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电阻定律
【学习目标】
1.理解电阻率的概念。
2.掌握电阻定律,并能应用进行有关的计算。
【学习重难点】
对电阻定律的理解应用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概述
1.电阻R
公式是电阻的比值定义式,反映了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该式提供了计算电阻的一种方法,但电阻与电压和电流的大小无关,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大小取决于材料本身。
2.电阻定律
电阻定律: 。
式中l为导体长度,S是导体横截面积,ρ是材料的电阻率,单位为Ω·m,电阻率是反映导体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与导体材料和温度有关。
说明:①为导体电阻大小的决定式,表明导体电阻由导体本身因素(电阻率ρ、长度l、横截面积S)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由此可更加明确电阻的定义式中R与U、I无关这一点。使我们对比值定义法定义物理量有了更好更深刻的认识。
②适用条件:温度一定,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或浓度均匀的电解液。
3.电阻率ρ
(1)物理意义:反映了材料导电性能的好坏。电阻率越小,导电性能越好。
(2)计算公式:。
说明:①可由电阻定律公式变形得出。只要知道导体的电阻R,横截面积S,长度l,即可求出导体材料的电阻率。
②由可见,电阻率在数值上等于用该材料制成的长为1m,横截面积为的导体的电阻大小。
(3)决定因素:由材料的种类和温度决定,与材料的长短、粗细无关。但有的材料的电阻率并不受温度的影响,常用来制作标准电阻。
注意:电阻和电阻率的区别:
电阻反映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性质,电阻大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电阻率反映制作导体的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性质,电阻率小的材料导电性能好。也就是说,导体的电阻大,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不一定差;导体的电阻率小,电阻不一定小,即电阻率小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一定小。
二、规律总结
1.是电阻的计算式,是电阻的决定式。
2.电阻R反映了有形状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率ρ反映了材料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与导体形状无关,但与温度有关。
【达标检测】
1.关于电阻率的正确说法是( )。
A.电阻率ρ与导体的长度l和横截面积S有关
B.电阻率表征了材料导电能力的强弱,由导体的材料决定,且与温度有关
C.电阻率大的导体,电阻一定很大
D.有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可用来制成电阻温度计
2.一只“220V 100W”的灯泡工作时的电阻为484Ω,测量它不工作时的电阻应( )。
A.等于484Ω B.大于484Ω
C.小于484Ω D.无法确定
3.金属铂的电阻率对温度非常敏感,在图中(图14-2-5)有可能表示出金属铂电阻的I-U图线是( )。
4.相同的金属导线A和B,现将A拉伸到原来的两倍长度,将B对折后并起来,则它们的电阻之比RA/RB= 。
5.考虑灯丝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因素,把一只标有“220V 100W”的灯泡接入电压为110V的电路中,灯泡的实际功率是多少?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多少?如果考虑到温度对电阻的影响,情况又如何?
6.A.B地相距11 km,A地用两根完全相同的平行导线向B地送电,若两地间某处的树倒了,压在两根导线上而发生故障,为了找出故障所在处,在A地给两根导线上加上了12V电压时,B地测得电压为10 V;若在B地给两根导线接上12V电压时,A地测得电压为4V时,求故障发生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