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一《生活中常见的盐》课堂达标测试题(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苛性钠、烧碱、纯碱、火碱”四种俗称中所代表的物质只有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2.在M+N→盐+水的反应中,M和N不可能是
A.HCl和NaOH B.CO2和Ca(OH)2 C.H2SO4和Fe2O3 D.AgNO3和BaCl2
3.氢氧化钙俗称
A.烧碱 B.纯碱 C.熟石灰 D.石灰石
4.“一带一路”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代染坊常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盐来处理丝绸,这种盐是
A.熟石灰 B.碳酸钾 C.乙醇 D.烧碱
5.向一定质量的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M和滤渣N,向滤渣N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滤液M的颜色可能是无色 B.滤液M 中可能含有两种金属离子
C.滤渣N的质量可能大于加入锌粉的质量 D.滤渣N中可能含有三种金属
6.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先生,1921年留美回国后,潜心研究制碱技术,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下列物质中能与纯碱发生反应的是
A.NaOH B.NaHCO3 C.H2SO4 D.K2SO4
7.下列物质能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NO3、NaCl、KNO3、(NH4)2SO4 B.H2SO4、HCl、AgNO3、Na2SO4
C.KMnO4、CuCl2、Fe2(SO4)3、NaNO3 D.K2SO4、NaCl、K2CO3、NaOH
8.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俗名都正确的是
选项 名称 化学式 俗名
A 乙醇 CH3CH2OH 酒精
B 氧化钙 CaO 熟石灰
C 碳酸氢钠 Na2CO3 苏打
D 氯化钠 NaCl 食盐
A.A B.B C.C D.D
9.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10.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1.工业上,锻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现有一包CaCO3和CaO的固体混合物。己知Ca元素与C元素的质量比是5∶l,则此混合物中Ca元素与O元素的质量比是
A.15∶16 B.15∶14 C.5∶4 D.15∶8
12.下列离子组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是
A.Ca2+、Cu2+、NO3﹣、Cl﹣
B.Na+、Mg2+、SO42﹣、Cl﹣、
C.Na+、K+、CO32﹣、SO42﹣
D.Na+、Ba2+、Cl﹣、NO3﹣
13.甲化工厂排放的酸性污水和乙化工厂排放的污水,共含有以下6种离子中的各3种:K+、OH﹣、C032﹣、Ba2+、H+、NO3﹣,则乙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所含有的3种离子是
A.K+、OH﹣、H+ B.K+、OH﹣、C032﹣
C.Ba2+、OH﹣、NO3﹣ D.OH﹣、K+、Ba2+
14.(2017年广东省)下图为xx泡打粉的标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
B.泡打粉可以随意放置
C.加入泡打粉制作的蛋糕更松软
D.面粉是有机物,碳酸盐是无机物
15.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将洁净的铜丝分别浸入硫酸铝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
B 用一种试剂一次性鉴别出稀硫酸、澄清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 分别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C 除去炭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D 检验露置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取样,加水溶解,滴加氯化钡溶液
A.A B.B C.C D.D
16.我国科学家侯德榜先生以饱和食盐水、NH3和CO2为原料,发明了“联合制碱法”。该方法中涉及的反应有:
①NaCl+CO2+NH3+H2O=NaHCO3↓+NH4Cl
②2NaHCO3Na2CO3+CO2↑+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B.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该生产工艺中CO2可以循环利用
D.副产品氯化铵作氮肥时,应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17.小王同学往厨房的纯碱中滴加白醋,发现有气体生成。已知白醋里含3%~5%的醋酸(CH3COOH),醋酸与盐酸的化学性质相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白醋里含有氢离子 B.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C.白醋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白醋与纯碱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18.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A.纯净物:氧气、干冰、水银 B.肥料:二氧化碳、硫酸铵、硝酸钾
C.单质:金刚石、铁粉、黄铜 D.盐:氯化钠、硝酸钠、碳酸钙
19.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A.CuSO4 NaOH KNO3 B.FeCl3AgNO3NaNO3
C.Na2CO3HCl BaCl2 D.CaCl2K2CO3NaCl
20.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H+、Na+、OH﹣、Cl﹣ B.Ag+、Na+、Cl﹣、NO3﹣
C.Cu2+、Ba2+、Cl﹣、SO42﹣ D.K+、Cl﹣、NH4+、NO3﹣
二、填空题
21.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识别化肥的探究活动,他们对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钾、磷矿粉四种化肥进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上述四种化肥各少量分别放入试管观察,从外观上即可与其他化肥区别出来的是__________。
(2)在装有另外三种化肥的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想继续区别出另外两种化肥,选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2.为验证Ba(OH)2的化学性质做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
(1)实验一中能够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____________;
(2)实验二、三验证了Ba(OH)2能和某些____________(填物质类别)发生化学反应;
(3)实验四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将上述实验后四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个烧杯,充分混合后过滤,得到白色固体和溶液A。取一定量溶液A,加入少量Ba(OH)2溶液,振荡后只得到无色溶液,综上分析,溶液A中除酚酞外,一定还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
23.现有一包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由BaCl2、KNO3、CuSO4、FeCl3、Na2CO3、Na2SO4、NaCl等中的几种混合而成,为证明其组成,做如下实验:
①取一定量该固体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无色滤液B。
②向白色沉淀A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沉淀部分溶解。
③向无色滤液B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则:⑴该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用化学式填空)
⑵该混合物至少由______种物质组成,该混合物的所有可能组合有______种(填数字)。
五、计算题
24.重质碳酸钙粉体产业为我市一大支柱产业,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粉体中碳酸钙含量进行了探究,小组成员从一包粉体产品中取出样品5.10g放入烧杯中,并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假设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盐酸反应),实验测得烧杯中物质总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总质量关系如表所示.
稀盐酸的总质量(g)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烧杯中物质总质量(g) 14.66 24.22 m 43.34 52.90 62.90 72.90
(1)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表中m= .
(3)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六、综合题
25.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某研究 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數利用图I装置将足量的盐酸加入到10.0g水垢中。随反应进行,装置C质量的变化如图I所示。请回答:
(1)向图I装置A中不断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若不考虑盐酸的挥发和水垢中含有其他成分,请根据图II数据计算: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是________,水垢中氢氧化镁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 (不要求计算过程,精确到0.1)
(3)若考虑盐酸的挥发,会造成水垢中碳酸钙质量分数的测量结果_______(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
1.B2.D3.C4.B5.C6.C7.D8.A9.C10.B11.B12.D13.B14.B15.B
16.D17.D18.C19.D20.D
21. 磷矿粉 碳酸氢铵 熟石灰[Ca(OH)2] 固体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氯化铵,另一个是硫酸钾[或硝酸银(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铵,另一个是硫酸钾;或氯化钡(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钾,另一个是氯化铵]
22. 溶液由无色变红 盐 Ba(OH)2+2HCl=BaCl2+2H2O NaCl、HCl和MgCl2
23. 一定有BaCl2、Na2CO3、Na2SO4 可能含有KNO3、NaCl 一定没有CuSO4、FeCl3 3 4
24.(1)100;(2)33.78;(3)98.04%。
25.将A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全部转移到C装置中与氢氧化钠反应 7.5g 25.0% 偏大