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的干涉与衍射
【学习目标】
1.知道波的叠加原理,什么是波的干涉。知道干涉图样。
2.知道什么是波的衍射和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
3.知道干涉和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
4.知道什么是多普勒效应以及产生的条件。
【学习重点】
理解波的叠加原理、波的干涉、衍射。
【学习难点】
理解波的干涉图样。
【学习过程】
一、波的叠加原理
根据课本的“实验探究”自己试验,观察两列水波相遇后的传播状态?传播方向是否发生改变?形状是否发生改变?
实验现象表明:介质中几列波相遇后,仍将保持着它们各自原有的特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继续传播,并不因为有其他波的存在而发生变化。
波的叠加原理:在几列波传播的重叠区域内,质点要同时参与由几列波引起的振动,质点的总位移等于 ,这就是波的叠加原理。
二、波的干涉
1.波的干涉:________的两列波叠加,使介质中某些区域的质点振动____________,另一些区域的质点振动________,并且这两种区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稳定的叠加现象叫波的干涉
根据右图的干涉图样用波的叠加原理解释
1、红点为什么是振动加强点?蓝点为什么是振动减弱点?
2、思考:振动加强点距两个波源的距离有什么特点?
3、两列波相遇产生干涉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波的衍射现象
1.波的衍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波发生明显衍射想象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切波都能发生衍射。波发生衍射的过程也是能量传播的过程。
4.波的衍射的应用
在大山后面的房舍内听广播(信号波长为1~100m)和看电视(信号波长为1~3m)哪个效果好?
【典型例题】
例1.下列关于两列波相遇时叠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遇后,振幅小的一列波将减弱,振幅大的一列波将加强
B.相遇前后,两列波的振动情况与相遇前完全相同
C.在相遇区域,任一点的总位移等于两列波分别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
D.几个人在同一房间说话,相互间听得清楚,这说明声波在相遇时互不干扰
例2.如图所示,橡皮绳上甲波峰向右传播,乙波谷向左传播,若它们的振幅和波长都相同,则它们相遇时互相叠加如图所示。此时图中的M、N、x、y等质点的振动方向是 ( )
A.M向上、N向下 B.M向下、N向上
C.M向右、N向左 D.x、y均静止
【达标检测】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衍射是一切波特有的现象
B.障碍物或孔越小越易产生衍射
C.在空旷的山谷里叫喊,可以听到回音,这是声波的衍射现象
D.在空旷的山谷里叫喊,可以听到回音,这是声音的反射现象
2.根据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医生检查身体用的“B超”是根据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制成的
B.一位有经验的战士听到飞行的炮弹尖叫声越来越尖锐,可以判断炮弹正向他靠近
C.根据光波的多普勒效应,由地球接收到遥远天体发出的光波的频率越来越小,可以判断此天体正远离地球
D.当波源和观察者间有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一定和波源发出的频率不同
3.如图6所示,横波1沿BP方向传播,B点的振动图象如图7甲所示;横波2沿CP方向传播,C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P与B相距40 cm,P与C相距50 cm,波速都为20 cm/s。两横波在P处相遇,两横波振动方向相同,P点振幅为 ( )
A.70 cm B.50 cm
C.10 cm D.35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