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大改造
课标要求
了解“三大改造”,知道中国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的是20世纪50年代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以及改造的主要方式和政策,经过三大改造,使我国确立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学情分析
三大改造时期的这段历史离学生已经比较久远,当前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更让学生对农业、手工业有了些许的陌生,接受起来稍有困难。八年级学生还比较感性,往往需要用直观的手段去传授知识,所以课堂中应巧设情境,可以提供更多的史料或视频、图片,学生才可能更好地进入到历史情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认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和形式,完成的时间及历史意义;明确三大改造的必要性;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提高理解历史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学习三大改造,引导学生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改造的探索和创造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贡献;激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热情,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志向和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三大改造的方式及意义。
难点:三大改造的原因和实质。
方法与媒体
情境创设法、媒体辅助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
入
新
课
预习检测:
通过预习,我能完成以下问题:
(1)三大改造是对哪三大行业进行改造?
(2)国家分别采取了什么方式对三个行业进行改造?
(3)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及意义。
谈话引入新课。
预习教材,自主学习。回答问题。
自主学习,了解学习目标
探
究
新
课
出示1953年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引出“一化三改”,并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工业化起步阶段所需的资金从何而来呢?
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情境创设:张老汉的困难
(1)学生读材料,归纳张老汉面临哪些困难?
(2)学生尝试分析困难存在的主要原因。
(3)以耕畜为例,感受生产资料的匮乏。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归纳、思考:
(1)找出土地改革后农业生产存在哪些困难?
(2)这些困难会阻碍什么发展?
(3)为了解决这些困难,国家采取了什么措施?
(4)国家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目的是什么?
(5)情境体验: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土地,牲畜,农具就要归集体所有,如果是你,会不会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呢?
3.播放发展农业合作社的纪录片片断。
4.图片展示农业合作社劳动场景,分析走合作化道路带来的优势。
5.出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概括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果?
思考、探究。
读材料。
阅读教材,提炼有效信息。
融入情境,踊跃发言。
观看视频和图片,直观感受农业改造的情景及优势。
学生探究。
通过材料分析等,引导学生形成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研史方法,增强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通过生动的视频、图片展示,学生直观感受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果。
探
究
新
课
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情境创设:张老汉弟弟的求援。
2.出示“顺口溜”,思考: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式是什么?
3.感受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
看材料,思考。
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三、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情境创设:张老汉儿子的来信。
2.介绍资本主义工商业存在的背景,如今该怎么办?
3.引导学生理解“公私合营”。
4.播放视频《大宅门》片断,说一说资本家对于公私合营是什么态度?
5.出示档案材料:公私合营入股分红存根。
6.引导学生理解“赎买政策”。
7.图片展示,感受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取得的成果。
8.拓展:你知道哪些历经改造发展至今的中华老字号?
情境学习。
学生思考。
思考:影片中白七爷为什么支持公私合营?
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历经改造发展至今的中华老字号品牌。
通过情境创设,材料辅助解读,现代媒体支持,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
1.出示材料:20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表,分析、归纳三大改造的意义。
2.出示两则材料,思考:材料反映在三大改造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三大改造的局限性。
学生研读史料,分析、归纳。
思考、回答。
研读史料,论从史出。
课堂小结
梳理归纳所学知识,构建知识脉络
回顾、梳理。
使知识系统化。
教学反馈
多媒体出示一组习题,检测学生学习情况。
学生做题、回答。
为巩固新知和课后个别辅导提供依据。
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习题。
2.社会调查:家乡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完成作业。
培养实践能力。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