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画杨桃 教案(2课时 含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13 画杨桃 教案(2课时 含反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20 08:58: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13课 画杨桃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不同人物对话的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同一事物,看的角度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结果的道理。
1.识记生字,用自己的话说出老师和同学们看到“我”画的杨桃的不同做法。
2.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制作多媒体课件、实物杨桃、五角星形的杨桃图画。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欣赏图片,导入课题。
1.谈话导入新课: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样水果,你认识吗?(出示杨桃课件)请认识和吃过的同学来介绍一下这种水果。它是什么样子的?它的味道如何?(介绍杨桃,出示课件文字)知道了杨桃的样子,今天我们来学习《画杨桃》。
2.板书课题:画杨桃。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会认14个生字;(2)会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知道讲了一件什么事。
2.勾画出本课生字词。学生认字,互查记分。
3.出示本课生字词,学生认读。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
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同学们懂得了一个道理。
2.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常识性问题师生当堂解决。有关课文内容理解的问题师生梳理归纳。)
(1)学生默读,边读边思考,划出重点词句。不懂的地方提出问题来讨论。
(2)老师观察,了解学生默读的情况:是否划出重点词句,是否会提问。
四、品读课文,感悟体会。
1.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提问:
(1)这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理解:回答“我”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样子?(重点理解作者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
2.出示句子:“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1)指名读,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谈。(可以想象我当时是如何观察,如何落笔的。)
(2)指导朗读。突出“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这句话。
五、布置作业。
1.熟记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六、学写生字。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范写,学生练习书写。
3.注意“交、页”两个独体字在田字格中的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2.作者在画杨桃时发生了什么事?其中包含着一个道理,究竟是什么道理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二、研读课文,感悟文义。
1.学习第二至九自然段,指名读。
提问:这几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讨论:
(1)开始同学们认为这幅画画得怎么样?
(2)当同学们看到了杨桃变成了五角星时,他们的反应是哈哈大笑,听到同学们的嘲笑,老师没有笑,他是怎么做的?
出示:
老师看了看这幅画,走到我的座位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台,举起我的画问大家……
(3)学生交流文中的那段话。
(4)指导学生理解“审视”的意思和老师为什么审视。(“审视”是指审慎地观察)
(5)在老师这一连串的动作中,哪个词最能体现老师和同学们的态度截然不同?(审视)让一位学生把文具盒当作杨桃做做审视的动作,其他学生观察这位学生后描述并评价。
(6)同学们想想:老师这一看,会有什么发现?
2.学习第十至十六自然段,指名读。
(1)教师引入:是的,正因为有了这一发现,所以,老师举起了“我”的这幅画,(师举起画成五角星的杨桃图画)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2)根据两次对话,学生交流,了解同学态度的变化。
(3)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段对话,细心的同学一定会发现什么?
(4)引导学生体会、交流后小结:原来同学们的对话回答得很简单,很干脆,很坚定,同学们还在嘲笑;现在对话里有很多省略号,同学们的语气支支吾吾、吞吞吐吐(板书:吞吞吐吐),是知道自己错了的表现。
(5)指导朗读,学生评价。
(6)朗读、理解老师神情的变化:当老师审视了讲桌上的杨桃,听见同学们还在嘲笑“我”,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为什么变得严肃呢?
(7)老师想出的一个好办法是什么?
①出示杨桃实物,让学生从杨桃的一端仔细观察,并把看到的结果跟同位交流。
②想象:如果你们就是这些嘲笑别人的同学,看到刚才的这一幕,你们想说些什么?
过渡语:听了你们真情的话语,我分明感受到你们心中的那一份歉意。看到同学们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老师的神情也变得和颜悦色了。
(8)引导理解:这段话中哪句话给你的启发最大?为什么?
(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角度不同,样子也就不同;不要随意嘲笑别人。)
3.学习第十七至十八自然段,指名读。
(1)理解“教诲”一词。
师:虽然杨桃风波结束了,但老师的话带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育。这种教育用文中的一词概括叫作教诲。
(2)学习第十七自然段,自由读这一自然段。
(3)老师的话里共有几句话?前两句告诉了我们什么?
(4)举例子说说怎么就叫角度不同,样子不一。(板书:角度不同,样子不一)
(5)同一事物,当别人和自己看到的不同时,应该怎样做?
(6)什么叫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不要受别人影响。)
三、总结全文。
老师小结: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先认为别人错了,要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还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实事求是。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我们已经在这节画杨桃的美术课上认识了这个班级的老师、同学,还有那个画画特别认真的“我”,也了解了发生在他们中间的故事。现在,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对他说几句话。
13.画杨桃
我  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
同学 嘲笑认错 不要随意嘲笑别人
同学 角度不同,样子不一 相信自己的眼睛
课堂上我带领学生直接切入到第一自然段,再对比老师的那一段话。这样,就理出了贯穿全文的主线,为深入分析理解下文打下基础。
教学中,我分步设计了“老师是怎样做的?”“老师说的话和他的做法一样吗?”这两个问题使学生很自然地理解老师说的话。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亲自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取“一生受用”的“教诲”,使主题得到进一步升华。本堂课学生兴趣盎然,回答问题非常积极,所以课堂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