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内能
【学习目标】
1.知道做热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知道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
2.知道分子间因为存在相互作用力而具有分子势能,当分子间的距离改变时分子势能也随着改变;知道分子势能跟物体体积有关。
3.知道什么是内能,知道物体的内能跟温度和体积有关。
4.知道理想气体微观模型,知道理想气体的内能只跟温度有关,跟体积无关。
【学习重难点】
1.知道做热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知道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
2.知道分子间因为存在相互作用力而具有分子势能,当分子间的距离改变时分子势能也随着改变;知道分子势能跟物体体积有关。
【学习过程】
一、分子的动能
1.定义:物体内部的分子不停地做 运动,做热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
思考1:物体内部每一个分子的动能都相同吗?
2.平均动能: 。
思考2:分子的平均动能大小跟什么有关呢?
3.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 的标志。
思考3:温度升高,物体内所有的分子的动能都会增加吗?
二、分子的势能
1.定义: 。
思考4:我们学习过哪些势能?
2.分子势能的变化和分子力做功的关系:
①分子力做 ,分子势能减小。
②分子力做负功(克服分子力做功),分子势能 。
3.分子势能大小和分子之间距离的关系:
①当r< r0时,分子力表现为 ,r减小,分子力做 ,分子势能 。
②当r> r0时,分子力表现为 ,r减小,分子力做 ,分子势能 。
③当r= r0时,分子势能最小。
思考5:如果选取无穷远处势能为零,那么r0 处势能是正还是负?
4.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5.影响势能大小的因素:
①微观上与分子之间的距离有关。
②宏观上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思考6:物体体积增大,分子势能一定会增大吗?
三、物体的内能
1.定义:物体内所有分子做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决定因素:温度、体积共同决定
3.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
区别 物体的内能 机械能
描述的对象不同 描述热学 描述机械运动
运动形式不同 分子的热运动 物体的机械运动
决定因素不同 温度、体积 物体的质量、 运动速度、 所在的位置
思考8: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可以互相转化吗?转化方式有哪些?
(四)、理想气体微观模型
1.模型提出的原因:气体分子间的距离比较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十分微弱,气体分子间距离改变时,分子力所做的功非常微小,气体分子的势能变化可以忽略不计。
2.模型的定义:在一般的情况下,将气体分子看作没有相互作用的质点,这种气体的简化模型称为理想气体模型。
3.模型的特点:
①忽略了气体分子的相互作用力和分子势能。
②理想气体的内能是所有分子动能的总和。
③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
【达标检测】
1.一杯水和一个钢球,它们的质量、温度都相等,那么( )
A.它们的内能一定相等
B.它们的分子动能一定相等
C.它们的分子平均速率一定相等
D.钢球投入水中,它们不会发生热传递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B.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这个分子内能
C.不同的物体,若温度相等,则内能相等
D.0℃的水和0℃的冰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
3.关于热传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热传递中,热量一定从含热量多的物体传向含热量少的物体
B.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它们之间一定有温度差
C.在热传递中,热量一定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向内能少的物体
D.内能相等的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也可能发生热传递
4.质量相等的氢气和氧气,温度相同,不考虑分子间的势能,则( )
A.氧气的内能较大
B.氢气的内能较大
C.两者的内能一样大
D.氢气分子的平均动能较大
5.恒温的水池中,有一气泡缓慢上升,在此过程中,气泡的体积会逐渐增大,不考虑气泡内气体分子势能的变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气泡内的气体对外界做功
B.气泡内的气体内能增加
C.气泡内的气体与外界没有热传递 D.气泡内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保持不变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