交通发达。
(4)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主动学习吸收外来先进文明成果的开放精神;取长补短的务实求真精神。
(5)积极的对外开放政策;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