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8张PPT。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教学设计一、任务解读
本次《快乐读书吧》的主题为“十万个为什么”,由“你读过这本书吗”和“相信你可以读更多”两部分组成,推荐了苏联作家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以及世界上优秀的科普作品。科普文学作为儿童文学的一种样式,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知识以文学的方式通俗地呈现,属于知识类读物的范畴,具有科学性、知识性、文学性、趣味性、通俗性等特征。二、教学要点
1.科普文学的阅读体验
相信科普文学带给读者的阅读体验有别于其他文学样式,它的科学性赋予了它严谨、准确,它的文学性赋予了它生动、有趣,它的知识性赋予了它实用,它的通俗性赋予了它直白、易懂,而且有些科学知识可操作性强,可以直接实验。一种体裁拥有这么多不同的阅读体验,丰富了孩子们的生命体验,不聊一聊岂不可惜?2.科普文学的文本特点
科普文学作为儿童文学中的一种样式,它的特点首先体现在科学性,它是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知识以通俗的形式普及给儿童,它的最本质的特性是科学性。其次,因为它隶属于儿童文学,以文学的手法表现科学知识,语言生动形象,内容有趣,所以它又具有文学性和趣味性。这些特性造就了科普文学的独特之处,值得引导儿童去探知,以求习得这类文本的阅读方法和关注点。三、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说知识,做实验重温科普文学的阅读体验。
2.运用对比、重读的阅读策略体会科普文学的文本特点。
【教学课时】
2课时第一课时(讲做结合,交流阅读体验)
板块一:课前自主阅读《十万个为什么》板块二:谈谈读了这本书的感受或者收获板块三:设立科普讲坛,以“说科学小故事”或“做科学小实验”的方式进行交流板块四:小结板块一:课前自主阅读《十万个为什么》
要点:推荐阅读:【苏联】米.伊林《十万个为什么》
学生可以到书城、图书馆,或者通过网络搜索,自主选择《十万个为什么》阅读。板块二:谈谈读了这本书的感受或者收获
要点:以“读了《十万个为什么》……”的方式简要谈谈感受。板块三:设立科普讲坛,以“说科学小故事”或“做科学小实验”的方式进行交流
1.学生就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科学知识以“我是科普小主持,今天给大家介绍的科学知识是……”的方式进行简单交流。
2.学生就印象深刻且可操作性强的一个科学知识以科学实验的方式进行交流。
绘制表格
选择印象深刻且可操作性强的一则知识,按照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完成表格。
完成实验
根据表格按照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的顺序把科学小实验边做边介绍给其他同学。3.交流评价
要点:
a.“说科学小故事”或“做科学小实验”都要按照条理把科学知识介绍清楚。
b.注意语音、语调,与听众有目光交流等。板块四:小结
科普文学最直观的是通过常见的生活事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为我们介绍科学知识。(知识性/知识类读物)第二课时(对比重读,体会文本特点)
板块一:绘制屋内环游记游历图板块二:比较《十万个为什么》和其他读物的不同点板块三:体会语言的生动形象板块四:续写屋内环游记板块五:小结板块一:绘制屋内环游记游历图
要点:本书主要介绍了水、火、食物、金属以及无机非金属材料等科学知识,以图表形式帮助学生梳理《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脉络。板块二:比较《十万个为什么》和其他读物的不同点
预设:
1.目录的设置(以屋内环游记的形式:第一站,第二站……)
2.有很多的科学术语(如:细胞、蛋白质、碳水化合物……)
3.解决小问题的形式构成全书
4.一本书包含很多科学知识
5.题目《十万个为什么》(来自于英国卢.吉卜林“五千个哪里,七千个怎样,十万个为什么。”)
……
要点:感悟科普类读物的科学性,趣味性,通俗性。板块三:体会语言的生动形象
1.举例谈谈这本书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2.带领学生重读《人从什么时候开始会取火?》(多处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文字更加形象生动)(文学性)
3.请学生找出类似的语言再读一读。板块四:续写屋内环游记
1.给定一则材料:
小明最近很苦恼,每次去厨房倒热水总会倒出很多水垢,这脏脏的水垢不除,给喝水带来麻烦,热水瓶胆的壁上沉积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可以用醋酸把它们除去,也就是说倒入一些食用醋就可以轻松将他们去除,这是根据化学上酸与碱以及酸与碳酸盐反应原理,请你将这则科学知识改写成科普文学作品告诉小明帮助他解除烦恼吧!
2.评价:科普文学的科学性、知识性、文学性、趣味性、通俗性板块五:小结
科普文学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知识以文学的方式通俗地呈现,具有科学性、知识性、文学性、趣味性、通俗性等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